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名家一起经历唐朝盛典/煮酒论史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邢群麟//杨艳丽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漫步于月光之中,徜徉于秦岭之下,徘徊于渭水之滨,聆听千年前弥漫在这山间水域的空灵之声,感受到一个伟大民族的呐喊。本书精心采撷唐朝灿烂的夜空中那些最为闪亮的星辰,展现了有血有肉的辉煌盛世风貌,从细枝末节处窥探历史中的盛典大事。望君于陈寅恪、柏杨、李国文等诸名家精细解读中,共同感受大唐风云变幻间那段盛世豪情。

内容推荐

唐朝,一个最昌盛的国度。一段最旖旎的时节,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上,唐朝是一个让自信与活力、恣意绽放的最闪耀的点。如日中天的国力,血脉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度,共同哺育出一朵令后世惊艳的盛世莲花。

目录

序一 千古诗话里的绝唱

序二 名家品唐朝:回味唐朝 波澜盛世

第一章 潜龙在渊高祖岂是平常人

 一张被正史扭曲的面庞

 太原起兵谁是主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第二章 以社稷之乐为己乐的“天可汗”

 峥嵘岁月弓马取天下

 玄武门之变:被美化的权力争夺

 “一日之恶” 成就“三年之善”

 天下英雄 尽入吾彀中

 一支胡旋舞 跳出百无禁忌的自信

第三章 志宏贞观 政启开元的一代女皇

 明月当空瞾 功过留予后人评

 铁娘子的铁血手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长安月下红袖香

第四章 缔造中国第二帝国时期的顶峰

 成也玄宗败也玄宗

 引领盛唐文化的时尚先锋

 文人性格走出一条命运的抛物线

 他的多情摧毁了一个王朝

 安史之乱——唐朝盛衰的分水岭

第五章 良将无弃才 明主无弃士

 大唐的“长城”

 君臣的一段理想“婚姻”

 相视无言千古泪

 贵戚豪族英冠人杰

第六章 距东方傲视天下 满城尽带黄金甲

 四方遥尊“天可汗”

 大漠外雄浑音

 天威播四海

 府兵乎?募兵乎?

第七章 治国安邦依法制天光云影共徘徊

 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大唐 中国历史上最清廉的时代

 盛世文人的多舛命运

 长安秋多蝇 大唐王朝谢幕晚唱

 永贞革新昙花现 前波未平后波生

第八章 黄金时代光明成往

 大唐经济史上的“双子星座”

 长安 中世纪的国际化大都市

 从“飞钱”到“扬一益二”的商业繁荣

 “丝绸之路”打通东西方文化的任通二脉

 茶与酒斟就一个清香的王朝

第九章 盛唐已然振四海 何疑宇内坐鲜卑

 一朵光照百代的盛世牡丹

 愿化干戈为玉帛 风送思念回长安

 择机而教微言大义 《帝范》篇篇见真知

 皇帝的随心所欲 一句戏言失天下

 迷恋金丹服饵术 误国亡身皆欷飲

第十章 略无羁束的唐朝天空

 盛唐佛音:拈朵微笑的花

 儒家思想在沉潜中等待绽放

 道家隐含的唐人生命意识

 三教合一与百家争鸣

附录 名家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张被正史扭曲的面庞

唐高祖是在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机勃勃和干练的领袖人物。

——费正清

一切开始于一首民谣和一个梦。

隋朝末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广为流传。这一政治预言在给当政的隋炀帝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为“密谋造反”之人创造了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当时颇具势力的李密、李渊、李轨都纷纷行动起来,借助这一谶语招募自己的追随者。

传说这个谶语来自于隋炀帝的一个梦。一日,隋炀帝杨广做了一个怪梦,梦见洪水滔天,淹没了都城长安,冲毁了宫殿,一切陷于一片汪洋之中,唯独城头的三棵李树安然无恙,并且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杨广从梦中惊醒,吓了一身冷汗。即刻召术士为他解梦。术士安伽陀为杨广解梦,揭示了“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预言,并暗示杨广不可不防。

此事听来蹊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陈胜、吴广起义时装狐狸叫声,王莽伪造天命之类似乎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不说梦与谶语的诸多牵强附会之处,也不说术士心怀鬼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单就这条谶语,有心之人便可借题发挥,伺机而动企划大事了。李渊就将这首《桃李子歌》(“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婉转花园里。”)重新演绎了一番。民谣中,“李”就是李渊的姓氏,“桃”解释为“陶”,是“陶唐”的意思,那是上古的帝王,而恰好李渊在隋朝被封为“唐公”。《起居注》引用李渊的话“吾当一举千里,以符冥谶”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立场。从此,李渊便在天下顺理成章地召集自己的追随者,为起事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时李渊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机勃勃、干练睿智的领导人物。

