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朴栋柱编著的这本《和孩子一起做梦》中,我们可以看到母爱的伟大,看到一个母亲如何以极致的专注与努力照顾子女,培养子女成为正直而独立的人。对于为子女操心、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遇到疑惑不知所措的母亲们而言,此书可说是一本赋予自信、勇气与希望的指导手册。
本书由韩国家教类畅销书No.1《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作者张炳惠博士倾情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和孩子一起做梦 |
分类 | |
作者 | (韩)朴栋柱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朴栋柱编著的这本《和孩子一起做梦》中,我们可以看到母爱的伟大,看到一个母亲如何以极致的专注与努力照顾子女,培养子女成为正直而独立的人。对于为子女操心、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遇到疑惑不知所措的母亲们而言,此书可说是一本赋予自信、勇气与希望的指导手册。 本书由韩国家教类畅销书No.1《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作者张炳惠博士倾情推荐! 内容推荐 朴栋柱编著的这本《和孩子一起做梦》主要内容是指导妈妈们如何协助孩子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强迫,也不茫然期待,脚踏实地地迈出一步步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本书观点非常独特,不是像一般观点那样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什么知识和才能,而是要培养孩子有梦想的习惯,并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 目录 致中国读者 一张明信片,梦一个世界 编者的话朴东柱妈妈的“笨鸟先飞”教育法 前言 第1章 变化从妈妈开始 妈妈的梦想开启孩子的未来 妈妈的人生是孩子的教科书 我是儿子的教育专家 首先要给孩子健康的体魄 妈妈们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 爸爸们该做的事 第2章 教孩子学好孕育自己的梦想 记得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让孩子在表扬中成长 唠叨也需要艺术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梦 给孩子讲述人生榜样的故事 保持与孩子的沟通 坚持给孩子写信 把孩子当做VIP 第3章 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国际精英 养成绝不放弃的恒心 独生子女需要克服的事 让孩子在旅游中开阔眼界 培养孩子的包容心 学习的动机很重要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勇气 强者的最高美德是谦逊 乾埙的蓝色笔记——成功的国际金融家所需的资质 第4章 教育三重唱 喜欢读书就成功了80%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掌握全球化的必备工具——英语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乾埙的蓝色笔记——我在英国如何面试 第5章 留学,产生新的可能性 留学要激发孩子的意愿 妈妈要为孩子留学做好资金储备 即使遭遇“伏兵”,也要突破“重围” 要想与众不同,则需拿出勇气 乾埙的蓝色笔记——通往梦想的六个场景 试读章节 在我看来,父母认真学习、热衷于某一爱好,能给孩子带来胜于陪他一起玩耍的影响。当孩子看到父母孜孜不倦地埋头学习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噢,原来学习也可以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希望乾埙喜欢挑战新事物,并能从中得到快乐,因为这对他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关于这点,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 生下乾埙后,我身体一直不好,在床上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病情稍有好转时,我生平第一次有了学练钢琴的念头。因为如此一来,我不仅可以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尽管没有一点基础,但我却下定决心要学会几首爵士钢琴曲,弹给丈夫和孩子听。 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手指太过僵硬,几乎不听使唤,我只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练习,因此经常练到手腕发酸。这样刻苦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一天楼下的一位邻居找到我,问我要一张我的照片。因为平时跟他们家不大来往,所以对于她的要求,我很是惊讶。 “您为什么要我的照片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 “不是,我只是想珍藏。” “啊?” 听完她的回答,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时,邻居道出了缘由:“您不是每天都在家里练琴吗?琴声经常会影响我休息。刚开始时,我想忍忍就过去了。可是一天、两天过去了,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那时我不知道有多烦。” “真是对不起。都怪我没有考虑到邻居的感受……” “不,我不是因为这个才来找您的。几个月后,我已经渐渐改变了想法。” “怎么说呢?” “我想您真是有毅力,一旦下定决心,还非得做到不可。您的年纪也不小了,却还要学钢琴。