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论(少儿彩绘版)(精)/少儿万有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李晓鹏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是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宝库。《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作者李晓鹏博士以专业的研究功底、儿童的视角、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帮助少年儿童读者了解马克思学术体系。
资本是什么?是钱?是机器?是美貌?资本从哪里来?它如何积累?又如何运动?……作者将马克思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巧妙地转化为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欢阅读的内容——生动有趣的问题,充满悬念的讲述,幽默活泼的插图,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科学从未如此有趣,经典从未如此动人,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一起踏上奇妙旅程吧。
作者简介
李晓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Research Fellow)。主要著作有《国富论少儿彩绘版》、《资本论少儿彩绘版》、《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一书被清华大学教授、是研究“中国经济奇迹”的代表性著作。专业研究之外,李晓鹏博士还有《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和第二卷、《城市战略家》、《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永远在路上的伟人马克思
第一章 不畏艰险,奋勇攀登:马克思的一生
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家庭环境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学业和爱情双丰收的大学时光
走出象牙塔,《莱茵报》初露锋芒
遇见生命中最珍贵的朋友:恩格斯
投身于创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在欧洲革命中倾注的与失去的
重返书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
指挥国际工人协会
为巴黎公社殚精竭虑
生活归于平静,思想更为辽阔的晚年
第二章 不止一面: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
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硕果累累的理论家
走出书斋的革命家
时代脉搏的观察家
本可以大富大贵的穷困者
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普通人
第三章 未停的笔: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资本论》
《哥达纲领批判》
第二部分 《资本论》是怎样诞生的
第一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马克思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第二章 最好的又是最坏的:《资本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的全面开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站稳了脚跟
阳光与阴影:超越世代的生产力与周期性经济危机
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第三章 两大法宝: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
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四章 研究资本,却最缺资本:《资本论》的写作故事
大英博物馆里的脚印是真的吗?
艰苦环境中的“埋头工作,拼命写作”
遥相呼应的两位巨匠:马克思和达尔文
生前迟迟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第三部分 百年巨著《资本论》讲了什么
第一章 打下基础:“论资本”前先“论生产”
硬币的两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连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不是坚实的结晶体”: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开个好头:商品和货币——“简单,又不简单”
现代经济社会的细胞:商品
彼此相连:我们不是孤岛上的鲁滨孙
生命之泉: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你从哪里来:我们所知道的货币
为什么不能没有钱:货币的职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从哪里来:剩余价值的生产
谁成就了货币到资本的华丽转身: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故事正在发生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基础版”: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升级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真假美猴王:工资的表象与本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剩余价值到哪里去:资本的积累
一而再,再而三:什么是资本积累?
聚沙成塔与一夜暴富:资本积累的形式
两个极端的积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一桶金从哪里来:资本积累的前史—原始积累
敢问路向何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步履不停:资本的运动
三生三世,相伴相随:多棱镜中的资本循环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资本周转是把金钥匙
风物长宜放眼量: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与失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实世界中的资本:穿着不同外衣的资本
产业资本:不谈剩余价值,只关心利润
商业资本:买低卖高,赚的就是差价
生息资本:钱生钱是怎么来的?
地租:土地是怎么有了价格的?
本章小结
本部分总结 当我们谈《资本论》时,我们谈些什么?
第四部分 马克思和《资本论》的世界影响
第一章 红色蝴蝶扇动翅膀:实践浪潮
红蝶起飞:俄国的十月革命
红红火火:从星星之火到中国道路
云卷云舒:其他国家的革命实践
第二章 他种下一颗种子:理论丛林
花开花谢在苏联
结出硕果在中国
各自绽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第三章 历久弥新:《资本论》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运用市场和调控市场
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和未来社会的设想——基本经济制度与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资本论》是一部伟
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
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
峰之作。它以历史唯物主
义为指导,深刻分析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资本论》是100多年
前的著作。尽管当今世界
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
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德国《商报》在2017年4
月发表评论指出:“直至
今天,谁想了解为什么资
本主义一再产生危机,他
就绕不过这部著作。”它
的思想早已被证明具有世
界性意义,不仅为19世纪
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
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
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
产,在以后人类历史的各
个世纪中,也必将会被继
承和发扬光大。201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资本论》第一卷列入《世
界记忆名录》,认为这部
著作属于“人类的记忆”,
因为它“在世界范围内对
社会运动有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所有哲
学家都在解释世界,而更
重要更关键的在于如何改
变世界。因此,他比一切
同时代的思想家都更强调
理论的实践意义。他最终
成功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
以实践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改变了整
个人类近现代的历史进程
,影响到地球50%以上的
人口。以《资本论》为基
石建立起来的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是近代中国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
导思想。没有哪一部政治
经济学著作对中国的影响
,能够超越《资本论》。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能理
解《资本论》,也就很难
理解中国从近代的落后挨
打到今天重新崛起为世界
主要大国的伟大历史进程

《资本论》厚重的篇
幅和深邃的理论体系,让
很多普通读者感到难以深
入阅读,尤其是少年儿童
理解起来更是十分困难。
李晓鹏博士的这本《资本
论(少儿彩绘版)》以尽
可能浅显易懂的文字,介
绍了《资本论》的写作背
景和基本思想,可以方便
少年儿童快速了解《资本
论》。我认为是一种有益
的尝试。希望各位读者朋
友能够从这本书开始,逐
步迈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思想的殿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
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习五一教授
导语
《资本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该书首度推出少儿彩绘版,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介绍了《资本论》的写作背景和基本思想,方便少年儿童快速了解《资本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习五一教授作序并推荐!
