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深入非洲三万里(李文斯顿传)/新百合传记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文亮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50年前,李文斯顿深入非洲这块被称为蛮荒之地的“黑暗大陆”,面对异教文化、丛林猛兽的强势围攻,李文斯顿满怀敬畏、热忱与信心。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其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探险奇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读之兴味盎然不忍释手。除了险象丛生的惊奇之旅外,非洲的山川河流之美,动物植物之奇,风土人情之最,莫不跃然纸上,作者娓娓道来,令人感动莫名。本书配有多幅珍贵的图片、插画与地图,更助人亨受身临其境的阅读印象。

内容推荐

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宣教士之一(中国有戴德生,印度有克利威廉,而非洲有李文斯顿),他将上帝的永恒之光带进了黑暗的非洲大陆!

本书是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李文斯顿一生感人经历的描述,在简短介绍其家世与求学生活后,作者浓墨重彩地详细记录了他三次进入非洲的惊险旅程。150年前,李文斯顿深入非洲这块被称为蛮荒的“黑暗大陆”,面对异教文化、丛林猛兽的强势围攻,李文斯顿满怀敬畏、热忱与信心。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其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探险奇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37年之久,李文斯顿行走非洲三万里,在任何危险的时刻,他从没有对任何人——包括食人族与奴隶贩子——发射过一颗子弹。

就医学而言,他是进入非洲内陆的第一位医生;就地理而言,他是画出非洲内陆河川、山脉的第一人;就政治而言,他是终止非洲人被贩卖为奴的关键者;就探险而言,他是打开外界进入非洲内陆的先锋;就科学而言,他是详细记载中非洲动物与植物的先河。后世的人,称他是“非洲之父”。非洲地图上,现仍有30多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后世的人,称他是“非洲之父”。他深得非洲土著的敬爱,至今,非洲人仍称他是“非洲人的朋友”。

目录

原推荐序:惊奇之旅/饶孝楫

一个李文斯顿迷的自序/张文亮

前言:非洲探险史

第一篇 成长与告别

1 家世与童年

2 中学时期的抉择

3 大学时期的装备

4 前往非洲的呼召

第二篇 前往非洲与第一次的探险

5 前往非洲

6 文明的边缘──库鲁曼

7 象牙之谷

8 贝克文族

9 哭泣的山谷

10 与狮子搏斗

11 找一只温柔的鱼

12 战争风云

13 黑犀牛的攻击

14 卡拉哈里大沙漠探险记(一)

15 卡拉哈里大沙漠探险记(二)

16 鳄鱼河

17 非洲内陆的心脏

18 边城之战

19 最大的部落

20 横越西非探险记(一)

21 横越西非探险记(二)

22 横越东非探险记(一)

23 横越东非探险记(二)

24 异乡人的归回

25 非洲内陆的代言者

第三篇 第二次的非洲探险

26 第二次前往非洲

27 尚比西河探险记(一)

28 尚比西河探险记(二)

29 尚比西河探险记(三)

30 回到非洲内陆

31 再见了,淋杨地

32 大湍流泛舟

33 第二支探险队

34 尼亚萨湖探险队

35 尚比西河难民营

36 露乌玛河探险记

37 最佳的助手──柯克

38 隆加瓦河探险记

39 孤舟横越印度洋

40 与儿女相处的时光

41 尼罗河水源之谜

第四篇 第三次的非洲探险

42 第三次前往非洲

43 戴德拉高地

44 坦干伊喀湖流域探险记

45 毛依洛湖探险记

46 遍革威露湖探险记

47 乌齐齐之战

48 与食人族同住

49 探险史上最著名的相会

50 最后的旅程

李文斯顿年谱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掉到溪里的男孩 

历史像一条发出有趣曲调的小溪,众人永远猜不出下一个最佳音符会在哪里出现。上帝的恩典也是叫人难猜,在人永远想不出的角落,忽然放下一颗石头,在历史的小溪上溅起美丽的水花。“咚!”的一声,一个名叫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以下皆称李文斯顿)的男孩掉到小溪里,他的手里还抓着一条刚钓起的鲑鱼呢!

