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怎样写出好文章?给学生的42堂写作指引课》是语文教育家沐绍良撰写的一本专门指导中小学生写作的科学而系统的书籍。 本书列举了中小学生的写作通病,以学生能接受、能实践的写作方法为材料,用遵循思维发展的方式排列行文——从词发展到句,从句发展到段,从段发展到篇,作者都从崭新的视角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以帮助学生夯实文字基础,开拓写作思路,实现流畅表达。 作者简介 沐绍良(1912—1969),浙江宁波慈溪(今慈城)人。1933年9月,受夏丏尊之邀,至上海开明书店工作。在此期间,在《中国儿童时报》上连载发表《读和写》,深受小读者欢迎。后由开明书店出版叶圣陶作序的单行本,曾多次重版。1936年7月后,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员、《中美日报科学副刊》编辑、《大晚报》副刊编辑。曾用刘振汉、斯文等笔名在《文心》《译报周刊》《科学趣味》等刊物上发表大量科普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新儿童世界》(半月刊)杂志主编,并为《开明少年》《中华少年》《展望》等刊物写稿,编写《幼童算术课本》《幼童语文课本》《幼童常识课本》《劳动英雄的故事》等儿童读物。 1952年底,调往北京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部工作。1957年,因工作需要调至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机关,任联委会委员兼宣传部秘书,主编《民进》会刊。 目录 一 怎样学习写作? 二 写作究竟有方法吗? 三 怎样运用“方法”? 四 文字和语言 五 推敲(上) 六 推敲(下) 七 字汇和词汇 八 “鄙人”与“敝人” 九 “大同”和“小异” 十 典故成语和俗语 十一 句的形成 十二 “通”与“不通”(上) 十三 “通”与“不通”(中) 十四 “通”与“不通”(下) 十五 黄犬奔马 十六 重复的文句 十七 文句的繁简 十八 省字法 十九 明确第一 二十 具体第二 二十一 生动第三 二十二 单句与复句 二十三 包孕复句 二十四 主从复句 二十五 复句的毛病 二十六 从“句”到“段” 二十七 分“段” 二十八 “段”的内容 二十九 曲折第四 三十 整齐第五 三十一 “段”的外形 三十二 说明文的分段 三十三 叙事文的分段 三十四 议论文的分段 三十五 抒情文的分段 三十六 段与段的联络 三十七 结构(上) 三十八 结构(中) 三十九 结构(下) 四十 切题第六 四十一 剪裁和加工 四十二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