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玩偶与珍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一部论述分析波兰作家波列斯瓦夫·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波兰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被国内不少文学批评家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玩偶与珍珠》体现了作为作家的托卡尔丘克会被何种小说吸引和打动,又是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内容上深刻丰富,带有托卡尔丘克特有的灵动。 作者简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托卡尔丘克也是历史上第15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 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9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E.E.》(1995)、《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6)、《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8)、《最后的故事》(2004)、《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2006)、《云游》(2007)、《糜骨之壤》(2009)、《雅各布之书》(2014);小说集《衣柜》(1997)、《鼓声齐鸣》(2001)、《怪诞故事集》(2018);散文《玩偶与珍珠》(2001)等。 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曾凭借《云游》和《雅各布之书》两次荣获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六次获得尼刻奖提名;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杰出贡献银质奖章;2015年荣获德国-波兰国际友谊桥奖;2018年《云游》荣获布克国际奖;2019年《雅各布之书》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同年《糜骨之壤》入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玩偶与珍珠 一 是否存在所谓的设计? 二 作者是谁? 三 《玩偶》——这部小说讲的是什么? 四 召唤 五 沃库尔斯基是谁?沃库尔斯基的综合征 六 伊扎贝娜是谁? 七 沃库尔斯基和热茨基,这是多么奇怪的一对 八 《玩偶》的宇宙,机构 九 《玩偶》的宇宙,三种主要的万有引力 十 《玩偶》的大宇宙,世界的多样性 十一 《玩偶》的宇宙,没有女性的因素 十二 盖斯特那里发生了什么? 十三 珍珠,沃库尔斯基想做什么? 附录 珍珠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温柔的讲述者 在瑞典学院的 诺呵尔它学婺等婪涫讲 序言 作者前言 读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会 给人带来欢乐和愉快,这 大概也是一种能够表达自 己观点的特殊方法,毫无 拘束地注视着人们,一步 步地跟随着他们,审视他 们的思想。这种审视是在 暗处,会产生一种力量, 一种近乎魔幻的力量,这 在现实中是难以想象的— —对许多事件的发生暗中 做出评价。《玩偶》就有 这种吸引人的力量,但它 实际上是把我们引向了广 阔的田野里,主要人物在 一个平安无事的范围内是 看不见的,一定要采取某 种一体化的尝试,使评论 者和这个作品在某个时候 形成一个整体,消除了它 和评论者对它的感受之间 的差别,以及它和评论者 之间的距离。这种文学作 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 异样的存在,这个异样的 存在在我们的生活经验、 思想和感情中是没有的, 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现在 我们要使它具有某种含义 ,使它最后变成我们的经 验、思想和感情中的一个 现实的存在。 有一个真正的不解之谜 ,这就是有些长篇小说的 出版即使有个时候赢得了 某种声望和荣誉,但它最 后还是被人遗忘了,而另 外一些作品却又能够很好 地存在,它永远不会显得 陈旧和老化,也不会有什 么变化。时间对文学作品 和人是不一样的,但它对 《玩偶》没有任何影响, 这部小说具有一种只有杰 作才有的神奇的双重性。 它一方面详尽地叙说了十 九世纪某个具体的时期的 历史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对我们这些出生比它晚了 一百多年的人来说,这就 是一幅历史的壁画,是将 许多事件发生的经过都串 起来后展现出来的各种各 样的场景。它告诉我们“过 去发生了什么”,或者“是怎 么发生的”。这部小说表现 了人们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而不是对一些事实的记 载。另一方面,它揭示了 心理学要探讨的基本的真 理,说明它“是怎么样的”。 这些感受不像外部世界那 样,会慢慢地变得陈旧, 因此《玩偶》中展现的主 要的事物实际上今天依然 可能出现:我们可以这么 设想,沃库尔斯基在德国 挣了钱后,回到国内,他 想念他的伊扎贝娜,她很 富有,在国外受过高等教 育,也可说她是一位驻外 大使文茨基的女儿。热茨 基的回忆表现了一个理想 主义者政治地位的升迁和 降落,最后处于绝望的境 地。历史总是要尽心竭力 地说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 因。盖斯特的发现和量子 物理有关。表面上看这是 一部“现代”小说,实际上它 表现了一个不从属于历史 的个体的令人欣喜的永恒 性。沃库尔斯基是个现代 人,也就是一个永远的存 在。 《玩偶》中还有一个主 题:追求梦想,描写一种 促使我们所有的人前进, 定要完成某些任务的力量 ,和这种力量的破灭,有 意、无意或者意思不明确 地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此 外还有一种倾向,一个行 动,要达到某个目的,在 这种倾向和行动中尽一切 可能发现自我,将一些被 割裂的片段连成一个整体 ,使自己在危难中得救。 我感兴趣的是小说中的 这个英雄人物,他是那么 复杂,以各种面貌出现, 充满了矛盾,成了罗夏测 验①的对象,他所展现的 那一片天地对于每个读者 来说,大概都是一样的。 