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凌鼎年是全国中高考语文热点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军人物,凌鼎年微型小说因其文化性、民族性、民俗性、故事性、可读性、趣味性,既有阅读价值、传播价值,又有研究价值、收藏价值,被翻译成11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发表、出版,进入教科书,成为中国微型小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作家。 《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分为“历史篇”“宫廷篇”“文化篇”“近代篇”“异域篇”“民间篇”“武侠篇”“情感篇”“动物篇”“荒诞篇”“法制篇”等11类,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笔记体迷人魅力,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活水,开卷有益,适合大众读者、文学爱好者、青少年读者,每一篇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技巧精湛,有助中高考选文出题使用。 作者简介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网副总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微电影与微小说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曾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叶圣陶文学奖、吴承恩文学奖、吴伯萧散文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七次荣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一等奖。在以色列获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主席奖。被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授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师”奖。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香港文学》《新华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3000多篇作品,800多万字。出版过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诗歌集、评论集、文史集等40本。作品译成英、法、日、德、韩、泰等9种文字,有500多篇作品发表在世界26个国家与地区的报刊。《茶垢》《让儿子独立一回》等16篇收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大学教材、中学教材和当地汉语培训教材,还被国内多所大专院校、中学选为教材及教辅。 目录 凌鼎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军人 历史篇 劫道 禁燃指碑 明崇祯十七年 轻重伤员 蝗灾 传家宝物 镇国公 回归大唐 火梨花枪传人 张骞与他的匈奴女人 老将军挂帅出征 孔明灯 谋士 墨子守城 当票姻缘 探花夫人 吃香 丁忧 致仕 宫廷篇 微服私访 你会明白的 传国玉玺 算命世家 宫中大火 皇家秘事 寻找建文帝 文化篇 画坛花絮 园林之殇 编撰《娄城名门望族》一书 杨将军庙碑 “一根筋”的梦想 匾额收藏家 “米粉”之最 小镇著名诗人 另辟蹊径的摄影家 抽象画家尹无极 斗鸡 汉服秀 捧角家 猛犸牙雕 蟋蟀玩家 琼花大使 近代篇 乡尖黄后浪 千金散尽还复来 鬼市 异域篇 水源污染事件 留学伦敦曾大厨 民间篇 隔壁老王 钓鱼轶事 奶奶的怪癖 弄级名人谭老三 灵丹妙药 救援驴友 质疑者 武侠篇 拜师 冷家四杰 结拜兄弟 容之祖 情感篇 彼岸花 瞒报年龄 相亲 动物篇 老狮王与新狮王 动物法院 猴子称大王 麋鹿的野性 荒诞篇 《三个和尚》续篇 农夫的儿子 法制篇 你还记得我吗? 老宅院·破门楼 认养古树 你为什么不来骗我? 二手房 昆石收藏家 附录:《先飞斋笔记》欣赏与漫议 难忘的2020年(跋) 序言 凌鼎年:世界华文微 型小说领军人 徐习军 在中国乃至世界华文 文学圈里,“凌鼎年”是个 出镜率、见报率十分高的 作家。 在“识字人”的阅读视 界,“凌鼎年”又是个“老 少皆宜”的“故事家”。他 的微型小说曾经让许多不 同层次的读者欣赏不已, 文学青年把他的作品当范 本,初高中学生把他的作 品当作文高分的法宝,城 市白领说读凌鼎年的作品 能学到很多知识性东西与 人生道理,退休老人说读 凌鼎年的作品能引起共鸣 、调动起毕生的生活积累 来把玩思索。 