这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您却能坚持努力,真叫人敬佩。如果换成是我,肯定是做不到,真该向您学习。所以我冒昧地跟您要一张照片,以后想起这段故事就看看照片,作为对自己的激励。” 听完我赶紧走进屋里,找了张最漂亮的照片送给她。 直到现在,我还很感激她不抱怨我练钢琴的噪音,并且还忍耐了那么久。从那之后,我觉得自己更有理由坚持练习钢琴了。当然,为了不影响到邻居,我把琴声调到最小,而且尽量在白天练习。那段时间,我全然不顾手指和身体的抗议,坚持学完了拜尔和车尔尼钢琴基本课程,并开始学习爵士乐曲。 那时乾埙还很小,只能在一旁看着我练琴。现在他学习爵士乐,没花多长时间就弹得很好。我想,这和他小时候受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我还喜欢画画,并且画得不错,初中时在各种比赛中拿了不少奖项,也曾想过报考美术学院。可是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我不得不放弃理想,却始终没有放弃作画。虽然只是业余水平,但独自在家有空时,我就会研究各种画风,也经常动手画上两笔。现在,我们家挂着几幅我自己画的油画和水彩画。更欣慰的是,乾埙在外头不管看到什么画,都觉得不如我的画好看,并以我为骄傲。 想到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更热衷于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有意义,而首要的是我们有效教育他们,“言传身教”则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一种方式。 如果希望孩子们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或者希望他们热爱学习新知识、勇敢挑战新事物,那我们当妈妈的就首先要做到这些。我们可以重拾年轻时的梦想,也可以选择一直喜欢或者擅长的东西,比如开车、外语、钢琴、花式溜冰等。只要孩子们看到我们乐在其中,他们就会明白,妈妈就是最好的榜样。 P21-23 序言 人们都说:“一棵树是否茂盛,从发新芽时就可以预见。”于是,我们往往也会这么想:从小就比别人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很成功。 但是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似乎每一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为大人物。对他们来说,识字自然不在话下,英语、钢琴、美术、自然科学乃至体育也都样样精通,可以说个个堪称天才和神童。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样聪明的孩子,相比之下,我的乾埙显得尤其笨拙,更不用说有什么过人之处了。刚上小学时他还不识字,上五六年级了晚上还会尿床,至于成绩单上更是看不见“优”、“良”之类的评语。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他15岁时,我让他独自去英国留学。依靠自己的实力,他从英国三大著名高中之一的拉格比高中顺利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英国最高学府——伦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现在,乾埙进入美国BGC金融公司,成为了一名金融投资家,常常往返于英国和亚洲各国。认识他的人,无不惊讶于他的变化。 现在一定还有不少像乾埙一样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其他优秀孩子的阴影下,成绩不好,做任何事情都显得笨拙。也许他们的妈妈正在自责,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我哪里做得不够? 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把我的真实故事告诉给每一位妈妈,特别是那些进步缓慢的孩子的妈妈,让她们看到我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印证“事在人为”、“后来居上”的道理。 在乾埙很小的时候,我从不强迫他学习,一直鼓励他健康地玩耍,有时甚至会陪同他一起玩乐。对于我的教育方式,身边很多人感到不解。他们经常会问我:“乾埙妈妈,你不担心你家孩子的学习吗?怎么总是带他出去玩?” 我怎么会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呢?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健康地玩耍才是最重要的,会玩的孩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不是短距离的冲刺竞赛,而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要想成功地到达终点,你就要学会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调节、分配力量。如果在起跑时用力过猛,孩子可能会中途累倒,或者在随后的比赛中,因为没有力气而渐渐丧失自信,落于人后。 由此可见,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他们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我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每天要往返于各式各样的补习班,错过了许多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比如说尽情嬉戏玩耍,集中精力读书,与父母敞开心扉探讨人生,独自寻找梦想,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在相应时期内,孩子错过了理应接收的东西,以后可能就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填补这块空白。 此外,相信很多父母也知道揠苗助长的后果。在教育乾埙时,我尽量让他不错过成长所需经历的任何东西。在我看来,这决定着孩子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中的成败。