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名家一起淡看清朝风云/煮酒论史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邢群麟//许长荣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这近三百年的岁月里,世变之亟令人眼花缭乱: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空前绝后的拓土开疆,思想文化的钳制打压,贪官污吏的丑态百出,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开明之士的救亡图存,异域文明的西学东渐,维新改良的受阻夭折,走向共和的帝国革命……这一幕幕或悲或喜,或惊心动魄或平淡如水的历史话剧,在钱穆、许卓云、鲁迅、范文澜、郭沬若等十五位名家的笔下皆有所呈现。和名家携手共同感受清朝的风云变幻,感受这三百年的历史烟云流转的非凡气象。

内容推荐

兴衰跌宕的大清帝国,曾有万国来朝繁荣非常的盛世气象,亦曾有丧权辱国卖土求和的衰败不堪;曾有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强兵劲旅,亦曾有逢战必败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它曾是天朝上国,亦曾是待宰羔羊……且静心思味聆听名家慧言,淡看满清近三百年风云。

目录

序一 风云散尽且放歌吟

序二 名人眼中的清朝:但看风云 无关风雅

第一章 盛京——回望远去的背影

 美女与英雄 并非风花雪月

 “四合”高手努尔哈赤

 天命汗的草创:八旗制度与满文

 皇太极:聪明的伐木人

第二章 山海关——雄关下马蹄声急

 看得到的战争 看不见的硝烟

 松锦大战——大明王朝的绝唱

 投机分子吴三桂: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第三章 紫禁城——兴亡的中轴线

 谁是“真命天子”

 扬州十日不封刀 屠杀的奥义

 剃头刀下的文化冲突

 孝庄与多尔衮 清代宫廷第一绯闻

第四章 畅春园——枕着王朝的风雨人眠

 相同的开局 不同的结局

 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要撤藩

 海峡波涛中的收复之路

 黄金时代的起点

第五章 木兰围场——挽弓处 纵横驰骋

 勿以太平忘武备

 皇族的“素质教育”

 停尸不顾束甲相争

第六章 热河行宫——夏日的盟歌

 草原上永远的姻亲

 天山风雨几多晴

 世界屋脊上的皇权

第七章 雍和宫——螺号声中争议满地

 一个人的两面性

 雍正——疏于哨鹿 勤先天下

 运转天下于股掌

第八章 江南——烟雨蒙蒙夜流繁华

 当帝王爱上小桥流水

 荒芜之地托起的盛世

 清朝文化上的陷阱——文字狱

 天下文人“入彀中”

 人口压力:盛世难逃的怪圈

第九章 圆明园——荣辱几度秋

 升平背后的盛世阴面

 东西方发展的龟兔之别

 浴火的天堂

 都是鸦片惹的祸

第十章 皇家陵园——爬满凋零的梦

 “无可奈何花落去”

 历史上唯一的无冕女皇

 溃伤自内而外

 残败江山支离破碎

附录 名家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美女与英雄 并非风花雪月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蒙古草原。喀尔喀部首领莽古尔岱的宠妾、刚嫁人一年多的叶赫部大龄女青年(史称“叶赫老女”)——东哥病逝,时年34岁。这本是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却因为一段征战、一个人,而映射出一片历史洪波。

这段征战,是女真族的统一战;这个人,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历史学者阎崇年总结出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中,第一条就是统一女真各部,这是努尔哈赤扩张人生雄图的关键一步。统一女真的标志就是踏平海西女真的最大部落——叶赫,而东哥则是叶赫部落的前首领布斋的女儿、新首领布杨古的妹妹——全名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历史的洪流将她推到时代的浪尖上,流溢出古希腊美女海伦般的炫目光华。

努尔哈赤与美女东哥之间没有荡气回肠的英雄气短,没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有的只是一片金戈铁马的喊杀声和诡谲反复的政治手段,两个没有交叉点的人生共同导演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引领着女真族走向统一。

女真民族在12世纪的辉煌时期,曾建立金帝国,征服了中国大半片土地,还活捉了当时宋王朝的徽钦二帝。金帝国灭亡时,进入中国境内的女真人,大部分被歼灭。只有未入关的若干原始部落存在,他们分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部,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努尔哈赤就是建州女真的后裔。

与11世纪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抗辽建国不同,努尔哈赤并非建州女真的首领,起兵时只有祖传的十三副遗甲,因此他的统一战益发艰难,他首先用了十年的时间统一建州女真,“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国势日胜”。接下来,阻挡他统一脚步的就是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野人女真实力不足虑,海西女真四部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尤以叶赫女真部为最。

努尔哈赤所属的爱新觉罗氏族与叶赫那拉氏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便发生过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就是太阳的意思)。”在那场战争中,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历史的发展难以预见。叶赫那拉氏族和爱新觉罗氏族总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徘徊,是敌人的时候,难免要兵戎相见;是朋友的时候,便歃血为盟。是战是和,都视当时的情况和利益而定。这次亦不例外。不过,这次笑到最后的是主角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的东哥只是他扫平海西女真的一件工具而已。

东哥是名扬塞外的美女,据说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她的美之万一。她也因此成为叶赫部最具杀伤力的政治武器,而且屡试不爽。