在教育乃至学界,“凌 鼎年”还是个值得研究的“ 师表楷模”。世界范围内 的多家大中小学,闪动着 他讲学的身影;各种国际 国内的论坛研讨会场上, 常有他慷慨激昂的报告演 说;各类学术刊物上,关 于凌鼎年及其微型小说的 研究比比皆是。 在与凌鼎年30年的交 往中,我所知、所识、所 感、所悟的“凌鼎年”,不 仅是个著名作家、世界华 文圈的社会活动家、地方 文化研究专家、文化史料 收藏家;还是个助人为乐 的“雷锋式”师友、业界的 “劳动模范”;“凌鼎年”这 三个字俨然成为“微型小 说”的代名词和品牌标志 。 伴着吴韵唱大风 凭我近半个世纪的阅 读经历,我相信,“认识” 凌鼎年的人一定很多,据 说他有整整一抽屉的名片 。翻开报章杂志,那大量 署名为“凌鼎年”的文章, 让许许多多读者“认识”、 至少知道“有个作家叫凌 鼎年”。我是在20世纪80 年代从报刊上那些署名为 “凌鼎年”的文章开始知道 他的,旋即有幸见面相识 、相交、相知。 在与凌鼎年见面之前 ,凭着报刊上的文章及其 介绍,我认为,“凌鼎年” 这三个字就透露着凝重而 又厚实的信息,加之他的 文章里常常有那些内蕴十 足的历史文化,更由于那 时他在苏鲁交界的微山湖 畔的一个煤矿上工作,我 断定他一定是个“唱大风” 的金戈铁马式的汉子。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南京《青春》杂志筹备 成立“中国微型文学研究 会”(这是全国最早的微 型文学组织,1992年改 为“金陵微型小说学会”) ,我才见到了在书刊上“ 认识已久”的凌鼎年,一 见面就让我“一头雾水”, 在我面前的竟是一个说着 一口柔软细绵的“吴语”、 长相十分文静秀气的“奶 油小生”,一个地道的江 南小生、苏州“土著”! 见了面,我有机会更 深地了解凌鼎年,他的祖 籍浙江湖州,1951年6月 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书香 门第,是明代文学家凌漾 初之后裔,祖父凌公锐毕 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出 版过《法制理财》《万国 史纲要》等著作,还是民 国政府“文胆”陈布雷的老 师。而凌鼎年则在1970 年高中毕业,因受到“海 外关系”的影响,20岁的 江南小生便到微山湖畔的 大屯煤矿去“摔打青春”, 当过工人、做过教师,编 过报刊、写过史志,丰富 的经历也夯实了他的文化 积累。 集吴越之地小桥流水 的婉约、苏北鲁南金戈铁 马的豪放于一身,就不难 理解凌鼎年的创作之所以 那么勤快、那么高产、那 么吸引读者;沐浴着汉风 、萦绕着吴韵,成就凌鼎 年与其他作家的不同风格 ,因为,南北交融的生活 阅历使得他能够独享“伴 着吴韵唱大风”。 世界华文文学圈的社 会活动家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 华文微型小说圈里,可能 有很多人说不清楚哪些人 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 我相信:这个圈里极少有 人不知道凌鼎年。国内的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 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 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苏卫 视、香港凤凰卫视、台湾 东森电视台,国外的:美 国蓝海电视台、美国中文 电视台、澳洲SBS国家电 台、澳亚民族电视台,各 国各地区多家海外报刊采 访报道过凌鼎年,他还名 列《世界名人录》《世界 名人辞典》《国际名人辞 典》《亚洲艺坛名流》《 东方之子》等100多种辞 典,并入编《国家名人档 案》。2010年我去韩国 考察,在朝韩边境遇到一 群不知来自何国何地的青 年学生,说起微型小说都 知道中国有个凌鼎年是搞 微型小说的;日本大地震 之后我去日本,和那位来 自我国台湾的张姓导游聊 起江苏风光,导游居然说 :“你们江苏有个叫凌鼎 年的作家,他写了好多文 章。”凌鼎年的名气之响 亮,占尽了华文圈的每个 角落,真让人“羡慕嫉妒 恨”。 …… 凌鼎年著的《江苏太 仓旅游》,是了解太仓的 钥匙。他的随笔集《弇山 杂俎》《娄水文存》《太 仓史话》《太仓老字号》 ,写太仓历史、文化与太 仓文化界人与事,纳入《 娄东文化丛书》,出版。 他撰写过《麻将起源太仓 说》《牛郎织女传说降生 太仓说》《昆曲起源太仓 说》《江南丝竹起源太仓 说》《太仓王世贞写<金 瓶梅>说》《太仓吴梅村 写<红楼梦>说综述》《 李时珍与太仓》《董其昌 与太仓》《汤显祖与太仓 》《凌漾初与太仓》《戚 继光与太仓》《建文帝与 太仓》《范仲淹与太仓》 《林则徐与太仓》《唐伯 虎与太仓》《郑和与太仓 》等发掘太仓文化历史的 文章,在海内外发表。