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藏战争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彭苏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长篇小说是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再现了100年前中华民族那一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战争。读者可以从书中详尽地了解到战争的全过程:一万多名英印侵略军凭借手中的现代化武器,长驱直入西藏,西藏军民几乎是独立进行了殊死抵抗。

内容推荐

100年前,英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藏传佛教圣地……阴谋在潜行,魔鬼在狰笑,鲜为人知的惨烈战争,警世牵魂。彼时,显赫的各色上层政要——麦克唐纳、荣赫鹏,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十三世达赖等悉数登场……危难之际,誓死保国的藏胞兄弟呐喊奋战,丹心鉴天!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歌,久久回荡在万里雪疆……

目录

前言

大英帝国的西藏梦

拉鲁家的洋少爷

侵入西藏的英印大军

布达拉宫里的达赖喇嘛

攻占重镇亚东

紫禁城中的君臣

神秘的拉鲁家族

大昭寺前的咒经仪式

帕里宗的失陷

严冬冰困英印军

第一次见到的藏军将领

古鲁大战

战地手术

印度总督的舞会

苦战日雪喀峡谷

江孜陷落之后

卡罗山之战

秘密情报

夜袭江孜

英印军江孜被围

增援大军的到来

决战前的谈判

血战江孜古城堡

颐和园的皇族会议

最后的阻击战

雅鲁藏布江

哀谈曲水宗

达赖夜走蒙古

圣城拉萨的陷落

驻藏大臣的拜访

年轻恋人的心

伦敦的最后决策

大清王朝的无奈

炮口下的和谈

神秘的藏传佛教

刺杀英印军总司令

失踪的拉鲁少爷

拉萨城下的降约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大英帝国的西藏梦

公元1903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印度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姆拉的运动场。

清晨,一阵“叽叽喳喳”的清脆鸟鸣声,把睡梦中的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勋爵吵醒,他睁开眼,一缕淡淡的晨曦从百叶窗的缝隙中照射进来。他翻身下床,穿上外衣,推开门走了出来。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好天气,一望无垠的天空中,没有一丝儿云彩,湛蓝得如同刚用水洗过一般。运动场上长满了一层碧绿的厚草,运动场四周密密的喜马拉雅雪松林,像一幅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山峰下。在寇松视野的西面,有一条不大的河流,一层迷雾正从那条蜿蜒河流的河谷中缓缓升起,在雪松林上空形成一条梦幻般的薄薄雾带。正面,耸入云霄的大山被笼罩在朦胧的淡白色的雾霭中,丝毫显不出它本来的雄姿,只有从山巅上空腾起一种缥缈神奇的紫气,缓缓溶入那湛蓝的天际中。东面不远处的雪松丛中,有几缕淡淡的炊烟袅袅升起,成群的百灵鸟和金丝雀正在欢快地嬉戏。如果没有运动场边隐约可见的哨兵身影,简直就是一处美妙的人间仙境。

寇松总督的心情好极了,作为英属印度的总督,他要管理的是从与阿富汗接壤的旁遮普,到与缅甸相邻的孟加拉。从南濒印度洋的滨海地区,到隔着世界上最高大雄奇的喜马拉雅山脉与古老中华帝国西藏相望的北方。这是一片多么广阔的领土啊!它超过了大英帝国本土的十倍以上,这颗“女皇王冠上的钻石”,现在就置于他的管辖之下,作为一名政治家来说,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耀啊!

他沿着运动场边的跑道缓缓地走着,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眼前的美景使他回忆起四十七年的人生经历,他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那就是他人生的旅途和大英帝国的宏图伟业同步而进。大英帝国从面积不过小小的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英伦三岛,发展到了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想像的。他这位当年伊顿公学的小小中学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日后竟会担任大英帝国下院议员、外交部秘书,直至现在的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总督。

近日来,他内心一直受着印度北方大清帝国西藏问题的困扰。自从1895年的中日之战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他惊讶地注视着中华帝国的急剧衰弱。他倒不是担心大清帝国这个用脚踢上一下就会倒下来的泥足巨人,而是担心这个泥足巨人北方的那个沙皇俄国,因为这个帝国现在正觊觎西藏这块中国属地,他的这种担忧现在看来并非杞人忧天。

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高级官员,他对沙俄近年来在军事上与大英帝国日益针锋相对的态势感到担心。无论是在欧洲,在中亚,在阿富汗,在克里米亚,沙俄都在对大英帝国的权威发起挑战。现在,沙俄对西藏的兴趣越来越大,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和行动使他格外心烦。