1813年3月19日,李文斯顿生于苏格兰克莱德河(Clyde River)畔的布兰第里(Blantyere)镇。他的父亲尼尔·李文斯顿(NeilLivingstone)是一个茶叶商人,在布兰第里开了一间茶叶店,并常到附近的格拉斯哥(Glasgow)贩卖茶叶。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的第一大港,酒店很多。尼尔·李文斯顿在年轻时就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成了基督徒。酒店的老板经常向尼尔·李文斯顿购买茶叶。想请他喝一杯酒,但他却坚持不喝酒,赢得了“不沾酒茶壶”的外号。

格拉斯哥有个律师,名叫韩特(Gavin Hunter),他被当地人称为“穷人的律师”。韩特是法律界的异类,他是个敬虔的基督徒,经常为穷人打官司,且不收费用。韩特听到这个“不沾酒茶壶”的故事,就经常请尼尔·李文斯顿来家里喝茶,不久,就把女儿爱格尼丝·韩特(Agnes Hunter)嫁给这名年轻人。这对夫妇后来生了三个男孩与两个女孩,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探险家”之称的李文斯顿,就是第二个男孩。

伟大探险家的基本操练

尼尔·李文斯顿的坚持,使得茶叶生意略受影响。布兰第里是个小镇,人口不足2000人,买茶的顾客不多。李文斯顿后来写道:“我的家里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刻着:‘宁愿诚实而穷,不愿虚谎而富。’父母的遭遇,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听的故事,他们是我一生最好的榜样。他们教导我四点,使我一生受用。第一是勤劳的美德。勤劳是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第二是节俭的生活。节俭是对物质需用的节制,以最少的需求去面对每天该尽的责任。第三是读书的习惯,使我一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第四是敬畏上帝。敬畏上帝是上帝塑造人性格的钢骨。”这四点对于李文斯顿后来在非洲的生活,极为有用,以至过去几千年来许多探险家无法达成的使命,李文斯顿达成了。探险成功的关键。不在探险队的人多、设备精良、粮食充足、享有盛名,而在人的勤劳、节俭、爱读书与对上帝的敬畏——这些看似与探险没有直接相关的事上。

李文斯顿的父亲是一个喜好大自然的人。在星期日聚会后,他常带着五个孩子,在克莱德河畔捡化石,辨认树木,采集昆虫。这对李文斯顿的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一个善于观察大自然的人,无论到哪里去,在森林中,或在草原上,或在沙漠里,都不会无聊,周遭的一切会成为有趣的观察对象。

小孩钓大鱼

李文斯顿从小就会用铁线自制不同尺寸的鱼钩,用来钓不同大小的鱼。有一次,他用一个大鱼钩钓到一条大鲑鱼,抓这条鱼时一不小心跌到水里,他在水里挣扎一阵,从水中起来时,手上仍然抓着鱼,没有因为一惊慌就乱了手脚。

但对一个小孩而言,这条鱼实在太大了。李文斯顿把自己的长裤脱下来,将裤管的尾端绑起来,将鲑鱼放在裤管里,只穿着短裤背着鱼回家。回到家时,鲑鱼还是活的。李文斯顿的母亲将这条鲑鱼做成一顿丰富的晚餐。李文斯顿的父母对于孩子能够临危不乱,印象很深刻。

一个伟大探险家的特质,从小就慢慢地显露出来。

  喜欢读书的孩子

1820年,李文斯顿进入布兰第里小学就读。1823年。苏格兰受到贸易不景气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大跌,许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买茶叶的人就更少了。同年,李文斯顿与父亲、哥哥都进入镇上的棉纱厂工作。兄弟两人下班后再去念小学的夜校,直到晚上10点钟才能回家,隔天早上6点钟起床,又要准备去棉纱厂上班。

李文斯顿第一个星期的薪水是5先令。他给母亲一半的薪水,另一半的薪水买陆第曼(Ruddiman)所著的简易词典《拉丁文初阶》(Rudiments of Latin)。这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一个10岁的孩子,将他获得的第一笔钱不是拿去吃喝,而是买一本词典。一个孩子以后会不会做大事,从他小时候用钱的选择,就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将书本放在纺纱机上的阅读法

