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现代学院制的中国画人才培养机制百年发展的基石,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梳理新的变化与挑战,总结赓续传统与开拓新局任务下的成果与困境。在潘天寿“中西绘画两座高峰”,潘公凯“两端深入”的理论创见和新世纪以来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并试点实施“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中国画高质量人才,发展新时代中国画学科提供一种新方案。 目录 序 刘海勇 绪论 第一章 推陈出新:近代中国画教育与学院教学的序幕(1900—1949)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近世中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因革与实践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画教育的主导力量与教学沿革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中国画人才培养方式、制度及其实践 第四节 近代学院教育成效与中国画人才培养成果 小结 第二章 开新延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中国画人才培养(1949—19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画教育新背景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学院建设与中国画教育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画人才培养与中国画专业新变 第四节 新中国时期中国画人才培养成效 小结 第三章 开放包容:中国画人才培养的新潮改革开放时期(1977—1999)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转轨 第二节 现代美术学院与中国画专业的建设完善 第三节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的完善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画人才培养成效 小结 第四章 砥砺前行:新世纪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当代实践(2000—2017) 第一节 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以八大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新变 第三节 “三位一体”中国画教学模式实践 第四节 新世纪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成效与问题 小结 第五章 与时俱进:新时期立足于“两端三位一体”的新模式(2017—2021) 第一节 “两端”与“三位一体”理论溯源与现实基础 第二节 “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第三节 “两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小结 第六章 见贤思齐:八大美术学院现行中国画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第一节 理念与培养目标 第二节 教学制度 第三节 课程与教材 第四节 招生与就业 第五节 师资队伍 第六节 教学成果及反思 小结 第七章 博采众议:美术院校调研座谈会议纪要 第一节 扎根生活、表现时代:西安美术学院 第二节 专业互补、协调发展:鲁迅美术学院 第三节 四服力学、尚艺专精:天津美术学院 第四节 传统为本、兼容并蓄:中央美术学院 第五节 兼收并蓄、兼容互动:湖北美术学院 第六节 以人为本、实践真知:四川美术学院 第七节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广州美术学院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八大美术学院现行培养方案汇总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