但是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选择这样一条路绝非易事。作为一个非教育者和一位平凡的母亲,我之所以义无反顾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我对儿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一路走来,让我觉得最重要的和最欣慰的事情,是我教会了孩子认识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去实现它。虽然我不是佛教信徒,但却很推崇“啐啄”这一佛家用语。鸡蛋孵化,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啄壳,称为“啄”。就是说,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不能单靠一方的努力,而要靠母子二人里外协力,而且用力点不能有错位。 佛家以“啐啄同时”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常用来形容师傅与弟子之间的关系,但我认为母子间的关系亦是如此。这一用语告诉我们,母子二人要怀有一致的梦想,然后齐心协力去努力,才能成功。 同时,“啐啄”的故事也提醒我,要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自主能力。与其强迫他学习,倒不如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动力。在小鸡出壳前,鸡妈妈首先要觉察到小鸡破壳而出的欲望,才能给予它帮助。而这时鸡妈妈啄壳的嘴上,凝聚了全部的希望和努力。 让孩子自己感知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兴趣且自主地向着目标努力,比起强迫他完成一道数学题、背诵一篇英语短文要难得多,但同时也重要得多。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所给予他的最大帮助,正是和他一起分析未来,帮助他发现自己的梦想所在。一个努力地追求梦想的孩子,尽管比别人要笨拙迟缓,但最后还是会取得成功。 我觉得,最晚在15~20岁的时候,孩子们就要确立自己人生目标,然后切实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他最大帮助的莫过于妈妈。因为只有妈妈最了解孩子擅长什么、喜欢什么,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虽然我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比谁都充满自信。乾埙刚上小学时,我就告诉他: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金融投资家。从那时到现在,我无数次陪他畅想未来,有时只是开玩笑,有时则是认真地讨论。在孩子建立梦想并为之努力的过程中,我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他前往英国留学。 对于我而言,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这个过程不仅意义非凡,而且乐趣无穷。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会尽可能地给予子女最好的东西,也都会为子女的发展尽心竭力。但对于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孩子这一话题,每个家长却有不一样的答案。 对于我来说,成绩优异的孩子远不如知道把握梦想、实现梦想的孩子优秀。乾埙从名校毕业到进入知名企业,这些都只是实现梦想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 我经常为那些一心急于提高成绩,而忘记自己梦想的孩子们感到惋惜。而有的孩子即便怀有梦想,却迫于成绩单的压力,使梦想搁浅。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即使眼前成绩不甚理想,但一旦他们认识到了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就会很快摆脱成绩的困扰,与其让孩子每天辗转于各个补习班,不如同他们坦诚地探讨理想。在这点上,妈妈能比那些所谓的专家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至于学习上的计划,暂时搁置一下也为时不晚。从这一角度上说,妈妈可谓是孩子的“梦想建筑师”。想让孩子认识到实现梦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孩子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天天跟孩子说“快去学习”。 如果真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做梦吧!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为了使梦想成真还需要哪些努力。我一直坚信,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希望本书能带给那些为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呕心沥血的妈妈们,特别是那些叹息自己孩子不如他人的妈妈们一些希望和帮助。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可以看到母爱的伟大,看到一个母亲如何以极致的专注与努力照顾子女,培养子女成为正直而独立的人。对于为子女操心、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遇到疑惑不知所措的母亲们而言,此书可说是一本赋予自信、勇气与希望的指导手册。 ——张炳惠 放飞孩子的梦想,绽放妈妈的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更优秀,妈妈更出色。相信本书能带给无数家庭无限的希望和勇气。 ——摇篮网www.yaolan.co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