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医的脚印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王宏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神阙穴

上帝以疤痕为标记,给我们留下唯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神阙(肚脐)。

生命的遗迹

在浩瀚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65平方千米的小岛,神秘而美丽,名叫复活节岛。岛上的居民则称它为“特皮托·库拉”,意思是“世界的肚脐”。冈底斯山、死海都被比喻过是地球的肚脐。不同的生态视角,肚脐的位置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地位。

有位学者曾跟我说过对肚脐的看法,他说植物的种子应该也有个肚脐,用某种刺激原刺激这个部位,或许会改良植物的生长。虽然对他的这个假设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从那时起,我对肚脐有了一些想法。

据说恋爱中的人会下意识地关注肚脐长得是什么样子,《所罗门之歌》里说:肚脐的样子好像一个圆圆的杯子,里面装着调和的酒。调和的酒本身就有一丝浪漫,装在肚脐眼里,一定更加醉人。20世纪末,用肚脐吸引人的目光发展成为一种时尚,年轻的女子把贵重的宝石嵌在自己的肚脐上,它成为身体一个重要的地方。时尚看似很新潮前卫,其背后往往是本性的回归。对肚脐的彰显,也许在暗示这里是生命的遗迹,我们不能忘了它。

其实,我们谁都没有忘记这个遗迹。曾经有一条血脉将我们与母体连在一起,肚脐是唯一能够证明这条血脉存在的证据,它提醒我们这条血脉的意义,尽管最终它消失了。

脐带一旦被剪断,剩下的就是一块伤疤,伤疤有时会勾起人们的联想,比如常常有人在洗澡时,躺在浴缸里,凝视着自己的肚脐在想生与死的问题。对肚脐的想象也许会像外科医生理查德·赛尔策在《凡人课》中说的:“残留的脐带,痛苦地缠绕着彼此,它们被最初的分离所遗弃,只好纠结在一起,好让我们的猥亵意图不会叫嚣着从肚子里跑出来。”这个看似由肉纠结而成的东西,却从来没有人真正解开过。因为,肚脐还有个穴名,叫“神阙”。不管如何解释“神”,神总是和精神、灵魂连在一起,而且变幻莫测;“阙”有楼阁的意思,这个楼阁是用以嘹望的。我们的祖先把肚脐这么一个地方称为“神阙”一定有他的意义。无独有偶,西方人古斯塔夫·埃克斯坦在“畅游”完人体内外后,把神秘的肚脐比作一枚纪念章,纪念大自然造化我们的地方。弗洛伊德更是把肚脐作为现实与梦境的交会点,他说:解开了这个点,我们便可以了解现实与梦境有着怎样的联系。

肚脐的特殊不仅只是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而且进化给我们提供了足以重视它的理由。

敏感的肚脐

肚脐在胚胎发育中是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脐部皮肤的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肚脐的屏障作用最弱,而且敏感。作用到这一部位的信息容易弥散,甚至可以弥散到神经的最深处。难怪在劳伦斯的小说中,相爱的人互相吻着对方的肚脐。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布赖迪早在1939年就从医生的角度说:“人类的神经脉冲围绕着肚脐在自转,既有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送的向心脉冲,也有从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的离心脉冲。”

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肚脐给药不仅比其他部位透皮给药更易于药物吸收,而且生物利用度高。美国一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是:药物经脐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一些现代研究似乎印证了一些古老疗法的高明。在中国晋代,肚脐的医疗作用得到了强化。《针灸甲乙经》中说:不能生育的人,艾灸脐中,可以生子。这种说法固然有些神话色彩,但是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把盐放在肚脐中,然后在盐上面进行艾灸。这开创了一个了不起的脐疗先河,葛洪让神阙穴回阳固本的功效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不论是孙思邈的治疗法——少年房多短气,盐灸脐孔中二七壮;还是《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的例证——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冰冷,附子研末放入肚脐中,后施加艾灸,都是对肚脐作用的经典示范。对于怕打针吃药的儿童,肚脐更是绝好的外治途径。龚廷贤在《万病回春》里说:用五倍子与醋熬成膏,敷脐治小儿泄泻。药物和肚脐的结合演绎了无数个治病救人的故事。肚脐治病的历史,书写了中医外治法的精彩篇章。肚脐是大自然的一个精确造化,是上帝以疤痕为标记,留给我们唯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

P47-49

作者简介
王宏才,知名中医学者、临床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师于两位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攻读硕士)、程莘农院士(攻读博士),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CHN-32)副主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美国中医针灸医师联合会不错顾问。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研究30余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应邀到近60个国家进行医疗或交流,多次受中国外交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为外国领导人诊治疾病。人文情怀浓厚,行走在医学与人文之间,善于运用多元思维范式解读生命与临床疑难问题。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100余篇,著、主编医学著作10余部。
目录