他 还花费三年时间搜集资料 、撰写、修改、编辑, 导语 集吴越之地小桥流水的婉约、苏北鲁南金戈铁马的豪放于一身,就不难理解凌鼎年的创作之所以那么勤快、那么高产、那么吸引读者;沐浴着汉风、萦绕着吴韵,成就凌鼎年与其他作家的不同风格,因为,南北交融的生活阅历使得他能够独享“伴着吴韵唱大风”。 《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收录了《轻重伤员》《孔明灯》《墨子守城》等作品。 后记 2020年注定是个不寻 常的年份,因了新冠病毒 的肆虐,打乱了许许多多 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生活规 律。这一年,是我退休以 来宅在家时间最多的一年 ,也是我外出参加活动最 少的一年。如果说有什么 收获的话,那就是多看了 几本书,多写了几篇作品 。而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有 时间坐下来静静心心地盘 点了自己的创作成果。起 因是有大学教授在写《凌 鼎年文学年谱》,还有出 版社想为我出版《凌鼎年 文集》,这当然是好事, 但我得先梳理一下自己的 创作脉络,摸清自己的家 底。于是,我趁宅在家不 出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 间,翻底稿,查日记,整 理出了《凌鼎年大事年表 》,又整理出了自己的创 作目录,从1970年到 2020年,50年来按年按 月排列,其中,写中篇小 说9篇,短篇小说113篇 ,微型小说1800多篇, 散文、随笔3400多篇, 诗歌1200多首,评论750 多篇,代序330多篇,共 计。7600多篇(首), 1000万字以上,己发表 6600多篇。为了压缩水 分,我把转载、选载与重 复发表的不统计在内,对 外只报创作6000多篇。 可惜的是早期的作品没有 电子版。 这后,我又把主要精 力放在了创作上,从1月 份到9月份,我写了153 篇作品,其中三分之二是 微型小说,其他是散文随 笔。今年唯一的一次跨省 活动是应邀去山东参加了 2020金秋泰山笔会暨第 10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 。因为对山东我有特殊感 情,当年我曾在苏鲁交界 的煤矿20年,我单位的围 墙就是省界线,围墙外就 是山东,离微山湖也仅一 箭之遥。由于七十年代我 借在煤矿的文体办公室, 而大屯煤矿属上海的煤炭 基地,每年要接待多批上 海来的文化人,多数是我 陪同去山东的曲阜或泰山 ,故16次去了曲阜的孔府 、孔庙、孔林,4次登了 泰山。加之《作家报》都 是老朋友,就去山东捧场 了。 没有想到山东之行有 个意外收获,北京的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聘请我为 驻社作家,还约了我微型 小说书稿。我一口答应了 ,因为我今年1—9月份就 创作了一百零几篇微型小 说,编一本集子绰绰有余 。这些作品大部分都还没 有外投,只有少数几篇发 表了,用我们太仓土话, 这些作品“热水溥汤,赤 辣刮新”。我整理后,选 了70余篇作品,根据作品 类别,编为“历史篇”“宫 廷篇”“文化篇”“近代篇”“ 异域篇”“民间篇”“武侠篇” “情感篇”“动物篇”“荒诞篇 ”“法制篇”等11篇,因为 全部是今年的新作,干脆 起名为《庚子年笔记》。 《庚子年笔记》的创作理 想,是让人们看到中国传 统笔记体依然充满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 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从1970年起开始创 作,1980年开始出版集 子,如果年内我的英译本 、韩译本、散文集、随笔 集、微型小说集都出版的 话,这本《庚子年笔记》 就是我的第60本个人集子 ,而且这本集子全部是新 作,与我己出版的集子作 品没有一篇是重复的。我 创作50年,出版60本集 子,还是欣慰的,至少我 没有虚掷光阴。我还会继 续写,写作己成了我生命 的一部分,融在血液里了 。欢迎新老朋友、新老读 者对我的拙作,批评指正 。谢谢! 2020年10月6日于太仓 先飞斋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感觉里,凌鼎年 与微型小说的关系,相当 于李白与唐诗的关系。 ——《人民文学》主 编、评论家、教授 施战 军 凌鼎年是未来微型小 说界的金庸。 ——国际儒商学会会 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 会长、暨南大学教授 潘 亚暾 凌鼎年的微型小说是 一扇观察社会、记录社会 的窗口,不仅具有旺盛的 生命力,而且具有连绵的 不朽性,可供社会学家和 历史学者作为时代特征、 社会历史的研究参考,其 综合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百年后仍是社会史料的 研究资料。 ——旅德作家、画家 ,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谭绿屏 《庚子年笔记》的创 作理想,是让人们看到中 国传统笔记体依然充满生 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源 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 ——本书作者 凌鼎年 精彩页 劫道 农历春节快到了,柳家大小姐大学也放假了,在老管家、私塾先生的陪同下,雇了一辆马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老管家是看着大小姐长大的,像长辈似地问长问短。私塾先生到柳家当塾师不久,他很想看看大学是啥样子的,就主动要求跟着老管家来接小姐,顺便开开眼界。 回家的途中,要经过一个野猫岭的山口,早年闹过匪患,后来被官兵剿灭后,倒也太平无事。 过野猫岭山口时,突然蹿出几个青壮汉子,说:“停停停!” 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斜眼,上前往车里一看,见是一个女洋学生,淫笑着自言自语:“俺家大王有福了。”他对老管家说:“走,上山去!去拜见一下大王。” 老管家走南闯北瞧的多了,意识到遇上劫道的了。逃,逃不了,硬拼更不可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大小姐,千万不能暴露是柳家的大小姐,这身份一露,后果不堪设想。 他暗暗关照私塾先生,一切我来应对,你什么都不要说,切记切记! 山大王姓董,占山为王也就才几个月,也就几十号人。他曾对手下的兄弟说过,我董某人是要做大事的人,落草为寇是暂时的,所以要严格执行“七不抢,八不夺”的道上规矩,即:盲、哑、疯、瘫、僧、道、尼不抢;娶媳嫁女不夺,送殡不夺,搬家不夺,山沟不夺,码头不夺,鳏、寡、孤、独不夺,医生不夺,进京赶考的举子不夺。 董大王觉得手下颇能领会他的心意,很是满意,更满意的是竟带来了一个与村姑、山妮全然不同的女洋学生,他盘算着如果把这洋学生纳为压寨夫人,那可是山寨之福啊。 老管家已从山大王的眼神里瞧出什么,连忙谦卑地说:“大王吉祥!小老儿姓管,这是我的女儿与女婿,回老家去过年,车上只有点年货,小老儿愿意全部孝敬给大王,请大王行个方便,让我们早早回家团圆,享天伦之乐!” 老管家这话既是说给山大王听的,也是说给大小姐与私塾先生听的,给他们定个调,统一口径,好一起应付下面的盘问。 山大王一看这老头是个老江湖,知道在他嘴里想套出话太难。他见私塾先生的腿在抖,料定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怂货,对付这样的老实人,他有的是办法。他拔出手枪,朝走进来的一只黄狗抬手就是一枪,那狗惨叫一声,应声倒地,血流了一地。 董大王再看私塾先生裆下已湿了,几乎笑出声来。他对私塾先生说:“别学这老头,满嘴胡话,免得见血。说!我只想听实话,如有半句虚话,你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就不好说哕。” 私塾先生好为难,他知道老管家是为大小姐好,不暴露她的身份。但父母从小教导自己,老师也从小教导自己不能说假话。再说,眼下,保命是第一位的。他犹豫了半晌说:‘‘这位是柳半湖的女儿柳大小姐,你们不能对她无礼。人在做,天在看!” 私塾先生如实说后,如释重负,对大小姐说:“对不起!对不起!!” 老管家气得恨不能上前揍他几下,嘴里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 山大王哈哈大笑地说:‘‘好啊,还是黄花闺女呢,今晚拜堂,做我的压寨夫人!” 老管家知道私塾先生很可能因了这几句真话而送了小命。你想想,山大王会留你我两个知根知底的外人之命?他要的只是小姐。 这私塾先生真是迂腐透项,死到临头还糊里糊涂。 老管家发现小姐到底是在省城读过大学、见过大场面的人,没有丁点的花容失色,始终不言不语很淡定。不过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只要小姐没事,就算拼了自己的老命,也算对得起老爷的知遇之恩了。 山大王一脸凝重,问:“柳半湖,就是开柳氏钱庄的掌柜?” 坏了坏了,山大王一听是柳氏钱庄,必狮子大开口。 老管家马上说:“开柳氏义学的。这位就是义学的塾师。” “果然是他!柳半湖,我总算找到你了。天意天意!” 柳家大小姐、老管家、私塾先生三人一听山大王这么说,都同时心一沉,沉到了冰窟窿里。 哪晓得山大王突然高叫:“摆宴!吩咐下去,立即准备摆宴!” 似乎不用再说了,肯定是要逼小姐做压寨夫人。这可万万使不得,老管家准备豁出去了。 山大王面露笑容对柳大小姐说:“请,请上坐!” 老管家把大小姐拉到身后,满脸怒气面对着山大王,有点像母鸡护小鸡的样儿。 谁知,山大王对老管家说:“别误会别误会,你也请上座。” 这让老管家一时云里雾里,找不着北,咋了? 山大王露出不堪回首的样子,说:“我十岁那年,家乡旱灾,父母带我出来逃荒讨饭,结果父母双双饿死在路上。我成了孤儿。有次饿得奄奄一息的我,偷了一个馍馍,被人辱骂、追打。正好有位老爷经过,给我买了十个馍,还给了我一块银圆,我才没有饿死。后来听人说,那位老爷叫柳半湖。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