东哥短短的一生中换了七个未婚夫,除去十一岁时为父亲夺得海西四部(叶赫、乌拉、哈达和辉发)头把交椅“牺牲”一次外,此后六次许婚都与努尔哈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首先是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为其弟布占泰聘娶东哥,东哥的老爹、海西四部首领布斋,为了巩固联盟、组建九部联军攻击努尔哈赤——建州女真的统一让他们倍感威胁——答应了这门亲事。结果,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联军,布斋被杀,而以女婿身份参战的布占泰则做了俘虏。

布斋之子布杨古忙祭出将妹妹东哥(此时仅13岁)嫁给努尔哈赤为妻的条件,请求“联姻盟好”。努尔哈赤允诺,取代布占泰成为东哥第三任未婚夫,这也是两个人生距离最近的一刻。

努尔哈赤的允诺,并非贪恋东哥的美色,他早已经认识到东哥不过是一件可怜的政治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充分发挥她的作用,更何况这件工具不仅对叶赫部有利,也对努尔哈赤的统一大业有利。叶赫部是海西女真的首领,与它为敌相当于同时向海西四部宣战,这对于刚刚崛起的努尔哈赤来说是极不明智的举动,因此,不如顺水推舟,一方面缓和与海西四部的关系,另一方面则趁机摆平野人女真,壮大自己的势力。基于以上考虑,他释放了布占泰并与之联姻。

但东哥誓死不嫁杀父仇人努尔哈赤,叶赫悔婚,并以杀死努尔哈赤为条件向各部征婚。

美女的拒绝并没有让努尔哈赤恼羞成怒,他像一只老谋深算的苍鹰,冷静地观察着各部情况,寻觅攻击的时机。阎崇年先生将努尔哈赤的成功因素归结为“四合”,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其实,所谓的“天合”“地合”也都是努尔哈赤苦心经营,伺机而动的结果。

机会让他等到了。几年后,哈达部发生内讧,叶赫贝勒金台吉趁机率兵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部向努尔哈赤求援,请求努尔哈赤出兵。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叶赫。大敌当前,叶赫惊恐之下,又将东哥(芳龄17)推了出来,对哈达首领说如果哈达倒戈击杀努尔哈赤,就将东哥嫁给他。极具诱惑力的东哥不负众望,成功让哈达倒戈。努尔哈赤以此为借口,发兵讨伐哈达部,随即灭之。刚荣升为东哥第四任未婚夫的哈达首领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搭上一条小命。P3-5

序言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想象力来源于历史中无尽的风云变幻,这在有清一代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于清朝,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屈辱,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么多遭人蹂躏的事件,令人不忍卒读。时间久了,“屈辱”也似乎成了清朝的代名词。一批历史学家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作出评价,在人们眼中却成为夸大清朝功绩的言辞。后来,随着清官剧的热播,人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又出来一批历史学家批判这些戏说。说来说去,其实,历史学家对清朝的评价都没有变,唯一改变的是不同时代的大众对清朝的不同认识程度,它总是在历史学家的标准线左右摆动。

有人说清朝的皇帝无能,把中国的国土都拱手让与他人,柏杨先生则站在整部中国历史的高度说:“清王朝……十二个皇帝中,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三分之一的也都属中等才智……中国还没有一个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汉王朝、东汉王朝、唐王朝在内,出现过这么多具有很强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

“明王朝本世纪(十七)的疆域已萎缩到三百余万平方公里,而且仍继续不断萎缩,内政的改革根本无望,只有越变越坏,如果拖下去,拖到十九世纪,跟东侵的西洋列强相遇,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被瓜分,中华民族会成为另一个丧失国土的犹太民族,而且因为没有犹太民族那种强烈的宗教感情作为向心力的缘故,将永远不能复国,至少,注意一点,二十世纪清王朝一再割地之后(总共割掉了一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中国仍具有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比明王朝要大三倍,使中国具有翻身的凭借。”

有人说清朝的经济不如明代繁荣,范文澜则在《中国通史简编》明确指出:“清朝前期的封建经济比明朝更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在明朝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没有所谓‘停滞’‘倒退’的意思。”

对于清朝的灭亡,许倬云先生认为:清朝的老化比别的朝代都快,因为清朝是采用部落政治的方式奴役百姓,百姓是皇上的奴才,奴役的方式不会培养人的自发自主自尊的精神,所以这个制度老化得比较快,清朝的文官奴才比较多。这种老化的满清政治制度,没法面对刚刚兴起的西欧资本主义的力量,就像一个走路都不太稳的老人正好碰上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钱穆老先生则认为:“……清代,可说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依照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有满洲部族的私心处罚,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总之清代在制度上,实在也没有几项值得我们今天之再称道的。”

面对今人对清史的戏说,阎崇年先生指出:“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清朝历史既有过耻辱,也有过辉煌,我们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煞历史的辉煌,清朝兴起与强盛的重要的经验,就是‘合’,国家合,民族合,这是清朝兴盛的主要经验,也是清朝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

上述历史名家的评价,但看风云,无关风雅,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把打开清朝的钥匙,现在,就用这把钥匙打开那一扇扇尘封的大门,随着一枝陋笔,感受一番三百年前穿着长袍马褂,顶着半个光亮的脑瓜,拖着长长发辫的清朝人为我们演绎的风云变幻吧。

编著者  2007年12月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艳、王非庶、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杨婧、王娟娟、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武敬敏、甘艳河、阎妍妍、杨英、罗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杨艳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张乃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