然而,当你想翻开《国史》、《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以及新、旧《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充满智慧与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时候,你会变得一头雾水。因为在这里,你很难看到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建立大唐以及治理大唐的一切积极作用。《旧唐书》中只字未提高祖在起兵事件上的任何贡献;《新唐书》中直接将起兵的功劳归于李世民,并用高祖的优柔寡断来烘托李世民的果敢英武。正如费正清所认为的,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一来,是因为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统治期的中间,与二人相比,他既没有隋炀帝劳民伤财、昏庸治国的斑斑劣迹,也没有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卓越功绩,他就像波澜起伏的乐章中的一个休止符,被人们所忽略;二来,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想还原李渊的真实面目,还要参考一下与李渊同时代的作者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这位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为世人展现了一位勇敢的领袖、刚烈的对手和足智多谋的战略家的形象。

隋朝以来儒风日下,三教中地位最低,李渊受到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小,也就不可能像后世的臣子那样忠于一家一姓的朝廷。他出生在一个贵胄之家。关于李渊的家世,《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人。也有说是李耳的后代,为其加上了耀眼的光环。陈寅恪认为李渊“非华盛之宗门,渐染胡俗,名不雅驯”。且不谈旧史上对李渊的家世渊源、出身籍贯颇多歧义的记载。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在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其家族开始飞黄腾达。李虎因为积极参与后魏权臣宇文泰的政变并获得成功,被列为“八柱国家”之一。还因为功参佐命成为西魏的开国功臣,官为太尉,被赐予鲜卑姓大野氏。李唐的祖上显然是依靠军功发迹的,是以八大柱国为核心的军人之家,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可以想象一个出生在军事家庭的李渊,怀有夺得天下的念头不但显得不足为奇,似乎还有些顺理成章。

此外,李渊深谙道家的精髓,深知“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道理。他韬光养晦,从容应对变局,还对李世民说过:“隋朝气数已尽,我们李家顺应天命,我之所以没有尽早起兵,是因为时机未到,你们兄弟未齐。”李渊就像《易经》乾卦中说的“潜龙勿用”、“或跃在渊”,他的为人正与他名中的“渊”字一样,犹如那深不可测的水潭,打着漩,积聚力量,等待冲出深渊的那一刻。

太原起兵 谁是主角

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持之固,养之深,为能顺天之理,契人之情,放道以行,有以折群雄之躁妄,绥民志于未苏,故能折棰以御袅尤,而系国于苞桑之固,非秦王之所可及也。

——王夫之

太原起兵是创建唐朝的开端,两《唐书》和《通鉴》均记载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精心策划的,《资治通鉴》甚至直截了当地说:“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当李渊听到李世民要起兵的意见时,甚至大吃一惊,“欲执世民送官”。在李世民的一再要求下才无可奈何地说:“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勉强同意起兵。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早已形成燎原之势,其中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是最突出的代表。以他们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活动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隋朝仅存的军队主力被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已经溃不成军,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势。那些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顺势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自立为王。国家四分五裂,隋王朝的统治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李渊父子早已看清了形势,暗自招兵买马广纳贤才为起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P2-5

序言

培根有语:“读史使人明智。”

然而对于读史,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无论过去的,还是后来的,都应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可以读,不可以信;可以引以思考,不可以据以当真,大概没有偏见,无以成文人;没有矫情,难以成历史。

听史学家谈历史,你能学到严谨;听文学家谈历史,你能在妙笔生花的文字间体味另一番生动。

唐朝离我们太远了,但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个让我们骄傲的时代。

余秋雨在参观莫高窟时有此感慨:“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又喷得一点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大唐帝国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大唐帝国。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柏杨先生说:“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时间在黄金时代之内。”

一个纷乱的时代给了李唐王朝一个机会,李唐王朝又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究其原因,陈寅恪先生说:“乃在于以游牧民族之武力取得天下,而以汉魏以来的中原文明之文化而治理天下。”

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进,制度文明则好似千里之堤,疏导杂乱使其规范有序。钱穆先生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过罗马的所在,更是它远超过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

再完备的制度如果没有经济作为支撑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唐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两税制”,以推动经济的发展。钱穆先生曾经说过:“唐代的租庸调制,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而两税制则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费正清先生说长安是唐朝的经济中心,是唐朝实力的象征。长安布局的井井有条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朝初期统治的有序性。壮观大气的市容市貌象征着大唐王朝的兴盛和富足。7世纪的中国是远远领先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在汉朝时地中海地区还与中国的文明发展程度不相上下,而经过唐朝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富裕和先进的国家。

唐朝经济的繁荣足以让它在世界面前昂首。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朝拜,它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将多元文化纳入自己的文明。李国文先生说:“唐朝的天空下,是张开臂膀,拥抱整个世界的盛世光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闻一多曾经说过:“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可以说,唐朝文学的繁荣正是以诗歌的高度成就作为标志的。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唐诗中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浪漫主义的气质、有幽静宁谧的心境、有积极入仕的人生态度。难怪鲁迅先生要说:“中国的好诗到唐朝都已作完。”

历史蕴涵着经验和真知,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重重谜团,重新审视历史现象;我们要改变某些历史的传统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

本书中,15位名家将为我们讲述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展示其前所未有的繁荣,带我们一起品读“兴则万国来朝,衰则一落千丈”的大唐王朝。

编著者

2007年12月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艳、王非庶、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杨婧、王娟娟、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武敬敏、甘艳河、阎妍妍、杨英、罗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杨艳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张乃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