他不是对自己的预见性自吹自擂,早在他还是一名少不更事的中学生时,有一天,就在家庭召开的一次有关俄国是否会向印度边境推进问题的讨论会上说过,“俄国的政策是最有野心和侵略性的政策,它开始于彼得大帝时代,是彼得大帝第一个制定的征服的计划,尽管有许多人不相信俄国人真的会侵略印度,而且即使他们如此行事,对其后果也无所畏惧。但是,欧洲将会出现一个严重的外交问题,在那里,英俄两国的利益是对立的,这会使得俄国人认为,派一支军队去监视我们的印度边境是适当的,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右手显然就会被束缚住”。他这种大胆的预测,使他的父亲高兴不已。而仅仅过了二十年,俄国对印度边境的影响已大大地超过了他当年的大胆预测,其压力之大,连他这位英属印度总督都感到有些惶恐。

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顺着鸟鸣声抬起头来,在他右前方的一棵雪松树上,有三只长着一身黄色羽毛的孟加拉黄鹂欢快地叫唤着,他细细一看,原来是两只体形较大的公黄鹂正围着一只体形较小的母黄鹂不住地斗嘴。他饶有兴趣地停下脚步,看着这几只有趣的鸟儿。两只公黄鹂嘴对嘴地争吵,不一会儿,竟跳上跳下地互相争斗起来,而那只母黄鹂却在一旁着急地叫个不停。寇松看出来了,这两只公黄鹂是在相争那只母黄鹂。两只公黄鹂打斗得越来越激烈,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大约足足过了两三分钟,其中一只公黄鹂体力不支,只得飞向另一棵雪松树上,得胜的那只公黄鹂则亲密地紧挨着那只母黄鹂。

寇松突然想到了西藏的局势:大英帝国和俄国不就像那两只体大力强的公黄鹂吗?而那只在一旁观战、无论谁获胜都要归属于他人的母黄鹂,好像就是大清帝国的西藏。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里好笑起来……

“先生——”  

寇松转过身来,一位贴身的印度仆人站在他的面前。

“荣赫鹏上校已经来了。”

“请他到阳台上吧!”

“好的,总督先生!”

仆人转身走开了,寇松也转过身来,缓缓向房间走去。

当他洗漱完毕,走到阳台上时,一把巨大的遮阳伞下,仆人已经摆好了一张洁白的圆桌,圆桌上已经摆上了他的早餐。身着一身崭新军服的荣赫鹏正站立在遮阳伞下等他,肩上的大英帝国上校肩章闪闪发亮。一见到寇松总督,荣赫鹏立即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去,向寇松总督敬了个标准的英式军礼:

“总督先生,您好!”

寇松走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对他说:

“上校,坐吧!”

荣赫鹏在寇松的对面坐了下来。

P1-3

序言

1903年12月,英帝国为了抢在沙俄前面吞并西藏,悍然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第二次中英西藏战争”。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一场战争?这还得从西藏近代史说起。众所周知,西藏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8世纪中叶后,英国占领了印度次大陆,并开始派人进入西藏。然而,由于那时清王朝还十分强大,英国根本无法染指西藏。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清王朝的衰落,这种情况发生了剧变。1888年,英帝国借口西藏地方政府出兵进驻西藏所属的锡金隆吐,阻止英国人进入西藏经商和“考察”,向藏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第一次中英西藏战争)。英印军凭借精良武器,击败了藏军,中英双方在印度加尔各答签订了《藏印条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定锡金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西藏门户洞开。

战争的失败,尤其是清王朝的腐败没落,极大地刺激了西藏地方政府。此时,一直对西藏怀有野心的沙皇俄国趁虚而入,西藏使臣携带达赖的亲笔信前往俄国,受到了沙皇的接见。英国政府对沙俄和西藏接近的消息大为震惊,为了抢先占领西藏,英国政府决定向西藏进军,战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的。

《西藏战争》这部长篇小说,是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再现了100年前中华民族那一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战争。读者可以从书中详尽地了解到战争的全过程:一万多名英印侵略军凭借手中的现代化武器,长驱直入西藏,西藏军民几乎是独立进行了殊死抵抗。他们在古鲁、日雪喀峡谷沿途阻击英印军,并在江孜与侵略军展开数月血战,给了侵略军沉重的打击。然而,由于双方军力过于悬殊,英印军攻占了江孜,并一直打到拉萨城下。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西方列强不满英国独吞西藏和英印军本身在军事上的潜在危机,英国才未能将西藏吞并。

这场战争的过程极为悲壮、惨烈,结局也以中国人民再一次遭受莫大屈辱而告终。战争结束后,西藏上层的一些亲英分子看到了中国的衰弱和英国的强大,萌生了脱离祖国的念头。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至今仍存的西藏分裂问题后遗症,正是源于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即使是100年后的今天,数千名西藏军民用生命换来的这种思索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落后的民族只能挨打。中国必须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否则,近代史上那种任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屈辱历史,还会在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后一代人身上重演。同时,我们必须加快统一祖国的步伐,尽早使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让先烈安眠地下,让后人永记历史,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统一富强,这就是作者写此书的目的。

后记

谨以此书献给:100年前为保卫西藏而献身的先烈!

