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人间失格》解剖了每个人的自我、孤独和迷惘,日本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品,评论界称其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本书收录四篇太宰治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堪称太宰治后期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人间失格》一篇全面诠释了名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主角大庭叶藏作为一个摸不清人类规则的“边缘人”,不断自我放逐,逐渐“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间失格/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太宰治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人间失格》解剖了每个人的自我、孤独和迷惘,日本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品,评论界称其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本书收录四篇太宰治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堪称太宰治后期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人间失格》一篇全面诠释了名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主角大庭叶藏作为一个摸不清人类规则的“边缘人”,不断自我放逐,逐渐“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原名津岛修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日本著名作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1909年6月,出身于日本青森具津轻地区富豪之家。学生时期,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并开始发表随笔。1935年凭借《逆行》入国第一届芥川奖。1945年凭借《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终在1948年第5次自杀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其短哲的一生中,太宰治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诸多佳作,如《人间失格(精)》《津轻》《斜阳》《维庸之妻》等。其作品多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通过戏谑和自我嘲讽式的写作手法,揭示人性的阴暗面。 目录 人间失格 微明 斜阳 樱桃 序言 我曾看到过那个男人的 三张照片。 一张应该是幼年,估摸 十岁时的照片,他被众多女 孩子前后左右簇拥着(猜想 可能是他的姐姐妹妹还有堂 姐妹们),身穿阔条纹的筒 式套袴1,站在庭院的池畔 ,脑袋向左倾斜约三十度, 笑得煞是诡丑。诡丑?倘使 碰上个感觉迟钝(对美丑之 类了无兴致)的人,摆出一 副平淡无趣的表情,说句“ 这孩子真可爱”之类的客套 话,也并非全属蹈虚附会的 假奉承,从孩子的笑脸上, 倒也不能说一点儿也看不出 世人所谓的“可爱”。可对于 稍具审美品位的人来说,只 要看上照片一眼,或许就会 颇感不悦地咕哝一句:“嘁 ,这孩子真叫人倒胃口。” 用像是拂除身上的毛毛虫般 的手势,随手将照片一丢了 之。 那孩子的表情,越打量 越让人感觉不快,不知不觉 还会生出几许寒意。那根本 就不是什么笑脸。这孩子脸 上完全没有笑意。他双手紧 握,攥拳而立,就是证明。 没有人可以一面紧握双拳一 面微笑的。是猴子,分明是 张猴子的笑脸!—一脸上只 是堆满很琐的褶皱而已。照 片上的表情就是如此古怪、 丑诧,令人恶心,让人不由 自主地想呵斥他是个“皱皮 丑八怪”。我从未见过表情 如此诡异的小孩。 第二张照片上,他的相 貌变化之大令人惊讶不已。 他一副学生装束,虽然不清 楚是他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 代的照片,不过确实俊美得 让人吃惊。但同样不可思议 的是,他浑身上下没有一丝 活物的生气。他身穿一袭学 生制服,白色手帕半露在胸 袋外,双腿交叉坐在藤椅上 ,脸上依旧带着微笑。此时 已不再是猴子般满是皱褶的 笑脸,而称得上是隽巧的微 笑,不过与常人的笑容仍然 有种说不清的差异:缺乏气 韵的厚重感,或者说,缺乏 生命的洗练、自然朴浑,总 之完全没有这类充实之感, 轻得就像一叶鸟的羽毛—— 连鸟儿都不是,就那样纤巧 轻俏地微笑着,浑似白纸一 张。换句话说,是彻头彻尾 强装出来的笑。说矫揉造作 也好,说轻薄也好,说阴阳 怪气也好,都不足以形容其 怪异;说是酷,仍觉不甚贴 切。仔细琢磨,这个相貌俊 美的学生身上,同样带着一 种让人感觉像是鬼怪故事般 疹人的妖氛。我从未见过如 此俊美而诡异的青年。 另一张照片最为古怪。 他头上疵杂着几绺白发,无 从判别年龄,坐在肮脏不堪 的房间角落(从照片上可以 清楚地看到屋内的墙壁至少 有三处已经剥落),两手举 在小火盆上烤火取暖。这回 没有笑,面无表情。他好似 坐在火盆前烤着火,就这么 自然地死去一般,照片中充 满了不祥的灾晦之气。古怪 的还不单单如此。照片上脸 部显得特别大,我因而可以 慢慢地端详起他的长相:额 头长得很平凡,额头上的皱 纹也是,眉、眼、鼻子、嘴 巴、下巴莫不平凡无奇。这 张脸非但没有表情,并且完 全无法令人留下半点印象, 因为它毫无特征。这样说吧 ,看完照片合上眼,我便已 经将这张脸忘得一干二净了 。屋内的墙壁、小火盆都能 让人回忆起,但是屋内主人 公的脸却地霞蒸雾散,怎么 也想不起来。这是张无法形 容的脸,甚至无法用漫画刻 画出来,你无论如何不会有 睁开眼睛——啊,原来是这 样的,我想起来了!——那 种豁然顿悟的欣愉。说得更 极端些,即使睁开眼睛再端 详一遍,依旧唤不起记忆, 只会徒生不快,令人心绪烦 乱,只想赶快别过脸去。 即使是所谓的“死相”, 也比它更富有表情而令人印 象深刻。总之,这照片绝对 会让看到的人不由自主地毛 骨悚然,浑身不舒服,仿佛 看到一具人的躯体上安着颗 驽马的头颅一样。