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金融史(泡沫战争与股票市场珍藏版)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日)板谷敏彦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汉谟拉比法典》中人类早期对利率上限的管制;《罗马法》如何确立财产权;中世纪基督教金融政策;文艺复兴与现代会计制度的诞生;大航海时代带来的货币革命;公司制度与郁金香泡沫;近代战争与国债诞生;从斐波那契数列到大阪堂岛的蜡烛图;基金与公债的明与暗;牛顿与金本位制度;媒体恐慌与道琼斯价格指数;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人类金融史的一个个灿烂的瞬间,本书串联起了一幅战争、货币、债务、财富与人性的壮阔画卷。可以说,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金融的影子,而正是这一串串事件构成了今天我们复杂纷呈的金融市场。本书能帮你读懂金融世界的来龙去脉,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本质。 作者简介 板谷敏彦(Itaya Toshihiko),1955年生于日本兵库县西宫市。毕业于关西学院大学经济系。曾就职于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后进入证券行业。在日兴证券任职期间,被派驻纽约6年。后来历任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 (Japan) Ltd.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Mizuho Securities Co., Ltd.证券公司股票本部营业主管等。2006年,成立投资顾问公司Root Asset Management(ルート·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公司,担任董事长。因设立日式对冲基金而成为热议人物。作者当下专注于写作工作。著有《日俄战争:筹资之战》(『日露戦争、資金調達の戦い』新潮選書)。《写给日本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日本人のための第一世界大戦史』毎日新聞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利息和银行都出现在货币之前 第一回 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 第二回 《汉谟拉比法典》对利率上限的管制 第三回 公元前的商人银行 第四回 牛、谷物与利息 第二章 货币的幻想 第五回 狄奥尼西奥斯的还债方法 第六回 纸币是中国的发明 第七回 日本货币的历史 第八回 大石币的故事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金融观 第九回 世界最早的期权交易 第十回 亚里士多德的“致富术” 第十一回 古希腊的货币兑换商 第十二回 《罗马法》对于财产权的确立 第四章 中世纪的宗教和金融 第十三回 中世纪基督教的金融政策 第十四回 “伊斯兰治下的和平”的恩惠 第十五回 斐波那契的伟大贡献 第十六回 达蒂尼的书信——充满生机的地中海世界 第十七回 现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 第十八回 威尼斯的功绩——银行的设立 第五章 大航海时代 第十九回 创业者的时代 第二十回 来自新大陆的白银——价格革命 第二十一回 美元的起源 第二十二回 英国繁荣的奠基人——海盗 第二十三回 再论《威尼斯商人的资本论》 第六章 东印度公司和交易所 第二十四回 公司的诞生——特许股票和无限责任 第二十五回 东印度公司 第二十六回 交易所的历史 第二十七回 郁金香泡沫、加尔文派与贪欲 第七章 国债和保险的诞生 第二十八回 国债的诞生——财政制度的大变革 第二十九回 财产损失保险的诞生——劳埃德咖啡馆 第三十回 多样化的生命保险起源 第八章 密西西比公司和南海公司 第三十一回 战争债务处理——南海公司的股票募集 第三十二回 约翰·劳收购密西西比公司 第三十三回 破灭的英法泡沫经济——资本积累的明与暗 第三十四回 梧桐树协议 第三十五回 大坂堂岛大米会所 第九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 第三十六回 苏格兰寡妇基金和统一公债 第三十七回 拿破仑与伦敦市场 第三十八回 牛顿与金本位制 第三十九回 国际货币会议与货币联盟 第十章 从英国到美国 第四十回 有限责任制与股市发展的基础 第四十一回 铁路与股票市场 第四十二回 南北战争与零售销售 第四十三回 媒体与道琼斯股价指数 第十一章 战争与恐慌 第四十四回 日俄战争中的国际合作融资 第四十五回 一战与有价证券的大众化 第四十六回 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第四十七回 股市震荡与卓别林的《城市之光》 第四十八回 长期投资的幻影与股价回升 第四十九回 皮科拉听证会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第十二章 二战前后的日本金融市场 第五十回 一战前的股票指数 第五十一回 二战前的美元日元汇率 第五十二回 二战与东京股票市场 第五十三回 二战前日本的投资信托 第五十四回 废墟上的两次股票热潮 第十三章 从战后到尼克松冲击 第五十五回 二战与纽约市场 第五十六回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与GATT 第五十七回 美国的“黄金60年代”和利率革命 第五十八回 “赶超欧美”的日本经济高度增长 第五十九回 二战后投资信托的盛衰与证券恐慌 第六十回 尼克松冲击与金融科技 第十四章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第六十一回 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里根总统 第六十二回 广场协议 第六十三回 黑色星期一与流动性 