这是我在《西藏战争》这部长篇小说的扉页写下的一句话。很多人都这样问我:你是一名医生,一名大学教师,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部长篇小说?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文革”中,由于家庭受到严重冲击,我15岁就被迫离开父母,到千里之外投靠亲友。当过运动员、知青、农村代课教师、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遵义医学院(原大连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学职业。繁忙的工作之余,我觉得自己应该拿起笔来,记录下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以及我们亲爱祖国的历史和现在的巨变。于是,我利用空闲时间,在10余个省市20多家刊报上发表、出版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原我国著名的藏学家、原中共西藏工委委员牙含章老先生编著的《达赖喇嘛传》一书,从书中第一次知道了本世纪初叶,曾经发生了一场英国入侵西藏、一直打到拉萨、几乎将西藏从中国的版图割裂的战争,这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利用大量的文友关系,甚至在全国和一些知名高校的图书馆里,都难以查到有关这场战争的详细资料,这使我感到极为茫然和不解。后来我才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基本上没有当时这场战争的文学记录。

1988年,西藏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在国内翻译出版了一批国外有关这场战争的作品,包括当年英军随军记者的回忆录。我随即又陆续看到了当年的侵藏战争总司令麦克唐纳、随军最高官员——英使团团长荣赫鹏的回忆录。我还有幸见到了不多的一些当时清王朝的档案材料,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当年这场战争的情况。我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把这场战争的情况写下来。

1997年后,我陆续在陕西《各界》、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贵州《杉乡文学》、北京《炎黄春秋》等刊物上发表了以此次战争为题材的中短篇作品,一些作品被北京《法制文萃报》等多家报刊转载。2000年,北京一家出版社以《拉萨的陷落》为书名,收录出版了我的6个纪实中篇,首篇就是我的纪实中篇小说《拉萨的陷落》。2002年7月的一个深夜,一位省外文友发来电子邮件,和我长谈起我的纪实中篇文集《拉萨的陷落》。他说,2004年是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100周年,既然我已经发表了不少这场战争题材的中、短篇作品,更应该写一部反映这场战争的长篇小说,以此作为对这场战争百年纪念。他说,我应该把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段史实写下来,让我们的后人知道,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过这么一场屈辱,借以激励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话使我的内心感到深深的震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历史责任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思考了整整一周,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创作一部反映这次战争的长篇小说。

于是,我开始收集有关这次战争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在各地文友的大力帮助下,我收集到了大量的中外素材,2002年8月暑假的第一天,我开始投入写作。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谢绝了一些报刊的约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西藏战争》的写作中。每天晚上和双休日,还有难得的寒暑假,我都伏在电脑前创作。很多静静的深夜里,我的心绪深深地融入小说中,我的眼前和脑海中会时常浮现出书中人物的影像,在中国西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的英印军官兵,血腥惨烈的战争场景,倒在血泊中的西藏军民。情到深处之时,耳边仿佛听得到书中西藏军民与英国侵略军的厮杀声。

400个日夜过去了,2003年10月,《西藏战争》终于脱稿。我把书稿寄给了中央统战部,七局(西藏局)的同志们极为重视,他们组织专家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详细的审核,并对小说中一些细节提出了修改意见,肯定小说在政治上和宗教上无问题。我根据中央统战部七局的意见,再次对小说稿进行了修改,并将此稿寄给了国内有影响的敦煌文艺出版社,立即得到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好评,他们对本书进行了包括修改在内的大量工作,终使本书得以出版。

《西藏战争》是一部长篇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纪实小说。因为在这部小说中,战争的进程、历次战斗的情况、西藏军民的伤亡人数,以及清王朝和驻藏大臣、英印侵略军的高层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较为严格地忠于史实。《西藏战争》描述的是一段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一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一段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的民族应该是一笔无价之宝。如果从我这支笨拙的笔下流淌出来的这部长篇小说,能为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反对外来干涉、完成祖国统一这一伟大事业起到一点激励作用的话,我将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荣耀。

作者

2005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