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兴起,这虽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批判性的理论探索,但是其制度设计方案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
自从走上现代化道路以后,中国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命题,那就是如何理顺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尤其因为中西文化传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更形复杂化,由此交杂为“古今中西问题”。近代以来持续至今的文化焦虑很大程度上都发源于此一问题,本书将以中国的协商文化传统为切入点对此一问题做出回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协商民主与中国文化传统/统战理论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苗永泉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兴起,这虽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批判性的理论探索,但是其制度设计方案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 自从走上现代化道路以后,中国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命题,那就是如何理顺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尤其因为中西文化传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更形复杂化,由此交杂为“古今中西问题”。近代以来持续至今的文化焦虑很大程度上都发源于此一问题,本书将以中国的协商文化传统为切入点对此一问题做出回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主与协商民主 第一节 民主及其古今之变 第二节 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及其主流理论模式 第三节 协商民主在西方的兴起及其理论特质 第二章 中国的协商民主与协商文化传统 第一节 协商民主与中国的相遇 第二节 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 第三节 中国的协商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化 第三章 中国的协商治理传统 第一节 大一统政治秩序与协商治理 第二节 中央协商治理 第三节 地方协商治理 第四章 中国的协商文化理念 第一节 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与“大一统”“家国同构” 第二节 “和”文化 第三节 民本思想 第五章 现代协商因素的成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第一节 政治重心的重建 第二节 现代协商因素的成长 第三节 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 理论在西方兴起。它的兴起 表明既有民主理论和实践仍 然让一些人感到不满。协商 民主理论家致力于寻找新的 民主理路及相应实施方案, 以化解既有民主理论和实践 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协 商民主理论在西方一开始就 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超前意 识的理论探索,协商民主理 论家们也确实提出了一些理 解民主的新视角。从大的方 面来说,西方主流的民主理 论将“竞争性选举”视为现代 民主的根本,而协商民主理 论则认为“协 商”(deliberation)才是民 主的核心。因此,一个强调 投票过程,一个强调协商过 程;一个强调竞争,一个强 调共识;一个强调私益的聚 合,一个强调公共利益;等 等。为了实现协商民主的理 论诉求,哈贝马斯、博曼、 德雷泽克等人为此还专门设 计出了一些新颖的制度方案 。不过就西方目前的情况来 说,这些制度设计方案还主 要停留于理论构想的层面。 但在中国,情况有着很 大的不同。国内学界普遍认 为,“协商民主”在中国引起 重要反响源于哈贝马斯 2001年的访华,在《民主 的三种规范模式》演讲中, 哈贝马斯介绍了话语政治或 协商政治(Deliberative Politik)的概念。哈贝马斯 的巨大影响力引发了国内学 界对协商民主的广泛关注, 此后协商民主理论开始在中 国广泛传播。短短几年内, 协商民主研究就实现了井喷 式的增长,乃至后来被官方 话语体系接受下来,协商民 主建设也上升为党和国家的 大政方针。仔细辨析西方语 境下的协商民主和中国官方 语境下的协商民主,我们不 难发现,无论是在理论层面 还是在制度实践层面,二者 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 “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何在 ?从指导思想上说,它建立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之上。具体说来,社会 主义协商民主被视为党的群 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 现,其重要制度载体——人 民政协则被定性为统一战线 性质的组织。统一战线和群 众路线都是中国共产党在20 世纪中国革命过程中实现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 论成果。从制度架构上来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立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框架之上。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 一,而十八大以后执政党接 受了“协商民主”这一提法并 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为人 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致力于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 、多层、制度化发展。这大 大丰富了协商民主的制度渠 道,具体包括政党协商、人 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 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 商、社会组织协商等方面。 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 制度实践层面,中西语境下 的协商民主都存在着很大的 区别。但这并不否认二者在 理念层面具有许多相通之处 ,比如都强调多元参与、商 议、共识、公共利益等因素 。正因此,它们才都被冠以 “协商民主”之名。 既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富有中国特色,那么这种中 国特色源自何处?向前追溯 ,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中国近 代革命所施加的影响。无论 是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理 论,还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实践都源自近代中国革命 。但如果继续往前追溯,我 们还能发现中国文化传统所 施加的深层影响。在这里, 协商民主研究不可避免地遭 遇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协商民主与中国文化传统之 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很多学 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 多因素是与协商民主相“亲 和”的,并致力于挖掘相应 的文化资源。但也有学者认 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是 “专制主义”的,因而传统中 的“协商”不具有民主的性质 ,这种非民主的协商传统也 不可能成为发展协商民主的 文化资源。两种看法适成对 立,对此我们应当如何加以 辨析呢?显然,中国古代的 “协商”是非民主的,这应当 没有什么疑问。但是这种非 民主的协商文化传统就一定 构成协商民主发展的障碍吗 ?恐怕也不能做出这种绝对 的论断。事实上,自从走上 现代化道路以后,中国始终 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命题,那 就是如何理顺传统与现代化 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尤其 因为中西文化传统之间的巨 大差异而更形复杂化,由此 交杂为“古今中西问题”。近 代以来持续至今的文化焦虑 很大程度上都发源于此一问 题,本书将以中国的协商文 化传统为切入点对此一问题 做出回应。 如果我们将“协商”和“民 主”区分开来,那么可以说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协商民 主,但中国文化传统中无疑 包含大量的协商文化因子。 后文将中国的协商文化传统 区分为“协商治理传统”和“ 协商文化理念”两大块,前 者主要体现在中央和地方( 主要是基层)两种协商治理 架构及其运作逻辑上,后者 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特有的 思维方式和一些深层文化理 念上。本项研究将表明,无 论是协商治理架构还是协商 文化理念都具有某种内在的 自洽性,二者又相互配套、 相互嵌合,共同型塑了中国 的协商文化传统,这一协商 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近现 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后 文的主体内容将遵循两种论 述逻辑来详论中国的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