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多卷本的《政治通鉴》充分体现中国政治学者的独立观点,既总结和分析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和一般规律,也分析和探讨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普遍规律。各卷均包括五部分:(一)古今中外的重要政治学经典;(二)改变政治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三)影响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政治人物;(四)对人类政治生活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理论;(五)人类有史以来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们要求作者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将叙述和分析相结合;第二,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相结合;第三,将经典文献研究与理论前沿论述相结合。 本书为第三卷。 作者简介 俞可平,男,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著名学者,政治学家。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会长,担任过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国内高校兼职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和杜克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名校客座教授或高级研究员。在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协商民主、政府创新、中国模式、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全球化、现代化、全球治理等领域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在这些研究领域中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目录 总序 俞可平 第一部分 政治经典 《尚书》 姚中秋 《论美国的民主》 段德敏 第二部分 政治事件 法国大革命 郭台辉 袁世凯称帝与护国运动 徐畅 马建标 第三部分 政治人物 拉美西斯二世 徐诗薇 慈禧太后 郭卫东 第四部分 政治思潮 民族主义 赵嘉 全球正义理论 高景柱 第五部分 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 何增科 军人政权 周方冶 序言 俞可平 在人类文明史上,亚里 士多德是举世公认的绝世奇 才。这位出生于公元前384 年的古希腊天才创立了多门 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许多重要学说至今仍是这些 学科史上的丰碑。在他涉及 的所有学科中,政治学一直 被他断定为最重要的学科。 他认为,人类作为最高级的 “政治动物”,其终极目的, 就是追求幸福生活。让所有 公民都过上幸福生活,则应 是城邦国家的最高目的。政 治学之所以是“主导学科”, 就是因为在众多学科中,唯 有政治学着重关注“城邦最 高的善”,即城邦国家的公 共利益。如何才能最大限度 增进城邦的公共利益,让全 体公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什 么同一群人在同一地域中, 有时富裕,有时贫困?有时 野蛮,有时文明?有时内战 ,有时和谐?有时堕落,有 时进取?有时贪婪,有时慷 慨?(我把这些问题概括为 “亚里士多德之问”)亚里士 多德毕生致力于思考这些问 题,他的政治学就是对这些 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他对上 述“亚里士多德之问”的终极 答案便是:政治制度是决定 城邦命运和公民幸福的关键 所在。他说:“只有具备了 最优良的政体的城邦,才能 有最优良的治理;而治理最 为优良的城邦,才有获致幸 福的最大希望”。因此,亚 里士多德极其重视政治与政 治学。为了寻求最理想的政 治制度,他曾经带领成百上 千的学生,对古希腊的158 个城邦国家的政体逐一进行 考察和比较。从某种意义上 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便是他对古希腊城邦国家政 治制度考察与分析的最终成 果。 中国古代的先贤大儒也 特别重视政治,把王权和王 道看作社会稳定和国家兴旺 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文化中 一直有“以史为鉴”的悠久传 统。这里的“史”主要就是历 代的政权兴衰史,这里的“ 鉴”则主要是针对国家统治 者而言的政治得失。从文献 记载看,早在西周时期,王 朝就设有史官,开始官修历 史。据《逸周书》所载,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史记》并 非后人熟知的司马迁所著。 周朝在位时间最长(公元前 976—前922)的周穆王,就 命令左史戎夫作“史记”,主 要内容便是记载二十八个古 代国家的亡国教训。司马迁 的划时代巨著《史记》,实 际上主要也是一部中国古代 政治的兴亡史。《史记》的 “本纪”“世家”“列传”,以及“ 书”“表”的基本内容,无非 就是历代帝王、诸侯、大臣 的政治传记,以及历朝重要 政治制度的记录。司马迁欲 通过编纂《史记》,达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的目的。这里的“变”,主要 也是历代的王朝政治之变。 至于后来司马光的《资治通 鉴》,书名就开宗明义:总 结历代政治得失,为君王统 治提供借鉴。用司马光自己 的话来说,《资治通鉴》的 宗旨,就是“专取关国家盛 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 ,恶可为戒者”。可见,“讲 政治”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显著特色。 传统中国有重政治的传 统,却无政治学的历史。政 治学泛指关于人类社会政治 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的知识 体系,它是人类最古老和最 重要的学问之一,也是社会 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政治 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问题、概念、方法和公理 ,是其他任何社会科学都无 法取代的基础学科,对人类 的政治进步和知识进步发挥 着重大作用。首先,政治学 有助于确立人类社会的基本 政治价值。人类的政治进步 需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政 治方向。为人类社会的政治 进步设定目标,奠定人类的 基本政治价值,是政治学的 首要功用。其次,政治学有 助于探索人类社会政治发展 的规律。人类的政治发展是 有规律可循的,从现实政治 生活中发现规律性的政治现 象,是政治学的重要任务。 其三,政治学有助于确立政 治评价标准,推进人类政治 进步。政治进步、政治评价 必须有客观和科学的标准。 政治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 是努力提供政治评价的标准 ,使得政治进步有一个相对 客观的衡量尺度。其四,政 治学有助于解释社会政治现 象,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政 治本质。纷繁复杂的政治生 活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 政治动机和政治利益,政治 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政治生 活的实质。最后,政治学有 助于总结人类政治的游戏规 则,影响人类的政治制度设 计。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 治学,在中国是近代的产物 。一般认为,1899年北京 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首次 开设专门的“政治讲堂”,是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 在中国的发端,至今已有一 百二十年的历史。在过去的 一百二十年中,由于战争和 政治的原因,中国政治学时 断时续,在十分曲折中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我们开始照搬苏联 的模式,错误地将政治学当 作“伪科学”,政治学作为一 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在我国日 渐式微。1952年,高等院 校进行院系调整,大学的政 治学系被正式取消。从二十 世纪五十年代初直到七十年 代末这一漫长的时期中,虽 在少数大学里短暂有过“政 治学系”或“国际政治系”的 设置,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的政治科学在我国不复存在 ,它在我国学术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