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咨集团市场的标准、规范应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项目采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欧洲)标准及规范。但中国与(欧洲)设计规范却具有一定差异性,致使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瓶颈,比如路线设计参数、路基路面设计指标、桥梁设计指标、岩土勘察手段等,导致前期的现场设计工作效率降低,设计周期加长,项成本增加。考虑到规范体系庞大繁琐,内容理论性较强,各专业术语生涩难懂,不利于中方设计人员快速查找和应用法规指导勘察设计工作。基于此,参考国内规范的编制风格,同时结合国内技术人员的制了《基于规范的公路设计关键技术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更易于理解和操作,利于,迅速掌握法规的核心要点。
中咨集团根据自身16年的工程勘察、设计经验,编写了《基于规范的国外公路设计关键技术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本指南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对基于规范的国外公路勘察、设计主要专业(路线、路基、沥青路面、桥梁、路线交叉、设施、机电工程、岩土勘察行关键设计指标的介绍,明确了规范体系下各专业相关技术指标;二是参考中国规范风格,同时考虑国内技术人员的制,使国内技术人员更易于理解和操作,并迅速掌握规范的核心要点。
本指南由杨春晖、赵晓峰主编,由杨春晖、赵晓峰起草笫1章,笫2章笫1节,笫3章第2、3、5节;袁仁峰、林洋洋、玉俊杰、刘玉龙起草第3章第1、4、6节,第7章第3节;唐智、王琛、闫鸿、田泽野起草第2章第2节,第4章;臧芝树、赵宾起草第2章第3节,第5章;童育强、刘海彬起草第2章第4节,第6章;王赤心、周锋起草第2章第5节,第7章第1、2节;罗红杰、李铁军起草第2章第6节,第8章;李太芳、王卿、彭家一、高阳、杜琳起草第2章第7节,第9章;邵、杨冬冬起草第2章第8节,第10章。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的指导和帮助,何斌、杜博英、王涛、胡盛、俞永华、金生斌、赵晨等对本指南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外,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指南顺利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指南适用于别项目的公路勘察、设计、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为从事法标项目提供指导和参考。因标准体系庞大、繁杂,且限于课题研究及时间,本指南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编写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昌运宫17号,邮编100089),以便修订时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