我只能说 ,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诡异 的男人。 导语 1.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 2.收录四篇太宰治的重要作品,堪称太宰治后期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3.高质量译本,译者陆求实曾获日本“野间文艺翻译奖”。 4.优质纸张,轻盈便捷,进口轻型内文纸,手感柔软,便携轻盈。 5.太宰治——被村上春树誉为国民级的作家,岩井俊二曾拍电影向他致敬。 读小说,学知识,锁定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书评(媒体评论)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太宰治笔下生动的描绘都 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 法逃脱。 ——奥野健男(文学评论 家) 我承认太宰治那罕见的 才能,不过说也奇怪,他是 我从未有过的、从一开始就 产生如此生理抵触的作家。 也许是由于爱憎的法则,也 许他是一个故意把我最想隐 蔽的部分暴露出来的作家的 缘故吧。 ——三岛由纪夫(日本作 家) 精彩页 位于东京三鹰的家遭轰炸被毁,于是全家搬到妻子的老家甲府市去住。妻子的娘家,现在只剩妻子的妹妹一个人居住着。 那是昭和二十年的四月上旬。盟军的轰炸机时常从甲府市上空飞过,不过几乎从未投下过炸弹,整座城市的氛围也不像东京那样充满战场硝烟。一家人终于可以脱下防空服睡个觉,在东京已经许久没能这样子了。其时我已年届三十七岁,妻子三十四岁,长女五岁,长子是前一年的八月出生的,刚刚两岁。之前一家人的生活虽谈不上惬快,但总算没病没灾地过来了。我有时想,好不容易挨过艰辛活下来,一定得努力活下去,亲眼看看这个世界会变成个什么样子。当然,另一种想法更为强烈,那就是万万不可让妻子和孩子们早于我而死,留下我孤身一人。这种情形,单单想象一下,就会让人无法忍受,尤其是我绝不能让妻子遭灾遇难。为此,按理必须早做打算,采取万全的措施,可我没有钱。虽然偶尔也会赚到一笔钱,但我很快就会拿着钱跑去喝酒,因为我有酒癖这个不同寻常的毛病。在当时,酒可算得上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可只要家中有朋友造访,我便忍不住像从前一样和朋友们一起吆五喝六地出去喝酒,不这样就觉得坐卧不宁。如此一来,不要说万全措施,就是其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眼看许多人携家带口远远地疏散到农村去,我只能艳羡,却因为没有钱,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我的懒惰,结果磨磨蹭蹭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直到三鹰遭受空袭,不敢再在东京待下去,一家人只得转移到妻子的娘家。将近一百天之后,终于可以脱掉防空服睡觉,想到至少这阵子再也不用在寒冷的夜晚将孩子们叫醒,心急慌忙地躲进防空壕,虽明知今后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算可以轻舒一口气放下心来了。 然而我们这家人毕竟“失去了自己的家”,诸多事情都与之前情形有所不同了。我虽说跟大多数人一样,也算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但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寄宿在别人家,尽管是妻子的娘家,算是关系很近的亲戚,却还是前所未有的头一遭,因而体验到了各种别样的甘苦。妻子的娘家,父母亲已经双双亡故,姐姐们也都出嫁了,最小的孩子是个男孩,他如今是户主,两三年前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海军,眼下只剩一个女儿住在甲府市的家里,是这男孩的小姐姐、我妻子的妹妹,年纪二十六七岁。这个女儿似乎经常和那个海军弟弟通信,有关家里的事情无论巨细都与他商量。对这二人来说,我算是他们的哥哥了,但我这个哥哥对甲府家里的任何事情毫无发言权。非但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利,事实上,我自结婚以来给这一家人添了不少麻烦,换句话说,我是个靠不上的男人,所以弟弟妹妹们从来不就家里的事情来同我商量也就理所当然了。另外,就我来说,我对他们家的家产之类压根儿没有兴趣,这一点互相之间心照不宣,因此“不相为谋”。然而,妻妹(今年二十六岁还是二十七岁,又或者是二十八岁,反正没有一本正经地问过,所以我也弄不清)独自一人操持的家里,三十七岁的姐夫和三十四岁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突然闯了进来,没准什么时候瞒着妹妹和身在远方的年轻海军将家里的财产……想必不会有人如此胡乱猜疑,但作为年长的一方,却生怕在无意识中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就我当时的切实感受来说,就像庭院里长满柔嫩的绿苔,为了不蹂躏这些绿苔,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踩着踏脚石,轻手轻脚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我甚至巴望,这家里要是有一位更加年长又通晓人情世故的男人就好了,那样我们就可以轻松自在一些。这种消极的忧虑实在是棘手又费劲的事情。 我将家里对着后院的一间六席大的屋子借了做工作室兼卧室,又借了间六席带佛龛的屋子给妻子他们住,照一般行情商定好了房租、伙食费及其他方面尽量考虑周全,不让妻子娘家人吃亏,我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也不使用客厅,而是直接领到我的工作室。不过,我是个贪恋酒杯的人,加之总免不了有点从东京来此游玩的心态,因此尽管心里十分尊重妻子娘家人的权利,却仍时常造成失礼的后果。妻妹倒是对我们一家客客气气,还经常帮着照看两个孩子,从未与我们发生过正面冲突。但我们因失去自己的家,心理上难免有些乖僻,老是如履薄冰似的谨小慎微,过分客气。虽说是亲戚,但结果却因为疏散这件事令双方都失张失志,十分疲惫。我们的处境在所有疏散者中尚算是好的,至于其他疏散者的遭遇那就可想而知了。 “千万不要疏散!最好坚持待在东京,除非家里给烧个一干二净。” P107-10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