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个人的摄影史(共2册)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作者 高琴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高琴历任《大众摄影》杂志编辑、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一个人的摄影史》是她38年来对摄影执着与热爱的见证。本书分为“界上观”与“我和他”两册,以影响业界的摄影人物、摄影事件和作者的所思所感,印证着中国摄影在改革开放年代所呈现的样貌。通过作者谈论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事件,向读者传达了摄影在一个时代的发展。
《界上观》梳理了她在业界38年间所撰写的文稿,有关人、事、感三个部分。
人,是多年采访的摄影人,他们各有成就、各有特色,值得学习与借鉴;事,包括30多年间报道的业界大事小事,它们是摄影历史的组成部分;感,则是以随笔杂谈的方式,表达一己之见。这些文本,是一代摄影人的共同记忆,也将成为摄影历史长河中的吉光片羽。
《我与他》以作者之“我”与62位业界好友“他”的叙述构成,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业界风华,作为这段摄影历史生动而有趣的注脚。
作者简介
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曾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等,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界上观》
序 个人史 家国事 李前光
1983-1993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摄影艺术家、邮票设计家邵柏林
成功之路在足下 访福建省青年摄影家陈扬坤
用镜头体现审美理想 访香港新派摄影家曾家杰
有志者事竟成 记杭州市两位骑车万里行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他为什么甘抛巨款做赔钱买卖 访广东中山市图片社社长何廉
河北摄影界的领头人——李英杰
陈复礼和他的画意摄影
“十年磨一剑” 访十年如一日的拍鹤能手王云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摄影家朱宪民其作其人
吕厚民和他的摄影作品
寻找突破口 读黄春晖作品随想
神奇的西部 赵承安与石油地质地貌摄影作品
雪域的回声 访藏族摄影家扎西次登
照片背后的故事 访摄影家黄克勤
不完全是印象 关于青年摄影家徐勇
1993-2008
与林添福对话
走入美丽的光环 记《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李前光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 记翟东风
王耀东之于“北河盟”
何经泰访谈录
附录 影像冲击:读何经泰摄影集《白色档案》
“牛眼”观影 记牛群
舞光弄影 记广告摄影师胡黎明
走进数字新时代 记广告摄影师张善夫
袁学军:踩着时代的节拍
附录 “获奖专业户”:第十五届全国影展艺术风格奖银牌得主袁学军其人其作
跌跌撞撞李学亮“入市”
王建军:马不停蹄
2008-2021
千里之行 功在坚持 记王达军
新锐之新人新作 评李舜、吴郑鸥、周仰作品
……
《我和他》
序言
个人史 家国事
在党和国家人才工程支
持下,高琴同志在她职业生
涯结束之际完成了出版作业
。以其摄影工作为主线的书
籍,还没面市就引起了业界
的关注。看她走过的38年历
程,可谓是时代的幸运儿,
履历独特,难以复制。她在
走向社会时,选择了一个“
低档”的单位;她在从事摄
影职业时,迈进了一个“高
端”的门槛。从那一刻起,
就决定了今天她回首往事时
的丰富和厚重。
高琴的职业生涯期正值
国家从改革开放到迈向新时
代,她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参
与者,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的见证者。
30多年前,我在解放军
画报社当记者时,高琴是摄
影人十分关注的、中国发行
量最大的摄影刊物《大众摄
影》的编辑。1996年我由
解放军报社转业到中国摄影
家协会的另一家媒体中国摄
影报社,从被采访对象到单
位同事的身份转换,让我对
这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属
牛同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她
做事认真,为人耿直,是一
位富有个性、追求作为的同
志。当年她走向工作岗位时
,对摄影既不熟悉也并非喜
欢,可一干就是一辈子。她
亲历了中国摄协的改革发展
,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摄
影杂志,献给了中国摄影事
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
,摄影艺术呈现前所未有的
生机和活力。1979年中国
摄影学会恢复工作并更名为
“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
摄影》杂志复刊,举办了“
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评
选活动和授奖大会,“四月
影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以“自
然·社会·人”为题举办了艺
术摄影展览;1980年中国
摄影出版社成立,中国摄影
家协会第一期摄影讲习班在
北京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
摄影理论年会在北京召开;
1981年《国际摄影》创刊
,第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亚洲)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中国摄协成为国际摄影艺
术联合会成员……
1983年,作为中国摄协
恢复工作后招收的第一批大
学生,高琴从厦门大学来到
北京红星胡同61号(中国摄
协原址)。同时来的大学生
先后调离,可她心无旁骛,
起点也是终点。22+38,上
苍赋予了她与摄影的缘分。
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大
都怀揣美好理想投入火热生
活,拼搏向上,在《大众摄
影》杂志任编辑的高琴一样
思想活跃、激情满怀,在升
腾的时代大潮中汲取能量、
获得成长。1986年她就积
极建言在杂志上开辟“求索”
栏目,每期向读者推荐富有
探索精神,甚至当时还存在
争议的青年摄影人的作品。
这些尝试,成为那个开放包
容时代的注脚,而这些作者
后来大多成为摄影界的中坚
力量。10年的编辑生涯,铺
就了高琴的人生底色和事业
走向,她不仅对媒体的策划
、采访、撰稿、编辑、发行
等业务驾轻就熟,而且对中
国摄影的过去与未来都有了
更深的认知与理解。
1993年,年仅32岁的高
琴接过老主编佟树珩的接力
棒,成为《大众摄影》史上
第四任主编。不同于传统印
象中南方女子的娇小妩媚,
高琴姓高,人如其名,高高
大大的个子;属牛,性情执
着,有牛一般的韧劲,这也
让她生就了敢闯敢干的秉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
入读图时代,新中国的摄影
期刊出版事业也迎来了黄金
时期。她带领团队勇于创新
,推动全刊四色印刷,增设
“刊中刊”等,采取了多项革
故鼎新的举措。她还大兴“
开门办刊”之举,3年内走了
近100个城市,为《大众摄
影》在全国的传播鼓与呼。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
本历史悠久、面向大众的“
老杂志”,在市场经济的大
潮中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我
国艺术媒体转型发展中积极
的探索者和出色.的前行者

为加强中国摄协领导班
子建设,2008年组织上决
定调任高琴为协会分党组班
子成员。在杂志社很优秀的
高琴上调后一度“水土不服”
,工作显得非常吃力。经过
一段时间的岗位锤炼,她逐
渐从“专业频道”调整为“行
政频道”。身份的转换没有
消磨她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勇
气,她借助业务专长,更好
地发挥出了自身优势和组织
才能。特别是中国摄影艺术
节、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
摄影艺术展览等业界和社会
高度关注的活动,常人看来
是“压力山大”,她却能够勇
挑重担,还时常冒出一些看
似“不着调”的点子,成就了
许多至今看来都很有特色与
价值的故事。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
年,她策划以金像奖获得者
为切入点,重新梳理了获奖
者作品中那些与时代同频共
振的篇章,将展览办得有声
有色;汶川大地震时,她更
是重任在肩,充分发挥组织
服务和专业编辑的特长,在
3天时间内,协调各方在中
央电视台演播厅举办了“爱
的奉献”特别摄影展。2021
年她的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
,但没有“58现象”,依旧热
情似火,以强烈的责任感投
入“百年·百姓”的项目执行
。中国文联党组领导提出“
百年历史用四个阶段相关联
的影像进行对比,呈现更直
接、更鲜明、更生动的视觉
效果和时代意义”的要求,
给她提出了一个并不轻松的
课题,居然都被她的团队逐
一克服,还创新“百家百幅”
“百年好合”等板块,以沉浸
式体验方式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