后记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
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亲爱的小朋友,当你
翻到这一页的时候,我们
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
认识之旅就告一段落了。
今年是《资本论》第
一卷出版150周年,在这
一年捧起《资本论(少儿
彩绘版)》的你,无意间
已经获得了《资本论》送
给你的一整套礼物:它是
常读常新的知识宝库,是
帮你思维升级的魔法棒,
是照亮中国梦的灯塔,是
助你认识世界的X光。
在这本书里,我们分
享了不少读书和学习的锦
囊,在告别的时候,我们
来分享最后一个锦囊吧:
读经典,读原著。这些经
历时间长河的长久冲刷后
仍然能沉淀下来的作品,
富含着最为深厚的精神营
养,它们给你的滋养是一
生的。
因此,希望这本《资
本论(少儿彩绘版)》能
成为你的向导,等你长大
以后,能亲自翻开《资本
论》的原著,读它个畅快
淋漓。
小朋友,请记得,马
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
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
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
条”。更请记得,坚持和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
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当
今的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着
许多新的挑战,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未来的
美好篇章待你续写。
最后,我要感谢中国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级的高露博士,在
本书创作过程中,从整体
思路的构架、文献资料的
查找到具体内容的撰写,
高露博士都以她的专业素
养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感谢插图作者庞坤,她
的努力令本书大为增色。
感谢本书编辑胡金环和袁
怡黄女士,以及接力出版
社的其他成员,正是他们
的辛勤工作才让本书得以
顺利面世。
书评(媒体评论)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
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
资本论》那样,对于工人
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
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
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
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
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
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
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
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
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
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
域看得明白而清楚。
——德国思想家、哲
学家、革命家、教育家
恩格斯
精彩页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亨利希·马克思
上面这段话是马克思的爸爸鼓励他的话。如果把每个人比喻成一艘船,那么,我们每艘船都是各具特色、独一无二的,而我们的航程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时,我们需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因为海上的风暴只是一时的,而梦想就在彼岸。
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家庭环境
1818年5月5日,在德国莱茵省的美丽小城特里尔,卡尔·马克思出生了。在这个富足、文明而又充满爱的家庭里,小卡尔茁壮成长着。他聪明又调皮,会捉弄小伙伴,也会给他们讲奇妙动人的故事,与大家重新和好。
最为幸运的是,马克思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爸爸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博学多才又品格出众的犹太律师,他的妈妈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家庭妇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爸爸给予他才学上的启迪和为人的道理,妈妈教会了他生活的点滴常识。特别是父亲,长大成人后的马克思也总是提起他,并把父亲的一张银版照片始终带存身沩。
还有一位“家人”也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马克思父亲的挚友,也是他们的邻居,后来又成了马克思的岳父,他是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男爵给小卡尔介绍文学、艺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很喜欢这个眼里充满求知欲、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话的男孩,而马克思称他为“父亲般的朋友”。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那一年,17岁的马克思和所有即将成人的青少年一样,站在了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未来的道路如何选择?马克思做出了独立的思考,并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做出了有力的回答。
他认为选择职业首先需要考虑种种条件。第一,所选择的职业真正能让我们受到鼓舞,而不是出于虚荣心引发的盲目热情;第二,在迷茫时倾听父母的人生经验;第三,冷静地认清所选职业的分量和困难;第四,考虑自己的身体素质能否胜任。
经过这些考虑,就可以去选择那些“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的职业了,而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结尾处,马克思饱含热情地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学业和爱情双丰收的大学时光
1835年,中学毕业后的马克思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去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而马克思也满怀热情地投入了学习。
大学第二年,马克思转入了学风优良的柏林大学继续深造。他没有停留于学科内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阅读一笔记一评注一重温”的自学方式,踏人了更为广泛的知识世界。哲学渐渐成了马克思的主要研究兴趣。他开始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尤其被黑格尔的辩证法所深深吸引。
大学期间,马克思还迎来了他一生的爱人——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出身名门又漂亮聪慧的燕妮很欣赏马克思的为人和才华,她拒绝了身边围绕的其他爱慕者,而与这个勤奋好学又充满生活热情的青年走到了一起。在此后的岁月里,燕妮和马克思一起分享和面对生活的幸福和苦难,直至生命的终点。
1841年,经过两年的钻研和打磨,马克思完成了他继承前人更超越前人的博士论文。这时他22岁,卡尔·马克思这个名字,首先是作为“普鲁士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被载入官方档案的。
走出象牙塔,《莱茵报》初露锋芒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反动政策,取得博士学位的马克思没能留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任教,于是他开始给《莱茵报》撰写文章谋生。犀利的文笔和严密的论证让马克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在24岁时担任了这份报纸的主编。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在大学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而正是这段经历,促使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他在大学毕业后撰写时事评论做了铺垫。
1843年,批判普鲁士反动政府的《莱茵报》被查封。而这段办报纸的经历,让马克思感受到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也由此产生了。
你看,我们人生中的任何一段经历,都很可能为后面取得的成就打下基础。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