大艾无疆

 生命的动力

奇迹

光的营养

太阳神的寓意

心中的太阳

 火与灸

发现火种

火捻与艾草

燃烧的价值

篝火与火锅

 艾灸的故事

艾灸的起源

灸其脉

艾草的特质

艾的纹理

 希波克拉底之灸

类热灸

灸之所及

希波与岐伯

 艾灸的世界之旅

历史轨迹

牧师的救赎

Moxa的欧洲热

神奇的穴位

 百会穴

神奇针灸的文化基因

百会穴汇聚了什么

升阳之道

 膻中穴

下意识动作暗示了什么

最简单的补气方法

心脏跳动的地方

 神阙穴

生命的遗迹

敏感的肚脐

脐朝百脉

为什么会有经络

 经络之美

对称

蜿蜒

连接

古老的时间医学

 经络探索

现代研究的先河

一次历史骗局

经络现象

经络攀登

经络依旧

 经络的形成

巍巍之脉

神秘的数字

经脉是一幅写意画

什么改变了经脉的走向

 疏通经络

洪水的记忆

疏通六法

经络思想

气的谜团

 东方之气

气象万千

气与道

气的符号

庄子之气

气与易

气之哲学

 西方之气

上善若水

“阿派朗”与气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科学思维的诞生

科学的气量

 身体之气

气的性情

湿气太重

寒气太深

火气太大

风气太盛

一身正气

五脏的边界

 五脏的边界

 心

心中的神

心中的阳气

心中的苦

心开窍于舌

 肝

春回大地

肝主疏泄

肝藏血

肝胆相照

怒伤肝

肝开窍于目

 脾

脾气与脾虚

肥胖与脾主运化

甜味与脾

脾脏与脾统血

 肺

肺主气

肺主皮毛

悲伤的肺

肺与魄

 肾

肾藏精

肾与耳朵

肾与头发

肾虚

补肾壮阳

放血疗法三千年

 谁发明了放血疗法

从古埃及到古希腊

从盖仑到上帝

从理发师到外科医生

 放血疗法真的有效吗

华盛顿之死

对放血疗法的质疑

 放血疗法和刺络疗法

阿伦·格登的故事

盖仑与岐伯的不同

结语

序言

能结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宏才教授,并为他的作品担任责任编辑,这是我的幸运。

第一次见到王宏才教授,觉得他不太像我想象中的“中医”专家,因为他很“洋气”。随后,我阅读他发来的书稿,很快就被目录中的一句话——“气是无形的,但有能量;就像目光是无形的,但有力量”——震撼到了!中医中的“气”始终是一个让学西医出身的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概念。“气”究竞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对于习惯了以化验单、影像片这些看得到的证据为思维基础的西医而言,它显然过于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这么多年来,每次听到中医里“气”这个词,都是从我脑中一滑而过,了无痕迹。此番看到王宏才教授对“气”的诠释,我仿佛一下子被一种力量击中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必言明,却完全意会,真是痛快!他的这句话大气磅礴、功力深厚,传递出了他对中医的情感、思考、执着、信念,让我对这部书稿肃然起敬!

客观地讲,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们口头上一直在说中医是祖国的瑰宝,是国粹;但与西医相比,很多人都未曾平视过。即便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狠狠扳回了一局,但很快就有人说,青蒿素的贡献也不能算是中医的胜利。想起西医刚刚进入中国不久,梁启超先生因肾病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切错了一侧肾脏,可是为了不影响西医在中国的推广,梁先生对这次事故没有任何谴责,依然积极为西医呐喊。而中医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却一直遭到非议。

以前,我对中医也有一种陌生感和疏离感,原因不外乎是来自西医的优越感和对西医的绝对自信。西医所说的每句话、每个理论都有证据,或细胞,或分子,或基因,我们已习惯于西医的明明白白;而中医呢?就像我刚才说的“气”,谁能告诉我“气”在哪里?既然说不清在哪里,让我怎么相信呢?这就是我原来的认知。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吧。

第一遍读了王宏才教授的书稿后,我竞有种发自内心向中医说声道歉的冲动。我们的先辈是怎样在原始荒芜的毫无现代科研手段的情况下,一点点凝聚出了如此令人惊诧的智慧?我们一代代人受益于此,而现在的我们又怎能如此自大地忽视这一切!

王宏才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在中医领域研习多年,他不断学习着中医,实践着中医,感悟着中医,思考着中医,热爱着中医。《中医的脚印》是厚积薄发之作,是他情感的表达,更是他智慧的升华。他没有刻意去为中医做激昂的辩解,而是客观冷静又不乏幽默地讲述着中医里那些核心的道理。他沿着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串串脚印,细腻地探寻生命与健康的逻辑。在西医主导的现实世界里,自信地唱出了一首中医的“欢乐颂”!