李文斯顿的工作是纺纱机的操作员。他把学校的课本打开。插在纺纱起重机的架子上,每当他经过这个起重机,就在课本旁边读几段内容。就在纺纱机的轰隆声中,他学习了学校的功课。他的同事看他勤劳地工作与读书,就给他取了个“驴子”的外号。

除了课本之外,李文斯顿也在起重机旁读了不少课外书。他读了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的文集、卡拉培尔(Culpeper)所著的《草本植物》(Herbal)、苏格兰史与整本的新约圣经等,还背下旧约圣经“诗篇”第119篇。

梦想家的每周奇遇记

李文斯顿后来提到:“我小时候最爱读的是‘信仰单张协会’(Religious Tract Society)所出版的《游客周刊》(Weekly Vistors)。这周刊里有一个“孩子的同伴与老师的教案”(Child's Companionand Teacher's Offering)专栏,连载世界各地宣教士与探险家所遇到的有趣事迹。这个专栏的作者自称为‘老韩福瑞’(OldHumphrey)。”不只是李文斯顿爱读这个专栏,他们全家人都爱读,经常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梦想到各地探险。

读书与工作之外,李文斯顿小时候最喜欢的娱乐是钓鱼。鲑鱼在克莱德河上溯的时候,他知道河里有一个隐密处,他称为“鲑鱼坑”(Salmon Pool),在那里总是可以钓到特大号的鲑鱼。他后来写道:“我站在水中钓鲑鱼,有时不知不觉站得太久,脚趾头都被水泡得松肿了。”

P13-17

序言

是科学家又是教育家的为数很多,但同时又是一位作家的就不可多得了。若三者兼备且写了许多书,部部都引人人胜,本本都脍炙人口,那可真是凤毛麟角,而文亮是我所认识的唯一一位。

校园已出版了他11本著作(尚有一些是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有描述科学界、医护界名人事迹的传记,资料轶事搜罗之广令人惊奇,读之兴味盎然不忍释手。而论基督徒政治家信仰的代价、正义的风范,可谓暮鼓晨钟,震人心弦。他也有小品散文,文笔清新,发人深省。更有论及台湾乡土之美。遭逢“九二一”大地震无情摧毁之另类图文并茂的反省记录。我曾亲聆他有关台湾乡土、山川、河流与地缘关系的演讲,其全省走透的精神,收集典故之丰富,使听者莫不目瞪口呆。原来我们周围的世界蕴藏了那么多隽永的故事,透过文亮或口述或笔记。娓娓道来,令人感动莫名。

本书是文亮最新的力作,写家喻户晓,兼宣教士、探险家及医生于一身的李文斯顿的生平。此书将付梓时,世界各地正遭逢新型病毒SARS肆虐,而文亮所写的李文斯顿原先曾预备赴中国行医宣教,他于1839年医学院毕业时,就因为要远赴海外行医,而加强自己在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方面的知识,可谓深具眼光,与今日许多医生将之视为冷门学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后因爆发鸦片战争,断了来华之路,转而献身非洲医疗宣教大业。这是非洲人之福。

李文斯顿是第一位深入被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中部,远离文明之境的宣教士。他由南非登岸,一路向北探险凡32年。举世闻名的宣教士史怀哲医生,亦因受到他的影响而献身非洲。李文斯顿的一生,是今日青年的典范楷模。

文亮早从1981年就着手收集本书之资料,其撰写本书立意之早、用心之久、着墨之深,自是不在话下。举凡李文斯顿一生在蛮荒之地宣教,面对异教文化、丛林猛兽,种种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不可思议的遭遇,以及其对上帝之敬畏、宣教之热忱、信心之坚强、持守原则的态度、逢凶化吉的智慧,在文亮的生花妙笔下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除此之外,非洲的山川河流之美、动物植物之奇、风土人情之最,莫不跃然纸上。文亮生动的描绘,引领我们的思绪回到150年前,李文斯顿在非洲宣教、探险、行医的惊奇之旅,实为一本不可不读的精彩好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