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由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策划。本套丛书拟从国学常识、诗词歌赋、礼节礼仪、家风家训、中国书法、中西音乐等6个方面讲述通识文化,以期提升领导干部文化艺术综合素养、拓宽艺术视野。
《中国书法/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是中国书法分册,重点讲解了中国书法的源流、分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书法/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
出版社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由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策划。本套丛书拟从国学常识、诗词歌赋、礼节礼仪、家风家训、中国书法、中西音乐等6个方面讲述通识文化,以期提升领导干部文化艺术综合素养、拓宽艺术视野。 《中国书法/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是中国书法分册,重点讲解了中国书法的源流、分派。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胸中之竹》等,主要编著有《现代美学体系》《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等。 目录 一、书史简涉 1.先秦大篆的特点和成因 2.小篆之祖李斯 3.汉末魏晋书法艺术的自觉 4.东晋的门阀士族书法 5.五体书法之中为何只有“草圣” 6.书圣王羲之 7.王献之的“一笔书” 8.隋唐楷书的发展 9.智永书《千字文》八百本 10.书法史上的“颜柳欧赵”是怎么回事 11.父子书家 12.孙过庭的《书谱》 13.“二王”以外的颜真卿书法 14.“书贵瘦硬方通神”风气下的柳公权 15.“颠张醉素”是要一味的狂吗 16.杨凝式的“下笔便到乌丝栏” 17.宋至明文人书法的发展 18.欧阳修为何主张“学书为乐” 19.“宋四家”的“蔡” 20.苏轼书法的“意造” 21.黄庭坚的味“韵” 22.米芾“集古字”的转益多师 23.赵估的“瘦金体” 24.“极近老米”的吴琚 25.追求“人品”与“书品”的朱熹 26.赵孟颊的“日书万字” 27.与赵盂烦齐名的鲜于枢 28.倪瓒书法中的“古淡天真” 29.康里巎巎的书法 30.元后期书风转向中的饶介 31.与老师文徵明并列“吴门四家”的陈淳 32.“吴门四家”之一的王宠 33.江南文化中的“吴门书派” 34.桃花庵主唐寅 35.董其昌“因生得秀色” 36.徐渭的大字书法 37.晚明的高堂大轴与浪漫书风 38.王铎的“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 39.遗民书家傅山 40.八大山人“书为心画” 41.清代碑派书法的发展 42.“扬州八怪”的怪 43.伊秉绶隶书的“庙堂之气” 44.郑笸的隶书地位 45.用左手书写的高风翰 …… 二、有关历代书迹的历史认知 三、由传统进入现代的书法 四、时常说起的书法观念 五、书法形制的生成与文化 六、如何学习书法 七、如何欣赏书法的美 八、文房里的雅玩 后记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 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 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 和时代风采”。他还强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 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 ,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 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 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深刻阐明了为什么要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 学什么、怎么学,并对领 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明确 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学习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帮助领导干部提高文化素 养,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 统,学习中华民族传承下 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 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 境界,汲取有益于加强修 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 养.我们组织编写了“领导 干部文化通识丛书”。把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分门别类 、摘要抉微,以条目和问 答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一些要素进行介绍 ,以期为领导干部提供参 考。 导语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多年的书法发展史中,书家、书法观念和作品是书法文化的核心内容,文房清玩、书法形制也是书法文化的重要构成,如何欣赏和学习书法更是提高书法素养的关键。基于此,编者编写了《中国书法/领导干部文化通识丛书》。 后记 后记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 多年的书法发展史中,书 家、书法观念和作品是书 法文化的核心内容,文房 清玩、书法形制也是书法 文化的重要构成,如何欣 赏和学习书法更是提高书 法素养的关键。基于此, 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分工为:尹兴负责“ 有关历代书迹的历史认知” 、“由传统进人现代的书法” ;王祥北负责“时常说起的 书法观念”、“文房里的雅玩 ”;张甜负责“书法形制的生 成与文化”,与王祥北共同 完成“如何学习书法”;张红 军负责“书史简涉”、“如何 欣赏书法的美”。李子豪、 吴文恬、温先涛和刘劲对 本书配图进行了搜集整理 。 特别感谢丛书主编叶朗 、叶培贵教授对本书立意 、撰写和修改的悉心指导 。为本书出版默默付出的 还有其他老师,在此一并 表示感谢,恕不一一。 值此出版之际,略记如 上,敬请方家同道多多教 正。 作者 2021年12月 精彩页 在文房四宝中,砚是集实用与观赏于一身的宝物。我国有四大名砚,即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歙砚产于徽州一带,洮砚产于甘肃临洮,澄泥砚产于山西新绛。端砚从唐初开始,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故名端砚,石质润滑细腻,发墨快,且墨汁细滑,还有“呵气研墨”之说,是砚中极品。歙砚在唐代开始驰名,石质细腻,温润如玉,发墨如油,苏东坡谓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洮砚石纹如丝,细密晶莹,宋初开始闻名于世,黄庭坚有“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泽笔锋利如锥”的诗句,此砚深受文人们的喜爱。澄泥砚是用澄洗过的细泥烧制而成的,砚质细腻,如婴儿的肌肤一般,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这些砚台做工精美,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但是随着墨汁的广泛使用,砚台的实用价值日渐衰微,观赏价值则日渐凸显,甚至成了主要的方面。不过,由于墨汁的化学特性不利于墨色的表现,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又用砚台来研墨了。 5.笔洗 笔洗是文房中必不可少的文具之一,其地位并不比“文房四宝”差多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贮水,用于洗笔、给墨加水,再就是观赏。笔洗的主要材质是瓷,也有金属、陶、木质等。造型多样,有规则型的,也有不规则型的,富有观赏性。从原始的意义来说,笔洗就是洗笔的,但后来,它的功用慢慢多了起来,成了书案上不可前镍的文具。 6.镇尺与镇纸 镇纸是文房中用来压纸的文具,常用的镇纸是长条形的,像把尺子,长度也接近于一尺长,因此,镇纸又叫镇尺、压尺。用来压纸的文具,形式多样,除了长条形的以外,还有圆形、不规则形等,有的直接就是动物的造型,既实用,又有趣。镇纸的材料非常多,有木质、金属、瓷质、水晶、玉石等,很丰富。镇纸的起源就是用来把玩的小物件,比如青铜器、玉石之类,把玩的同时,用来压压书和纸,慢慢地就发展成了专门压纸的文具。制作镇纸最常用的材料是木材,为了能压住纸,一般用密度比较大的木材,又因其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性,往往用那此名贵的木术才。 7.作品钤印 从书法作品的构成要素来看,白色的纸、以黑为主的书写内容、红色的印章,白、黑、红三种颜色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从这方面来说,钤印不可或缺。宋代以前,尽管篆刻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印章主要用于封缄和作为信物凭证,并没有使用到书法作品中。现在所见到的宋以前的作品上虽然钤有很多印章,但都是后来人钤上去的收藏章,作者并没有在上面钤印。从宋代开始,作者本人在作品上面钤印,才慢慢推广开来,直到现在成为书法作品构成的三要素之一。而且,不只有姓名章,还有其他多种闲章。作为书法创作来讲,有没有钤印是无关紧要的,但作为一件书法作品来讲,如果没有钤印,肯定会逊色不少。但所钤之印,不要图多,只要合适,恰到好处就行。印章钤多了,反而会落入俗套。 P252-25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