“大艾无疆”“神奇的穴位”“为什么会有经络”“气的谜团”“五脏的边界”“放血疗法三千年”,仅从这些标题看,就足以让普通的读者兴趣盎然。而书中对中医核心元素的历史探究、发展脉络、神奇智慧、现实关联等的巧妙梳理,更让人有种甘之如饴的感觉。比如,在写到“脾与甘”的关系时,他这样说:

“在石器时代,要想获得甘甜的食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糖是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缺乏的东西,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味觉上对甜的渴望。巧克力是甜的,水果是甜的,谷物咀嚼到最后也是甜的,这些甜的东西在脾胃的运化下,最后都变成一个更甜的东西——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线粒体释放能量的原料,正常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吃才能获取。现在我们知道,人们渴望甜,是对力量的渴望,因为,能量的味道是甜的……甘放在嘴里是一种味道,品完之后,我们知道了脾的脾气。”

这种从人的进化切入,以人的生化收场的联想表达,让人对脾主运化、脾主甘甜、脾主肌肉力量的中医概念浮想联翩。

作为一个学习西医的人,很难把“肾与耳朵”联系起来。但在这本书里,王宏才教授用DNA螺旋结构、子宫、圣母玛利亚的耳朵受孕等看似“荒诞”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耳朵是一个敏感的器官,因为它会触动你的肾气”,并且机智地总结到:“肾虚可以引起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有三种,轻者是听力下降,中者是耳聋耳鸣,最严重的是听不懂人话。前两种相对好治,后一种病入脑髓,不仅要补肾,而且要补脑,好在‘肾主脑生髓’。”

由于从事了医学编辑工作,我也阅读了一些中医书籍,但对艾灸的作用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原因是那些艾灸原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很难深入脑髓。本书中有一条线打通了我的思维脉络,那就是“太阳—生命—火—艾灸”的纹理和牧师的救赎所串起来的逻辑。“太阳是人类共同的自然崇拜对象,太阳图腾维系着人类的和谐与生存。是什么造就了太阳文化,是人想借着文化的力量来传递太阳的能量吗?对这个问题,不管有没有答案,神农医药中的‘阳气’理论至今散发着它独特的热量。”我在这段话前停留了好长时间。一本好书,不仅要读,还要静下心来思。

很多学西医的人,都特别喜欢用“脾”这个能看得见的解剖脏器来攻击中医的不科学,他们会说,脾是个免疫器官,中医怎么会有脾胃不和这样的说法,根本没有道理嘛!殊不知,包括脾在内的五大脏器,竞是西医借用中医的。当西方医学被引进中国的时候,人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些脏器,就直接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肝、脾、肺、肾——翻译了过来,本来中医所说的脾就不是西医解剖上的脾,中医的五脏不仅是部位,更是一种信息的集合,当我们能理解中医背后的哲学思辨和智慧时,我们也许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中医了。这也是《中医的脚印》一书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和收获。

疾病使人类一直行走在“生死”疲劳之间,中医几千年来在人类的繁衍壮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最基础的西方医学——解剖学——在16世纪就诞生了,但西医的真正发展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从医疗保健的角度而言,我觉得中医之于西医,有点像柳词之于苏词,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一个刀光剑影速战速决。豪放者气场更强,所以场面上一定压过了婉约,但中医的春风化雨很多时候可以柔弱胜刚强。王宏才教授在书中给读者点拨了很多健康养生的智慧,简单简约却深刻入里。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可我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王宏才教授告诉我们:火的实质是燃烧,而火气太大只是燃烧自己,却照不亮别人。此话如此简单幽默却是那么发人深省。穴位治疗是中医独具特色的疗法,书中以百会、膻中、神阙三个穴位为例,讲述了生动的穴位法则和健康道理。总之,书中实在是精彩纷呈!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也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更作为一名传播优秀文化的出版者,我非常感谢王宏才教授为社会奉献的这部作品。他不仅讲述了精彩的中医故事,更唤起了我们的思考,带给我们信心和实实在在的收获!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通过王宏才教授的作品,更虔诚地去尊重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存在和文化存在。封底中呈现的“丈量中医的长度和厚度,感受生命的广度和温度”便是我对这本书由衷的评价。

原计划在这本书出版前,按常规套路找些名人进行一番推荐,但随后我却改变了主意。好书何不任性一下?就让这本书自然而然地生机勃勃吧!

有人说:“知识是在自己脑海中塞进别人的想法,而智慧是在心灵深处聆听自己的脚步。”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完这本书,咀嚼消化后,请尝试着听一下自己的脚步声……

内容推荐

《中医的脚印》是一部集原创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讲述中医文化的优秀著作,作者王宏才凭借多年丰厚的中医学习积累,灵动地讲解了经络、穴位、针灸、气、五脏这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医元素及其古往今来的故事,仿佛为读者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之旅。

编辑推荐

迷信中医的人未必参透了中医的章法,否定中医的人一定低估了中医的智慧!

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串串脚印清晰而深刻!

中医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中医的脚印》跳出传统的中医写作思维,站在文化和历史的角度,鲜活灵动地讲述了艾灸、穴位、经络、气、五脏、放血疗法的故事,其间传递出很多健康养生智慧。本书融入了作者王宏才丰厚的学养和丰富的情感,文笔清新流畅,读来生动有趣。是一本让人读懂中医精髓,并会爱上中医的佳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