最后还有这部小说的形 式,使我心醉神迷的是它 的叙事方法,它不是按事 件发生在时间上的先后次 序和人物感情产生的连续 性来进行表达,而是把这 一切都分成了许多孤立的 片段,通过对虚构人物性 格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揭示 ,来说明我们最平常的生 活经验是如何产生的。 我这部书是对我阅读《 玩偶》的一系列心得体会 所做的个人化的记载,我 对小说的语言、它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或者它的思 想观点都没有进行研究, 其中的许多主要情节我也 忽略过去了,而把注意力 都集中在沃库尔斯基这个 人物的出现上。我要问这 本书为什么这么打动了我 ,由于它我意识到了什么 ,怎么认识到什么是我自 己。实际上我和它之间进 行了交流,小说中的世界 的范围、它的形象和机构 都在扩大,而我则表现了 我对它的认识,在它的身 上撒下了我的认识的网络 ,我想这不是多余的。 非常感谢黑山别墅,法 国省级欧洲作家居住中心 ①的资助,由于它,我写 了这本小书。 导语 《玩偶与珍珠》记录了托卡尔丘克阅读过程中比较个人的体会,主要集中在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上。托卡尔丘克在评论中,主要关注的是人物心理层面的问题。另外还辅以对小说的世界构成和叙事的探讨,以深化对人物的解读。她分析小说叙事时,选取了《珍珠颂》这个与《玩偶》具有较多共同母题的童话,来进行比较研究。 精彩页 一是否存在所谓的设计? 英雄人物来到巴黎后,漫游在它的那些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上,他首先认为自己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混乱的地方,“‘一片混乱!’沃库尔斯基说,‘但也应当看到,几百万人的努力都表现在那里,要不乱是不可能的。一个大城市像一堆尘土,它偶然突现一个轮廓,不可能合乎逻辑。要是它合乎逻辑,早就被各种城市指南的作者们发现了,城市指南就是为了这个才编写的嘛!’”这个想法肯定会使他感到不安,因此他买了一张城市建筑设计的图纸,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可使他感到最惊奇的是,他终于发现,虽说巴黎是几百万人经过十几个世纪,互不知晓和毫无计划地建造起来的,但这座城市的建造,还是有一定的计划的,而且它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整体”。 一个作品有“好的”构思就会有好的设计,这就是作者用手中的笔写出来的文字所表现的他的构思。我们要充分肯定在创作中做出的这种努力,为了避免“一片混乱”,就要试着建立一种秩序,这样也会使我们的内心保持一种安稳平和的状态。毫不奇怪的是,在一个理性的时代——如实证主义——人们特别崇尚这种秩序。希文托霍夫斯基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普鲁斯写这个故事“很吃力”,也很劳累,真是受了折磨。在希文托霍夫斯基看来,普鲁斯对小说中的这些人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说“越是接近末尾,就越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一点。这里的情节没有发展,也变得松散了”。 他的这种说法也可能没有错,因为他注意到了《玩偶》是怎么产生的。每个礼拜写一段,寄给《每日信使》编辑部发表,就这样一个礼拜又一个礼拜地继续写下去,在这个杂志上分段发表,也并不急于赶在前面。这种写法在我看来,当然也有一个过程,但它并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按照某种规定来写,一直写到最后。这里的一切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按照作者的某种自发和偶然的想象写出来的。但是如果用这种办法能够把那许多情节的描写黏合在一起,也可能会使读者感到很高兴,认为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虽然不是自始至终,或者即使有也没有把它说出来,甚至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应当为此去努力,或者他虽然知道,但不能肯定这种努力会不会有实在的结果。就像绘画或者素描有时候要用石墨或笔芯在纸上擦一擦,如果有一个样板,那我们只要用铅笔去勾一下就够了。 每一个过程都是它自己单独产生的,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由于对它做了某种努力和有意识地进行了选择。它的出现并不是给人看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某种偶然性,人们虽然能够看到它的出现,一般都说它是一种情况出现的过程,或者一种突然产生的认识,没有料到的转变,惊人的相似性,一个没有研究透的逻辑。进化就是一个过程,历史也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发展。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使得他不断地在改变,走向成熟,或者与此相反,按照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走向崩溃、死亡。关于过程,我们只能说它有个开头和结尾,也可能有某种转变,由一个过程变成另一个过程。转变和危机。要了解一个过程首先就要了解其中发展的阶段,这是了解一个过程最简单的办法,这些阶段就像一段难以理解的课文中的一个语句中的语词或者一些空格一样。但要知道经过某个阶段要达到的目的就难了,最好采取后验的方法,这好像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所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一切都要看事实。问在一个过程中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 经历一个过程总是要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伊扎贝娜小姐问:“我们的车子到底在走呢,还是停着呢?”这是一个内部矛盾的说法,最好地说明了这个活动的内容,说明了这里是怎么活动的,这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 P23-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