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纶扉宦梦(黄景昉与晚明政局)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曦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黄景昉是“崇祯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经历自编修以至宰辅,与晚明政局的演进近乎相始终,是天启、崇祯朝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本书在充分利用黄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础上,考证还原了他的人生经历,并从黄景昉个人的视角呈现晚明纷繁丛脞的时局及其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时,由于黄景昉长期任职于明廷中枢,并深受晚明经世史学、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其存世著作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政治史、制度史、史学史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朱曦林,男,广东潮安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献学、明清文学、清代学术史。整理有黄景昉《宦梦录馆阁旧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檗谷黄氏家族与黄景昉的早年经历
第一节 檗谷黄氏家族的发展及其人际网络
第二节 黄景昉的早年经历
第二章 晚明政局演进与黄景昉的仕宦生涯
第一节 天启时期:初入仕途
第二节 崇祯时期:宦海浮沉
第三节 南明、清初时期:再相与终隐
第三章 崇祯朝政治文化与黄景昉的为政思想
第一节 崇祯朝庙堂政治变迁与阁权空间
第二节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黄景昉的事君思想
第三节 “有补国是”与“造福份榆”:黄景昉的辅政实践
第四章 黄景昉的交游与著述
第一节 黄景昉交游考论
第二节 黄景昉见存著作考述
第五章 晚明“经世史学”思潮与《国史唯疑》的结撰
第一节 十二卷本《国史唯疑》析疑
第二节 《国史唯疑》史源述论
第三节 《国史唯疑》的撰著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国史唯疑》与黄景昉的经世史学思想
第六章 甲申之变与“宦梦”追忆:《宦梦录》的成书及其史料价值
第一节 甲申之变与《宦梦录》的成书
第二节 《宦梦录》的版本与流传
第三节 《宦梦录》史料价值辨证
结语 一个崇祯阁臣的归宿
附录一 檗谷黄氏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 黄景昉生平年表
附录三 黄景昉存世著作及其馆藏地
附录四 抄本《鹿鸠咏》整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纶扉宦梦:黄景昉与
晚明政局》序
赵轶峰
政治历史上的晚明,是
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在
这个时代,人世间平素雍和
景穆的所有制度、关系、观
念、品格等等,都被置于极
端冲突的情境中,显露出终
极的本相。很大程度上与此
相关,晚明成为中国历史上
受到学术关注最多的时代之
一,这个时代对于学术思想
者的魅力,亦随之与日俱增
。在众多关于晚明的研究论
著基础上,今有朱曦林《纶
扉宦梦:黄景昉与晚明政局
》杀青付梓,为读者提供了
一部值得细细阅读的新著。
曦林虽属学界新秀,然
而其研究黄景昉与晚明史事
、文献却已历10年有余。他
的硕士学位论文,即以《黄
景昉及其著作研究》为题。
其后,他又多年持续钻研,
不断扩展、深化、打磨,举
世所存黄氏著作,网罗净尽
,直至如今,方得形成这部