第六十四回 从金融制度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第十五章 投资理论的发展 第六十五回 技术分析和投资银行 第六十六回 考尔斯经济研究委员会与股市预测 第六十七回 随机漫步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 第六十八回 运筹学与资产配置 第六十九回 指数基金 第七十回 巴菲特论战詹森 第七十一回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批驳 第七十二回 大稳健时代与美国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说起“金融”,很多人会 觉得这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一般认为,在日本,“金融” 一词出现在明治时期,对应 英语中的“finance”。福泽谕 吉所著《西洋事情》中有这 样一句话:“繁盛金币之融 通可为世间之便益”,“金融 ”应该是从“金币之融通”缩 略而来。 另外,“融通”一词在江 户幕府末期意为“货币流通” ,该词原本为佛教用语,为 “(事物之间)顺畅地交流” 之意。因此,“金融”不仅指 货币的借贷,还指货币借贷 畅通且繁荣的社会体系。 英语中表示“金融”之意 的“finance”,则产生于17 世纪。其中的词根“fin”与法 国电影的片尾字幕“fin”同源 ,相当于英语“The End”( 剧终),原意为“还清欠款” ,拖欠债款的行为属于强取 豪夺,并不被称为“finance” 。当时,社会状况正处于转 变之际——之前王侯将相欠 债还不是司空见惯的事,然 而此时,已经进入了国债发 行的时代。也许正是由于这 种时代背景,人们使用了两 个不同的词来分别指代这两 个事物。当然这种解释只是 一种假说,无从证明。 在一对一货币借贷的情 况下,债务人将利息额度和 还本付息的期限记在借据上 ,并将其交给债权人,这是 金融的基本形式,早在美索 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就已出现 (下文中将详细叙述)。当 时用黏土制成的泥板借据一 直留存至今。然而这种形式 使交易局限于熟人和朋友之 间,因此不适用于较大金额 的借贷。如果想借入一大笔 钱,就需要扩大范围,从多 人手中筹集借款。于是专业 的中介商应运而生。中介商 会根据借据,帮助借款人在 其社交圈之外寻找贷款人。 如果总是介绍欠债不还的借 款人,中介商也会失去信用 ,因此中介商需要慎重选择 借款人。同时中介商可获取 手续费,即中介费。像这种 贷款人根据借款人发放的借 据直接提供金钱融资的方式 就是“直接金融”,该借据被 称为债券,而中介商所从事 的业务则为证券业务。在这 一借贷过程中,中介商是不 使用自己的资金的。由于中 介商个人寻找贷款人效率较 低(成本较高),于是渐渐 地,个体中介商开始联合, 并形成了市场。 另外,每当需要借款的 时候再寻找贷款人不仅费时 费力,而且资金通常难以及 时到位。于是,便有一些信 誉较好的富人,预先从有贷 款意向的人手中借来资金( 也可以说是寄存),将这些 资金储备起来并给出资人发 放借据,该借据即是存折。 如果有人想借款,便可随时 从储备的资金中提出并发放 贷款。这种方式与最初的借 贷方式不同,贷款人和借款 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借据 往来,因此被称为“间接金 融”,其中的资金发放行为 是一种银行业务,被称为“ 融资”(贷款)。此外银行预 测,存款人不会在借款人借 出款项的同时,要求银行偿 还这部分资金(取款行为), 于是出现了以超出储备资金 的额度提供贷款的方法(信 用创造)。如果银行没有信 用,人们就不会将资金存入 银行(或者说借给银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古至今 ,银行建筑总是壮观奢华。 …… 笔者多年来一直以国内 外投资机构为客户进行商务 活动,自《日俄战争:筹资 之战》出版以来,笔者有了 更多机会接触个体投资者。 其中有很多投资者表示,希 望能够读到简明易懂的金融 史通史,这也是笔者撰写本 书最直接的原因。撰写目的 非常单纯,就是希望投资者 能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以加深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行 情的理解。因此,笔者在书 中有意回避了意识形态化的 历史观以及有失偏颇的特殊 话题,例如“赚钱的历史”、 “屡次重复的愚蠢的泡沫经 济”、日本衰败论与繁荣论 等。 另外,对于过去几乎不 被提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股市情况,战后日本国民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以及美 元兑换日元汇率的长期变化 、趋势等问题,笔者尽量进 行了简明的论述。 说到底,金融史也是一 部寄托于金钱的人类欲望的 历史。2008年,雷曼危机 让世界陷入金融危机的旋涡 。由于自身的欲望,人类自 古就不断重蹈覆辙。然而不 可否认的是,人类所掌握的 金融技术,在漫长的岁月变 迁中也在逐步改善。金融在 被用于筹集军费的同时,也 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国 债的发明、企业的创建、为 人才精英提供资金等。此外 ,在铺设铁路、研发飞机、 研制新药,以及通过互联网 建立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等 方面,金融都起到了协助、 促进的作用。希望本书能够 帮助各位读者进一步了解“ 金融”。 本书基于富士产经集团 发行的金融日报Business i 从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 连载的《投资者必读金融史 》的71节内容,以及刊登于 《经济学人》周刊的文章,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大幅度 的扩充与修订,专供日本新 潮社出版发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