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跑遍江苏、安徽两省,从初选的800多件藏品之中,甄选出本卷收录的260件精品。这260件藏品均来自江苏、安徽两省的私人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其中不乏传世精品、孤品,甚至有些器物还填补了国内外瓷器收藏的空白。
本卷书亦是想为民间收藏正本清源,通过严格的筛选尽可能地为广大古陶瓷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标本与资料,把江苏、安徽两省的民间古陶瓷的面貌真实客观地呈现给大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江苏安徽卷)(精)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
出版社 | 河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编者跑遍江苏、安徽两省,从初选的800多件藏品之中,甄选出本卷收录的260件精品。这260件藏品均来自江苏、安徽两省的私人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其中不乏传世精品、孤品,甚至有些器物还填补了国内外瓷器收藏的空白。 本卷书亦是想为民间收藏正本清源,通过严格的筛选尽可能地为广大古陶瓷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标本与资料,把江苏、安徽两省的民间古陶瓷的面貌真实客观地呈现给大家。 目录 江苏 安徽卷 几何纹彩陶双耳罐 叶网纹彩陶罐 印纹硬陶鸭嘴流壶 绳纹三足灰陶鬲 云雷纹灰陶鼎 印纹硬陶瓮 印纹硬陶四系鸟钮盖罐 印纹硬陶贴塑龙纹壶 青釉兽耳鉴 青釉褐彩瓦楞纹双系罍 彩绘陶女立俑 青釉双系壶 青釉刻马鹿纹双系壶 青釉铺首钫 青釉双系瓿 青釉盆 青釉香熏 青釉双唇罐 青釉五联罐 青釉褐彩长颈瓶 青釉双耳蒜头瓶 青釉叶脉纹鼎 青釉釜 青釉几何纹岙 越窑青釉胡人俑 越窑青釉人形灯盏 越窑青釉鹗形尊 越窑青釉双系镂空香熏 越窑青釉点褐彩三足砚 青釉贴塑铺首盘口壶 青釉贴塑胡人骑射纹簋 越窑青釉鸡首壶 洪州窑青釉龙柄鸡首壶 青釉点褐彩鸡首壶 德清窑黑釉唾壶 越窑青釉莲瓣纹碗 洪州窑青釉莲花纹四系盖罐 青釉短流双系壶 寿州窑青釉辟雍砚 洪州窑青釉“天”字款六管瓶 洪州窑青釉印宝相花钵 湘阴窑青釉印花盂 霞间窑青釉钵 霞间窑青釉渣斗 宣州窑青釉褐彩蝴蝶纹执壶 宣州窑青釉褐彩执壶 宣州窑青釉褐彩执壶 宣州窑青釉拍鼓 洪州窑青釉五管瓶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双系罐 长沙窑青釉敛口钵 长沙窑白釉绿彩执壶 寿州窑黄釉“廿文”铭罐 寿州窑黄釉执壶 寿州窑褐釉剪纸贴花长方枕 宣州窑褐釉“大和六年”铭执壶 …… 外销瓷类 紫砂类 序言 江苏位东南之地,人 杰地灵,素有“文物大省” “收藏大省”之美誉。在悠 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中, 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收藏 大家。特别是近代的卉陶 瓷收藏方面,有仇焱之( 扬州籍)、赵丛衍(无锡 籍)、徐展堂(宜兴籍) 等,其瓷器收藏规模之大 、藏品经济、文化价值之 巨,令人赞叹。由于收藏 大家的辈出和收藏活动的 兴盛,使得一大批珍贵文 物和民俗文化遗产得以传 承和保留。特别是近二十 年,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 发展,江苏民间收藏之风 日盛,私人收藏大家和民 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 现。本卷所编的历代陶瓷 器皿均来自私人博物馆及 私人收藏,其中不乏传世 精品、孤品,甚至有些器 物还填补了国内外陶瓷器 收藏的空白。 古彭城(今徐州)是 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有多 处汉代墓葬、遗址存留至 今。本卷中汉代陶瓷器很 多就是由徐州收藏家协会 的多名会员提供,有西汉 彩绘女立俑(图1)、汉 代彩绘长颈瓶、汉代黄釉 五联罐、西汉原始青瓷双 系瓿、西汉青釉陶盆等汉 代陶瓷精品。其中西汉彩 绘女立俑侧身束手而立, 身体略微呈“S”形,后发 及腰,中绾结。