40多万字的著作。除绪论、
附录之外,书分六章,分别
在晚明政治文化语境下考察
黄景昉的家世与早年经历、
仕宦生涯、为政思想、交游
著述、经世思想与《国史唯
疑》、甲申之变与《宦梦录
》。此书出,中外学术界关
于黄景昉其人、其事、其著
作的研究,得臻空前完整系
统;关于晚明政局的研究,
也得进一步深化。
晚明政局由明初政局逐
步推演而来,约两个半世纪
间种种国内、国际重大事变
皆有后果累加其间。最迟抵
于万历后期,明朝之趋于崩
溃已成定势,非个别人力可
以挽回。这种在历史回顾时
显而易见的局面对于时人而
言,却并非确定,因而崇祯
十七年间的庙堂政治,在每
况愈下的氛围中,仍然贯穿
着力挽时艰的种种努力。黄
景昉在这样的时候进入明朝
内阁,成为所谓“崇祯五十
相”之一,在时代湍流的中
心参与了那种努力。所以他
亲身经历的事情、他的著作
与心境,都为我们了解晚明
朝政与整个时局变迁提供具
体的信息。然而黄景昉是一
个儒者,他钻研最深的学问
,本是《诗经》。其人和平
中正,怀着“以道事君”的理
想,忠恳地提供朝政运行的
建议,勤谨地履行日常职责
,却和大多数儒者一样并不
具有力挽狂澜的气魄与狠辣
。他所逢际的崇祯皇帝,比
明朝中期的绝大多数皇帝都
要勤政,本是可以成为“太
平天子”的人,却在内外交
困、险象环生的挣扎中,操
切求治,深刻多疑,无人可
信,“治术专尚刑名,政体
归之丛胜”,终于在有君无
臣的孤家寡人境地里国破身
亡。这种种逼仄,除了时局
推演的外部条件之外,都与
明朝庙堂政治体制有关。自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六
部九卿的职事纳入皇帝一人
乾纲独断的直接统筹之下开
始,国家政务中枢的功能就
残缺不全了。后来形成的以
“备顾问、代王言”、“调和
、献替”为主要职事的内阁
并不能补足这种体制缺陷。
其长期的后果是,文官士大
夫这个中国传统国家政治中
人数最多的中坚人群在最高
决策层面难有作为。仅有的
如张居正这样挺身担当的人
物,也遭猜忌和死后的清算
,留下的是后来阁臣百计规
避的前车之鉴。这其实是在
朝所有儒者的尴尬。崇祯十
七年统治时期,竟轮番任用
了五十位大学士。其中除了
温体仁那样精心倾轧、导帝
深刻的权谋之士,以及孙承
宗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少
数烈士,大多是揣摩“圣心”
,将顺折衷,今人所谓“躺
平”的人物,而朋党之争,
却又在末世的阴影下依样喧
嚣。于是,黄景昉的“以道
事君”只能以“不可则止”作
为了局。他三度入朝为官,
终能全身而退,出处进退之
际,识见有过于常人者,此
亦不待多言。
儒者人生追求,有立德
、立功、立言不同境界。黄
景昉遭逢乱世,其德不足溥
惠天下,差可俯仰无愧于心
;无不世之功,然能苦心孤
诣、恪尽职守;一旦归于水
边林下,则只有著述一事为
其消磨岁月的唯一寄托。这
种寄托却也苦涩。因为在退
出隆武朝局之后,他只能眼
睁睁地看着明朝彻底地倾覆
,耳聆新朝推进的鼙鼓,去
追忆正在成为“胜国”的明朝
之往事。他的《国史唯疑》
和《宦梦录》,是史家力求
存真的著述,也是这位成了
遗民的大学士心境之投影。
他的余生尽皆付诸写作,所
成之书却又多难刊刻行世。
他的呕心沥血,流离辗转,
每归流散,幸而存世者,多
为抄本,世人得而读之,也
多在隔世之后了。
晚明是个大时代,黄景
昉不能说是小人物,即便如
此,他在时代的推演中,除
了勉力公事,兼以自保,也
只剩下埋头故纸,浅吟低唱
。这种无奈,对于他的同时
代人,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所以也没有什么回响。倒是
300多年之后,终于有人在
审视他的时代时,逐渐看清
了他的经历,甚至看进了他
的梦境。如此说来,曦林竟
是黄景昉的一个知音了。
曦林家学渊源,秀外慧
中,加以勤奋谨严,早在东
北师范大学求学期间,我就
期其将来大成。他到中国社
会科学院陈祖武先生门下攻
读博士学位数年间,师生相
得,显有进境。如今读其新
作,体例严整,行文凝练晓
畅,言有据而说成理,无论
于黄景昉其人其事,晚明政
局,乃至黄景昉著述版本、
流传与价值之剖析,皆洞察
幽微,丝丝入扣,游刃有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