虽然人俑 面部受损比较严重,但全 身彩绘保存较为完好。身 着汉服,用红、黑彩绘云 纹装饰,用色及线条自然 流畅,有较高的艺术观感 。此俑集西汉雕塑和绘画 艺术为一体,有较高的历 史及艺术价值,也是研究 汉代民俗文化的极佳标本 。 六朝是指三国吴,东 晋,南朝宋、齐、粱、陈 ,这六个先后在建康(今 南京)建都的朝代。“六 朝青瓷”是指这三百多年 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烧 造的青釉瓷器,其在中国 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 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六 朝青瓷”的釉料是由石灰 石和瓷土配成,以铁为主 要呈色剂,以氧化钙为主 要助熔剂。东晋青瓷胎骨 坚实,釉色均匀,以淡青 色为主;西晋成功使用化 妆土,器物外观更显饱满 润泽。东晋青瓷的生产趋 于普及,而且在质量上有 明显提高。南朝青瓷胎骨 致密,色呈灰色,器物通 体施釉,釉色透明、均匀 ,多为淡青色或淡绿,也 有泛黄之例。由于南京为 六朝都城,从现今考古发 掘成果来看,南京地区出 土之“六朝青瓷”应为当时 全国各地质量最好的青瓷 制品之一。本卷中收录“ 六朝青瓷”多件,其中以 西晋越窑青釉瓷鹗形尊( 图2)较为罕见,器物整 体施以青釉,底部露胎, 胎质较为疏松呈土灰色。 鸱鹗作站立状,其身为壶 ,头部双眼凸出,喙呈弯 钩状,形态塑造逼真生动 。尊腹部以暗刻方式来装 饰鹗的羽毛,线条流畅自 然。尊的肩部有两组系钮 ,用于悬挂或携带。尊的 造型状态逼真,十分惹人 喜爱。鹗是中国古代人们 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其 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 用的原形。此件藏品早年 流失海外,今回归故里实 乃万幸之事。 两宋时期是中国瓷器 生产的重要发展阶段,由 于帝王的个人嗜好以及士 大夫阶层高品质生活的需 求,瓷器生产无论从质量 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极大 的提升。两宋瓷器以其秀 美的造型、清新淡雅的色 彩、冰清玉洁般的釉质, 成为历代收藏家的追捧之 物。本卷收录的两宋瓷器 不仅有出自南方多见的龙 泉窑、吉州窑、湖田窑的 陶瓷器,更有北方的耀州 窑、磁州窑、定窑的产品 。如北宋磁州窑黑釉剔花 牡丹纹经瓶(图3)就是 难得一见的精品,梅瓶小 口、丰肩,肩以下渐敛, 圈足。该瓶为北宋时期经 瓶(梅瓶)典型造型之一 ,器型修长俊美,匀称轻 盈,夸张其肩、腹部,瘦 削、纤细的腰身,腰以下 内敛,具有轻盈、俏丽的 美感,娇嫣而不轻佻,端 庄而又妩媚,体现了宋人 所崇尚的典雅的审美意境 ,即自然、含蓄、淡雅、 质朴的审美观。瓶通体施 白色化妆土,然后用细黑 料绘出缠枝牡丹花叶纹, 用针状工具在绘好的黑色 纹样上勾画出花瓣叶茎的 轮廓线,划掉黑彩,露出 白色化妆土,施一层薄而 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烧制 后,黑白对比强烈。主题 纹饰牡丹花卉肥大饱满, 线条疏朗有致,线面对比 明显,刻画出牡丹的富贵 华丽,高傲洒脱;枝叶淋 漓奔放,线条流畅、舒展 。装饰采用了中国传统图 案的布局方法,使纹样在 规矩中有变化,有虚实, 有对应,富有韵律。其简 练明快的构图及强烈的色 彩对比,达到了主次分明 、交相辉映的效果。又如 北宋定窑白釉印孔雀纹盘 (图4),原藏于大英博 物馆,后经拍卖回流。本 件定窑盘在盘底的七瓣花 式开光中模印一只展翅的 孔雀,口衔一束花枝,飞 翔于牡丹花丛中,孔雀翅 膀的一侧加饰一只蝴蝶和 一只蜜蜂,独具匠心。孔 雀是来自南方的珍禽,被 用作装饰纹样,与牡丹纹 同时出现,具有吉祥富贵 的寓意。金元时期流行一 种孔雀图,描绘孔雀信步 于奇石牡丹之间,见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宋《缂丝孔 雀图》(《“故宫博物院” ——缂丝》,东京,1970 年,图录编号22)。定州 缂丝素有盛名,有学者指 出,定窑印花图案多受同 时期织物的启发,对比本 件定窑的孔雀纹和台北故 宫博物院藏《缂丝孔雀图 》,或可窥见其母题的承 续关系。此类定窑孔雀纹 器物颇为罕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