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德经与企业治理(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与无尤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道德经》八十一章内容为基础,逐章解析了其中所蕴涵的治理智慧,并与现代企业治理相结合。“企业治理”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侧重于对企业根本问题的追问及对企业底层问题的思考。“企业哲学化治理”是本书的核心主张。
作者简介
与无尤,本名范彦芳,字无尤,号虚虚先生,祖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独立学者,在哲学、文学、道学、家庭教育学、市场竞争学等领域皆有建树。
目录
导读
《道德经》的本真
关于《道德经》的译解
创业者学习和传承《道德经》的意义
澄清几个概念(一)
澄清几个概念(二)
道经
第一章:道可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不尚贤
第四章:道冲
第五章:天地不仁
第六章:谷神不死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持而盈之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致虚极
第十七章:太上
第十八章:大道废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希言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欲将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夫兵者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德经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治大国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序言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
,是智慧奇书,是强者的
哲学。尤其难得的是《道
德经》体用合一,有认识
论,也有方法论,正因此
,才使得《道德经》在两
千五百年后仍然是很多成
功人士喜欢的人生指南。
古往今来,关于《道德
经》的解读作品浩瀚繁多
,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
真正把《道德经》之奥义
应用于企业治理领域的经
典著作并不多见。本书旨
在抛砖引玉,以甄共飨。
《道德经》内容深奥,
包涵广博,非下足功夫不
能解也。《道德经与企业
治理》延续了《道德经》
的思维方式,其内容同样
深奥广博,同样需要下足
功夫才能领悟。为了使读
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书的
内容,特建议如下:
第一步,先熟读【导读
】【《道德经》的本真】
【创业者学习和传承《道
德经》的意义】【关于《
道德经》的译解】【澄清
几个概念(一)】【澄清
几个概念(二)】部分,
对《道德经》及《道德经
与企业治理》有一个整体
的认识。
第二步,熟读并尽量背
诵【原文】部分。《道德
经》文采斐然,辞章华美
,朗朗上口,且文章短小
,全部原文仅五千来字,
背诵下来并不困难。
第三步,精读【译文及
解读】部分,可能需要多
读几遍才能真正领悟。《
道德经》深奥无边,每读
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
获,是可以终身学习的经
典。
第四步,学习【企业治
理】部分。“企业治理”是本
书的重点所在。企业治理
完全遵照《道德经》的本
义,力求使《道德经》的
本义向企业治理输出时能
保全无损,因此,与《道
德经》的深奥广博相对应
,企业治理部分也是比较
深奥难懂的,需要付出足
够的心力才能领悟。企业
治理部分更侧重于企业及
商业的根本,而少有表面
化和枝节化的阐述。
《道德经》文短意丰,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
性,从而使我们在经济、
政治、军事、文化、修身
养性等诸多方面均能得到
其指引。《道德经与企业
治理》重点阐述《道德经
》思想在企业治理领域的
应用,兼顾企业领导者的
个人修养。
导语
本书依照《道德经》,从“道经”和“德经”两方面,逐章分析其中蕴涵的企业智慧,每一章都按照“原文”“译文”“解读”和“企业治理”有条有理地进行讲解,特别是“企业治理”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企业治理完全遵照《道德经》的本义,力求使《道德经》的本义向企业治理输出时能保全无损。企业治理部分更侧重于企业及商业的根本,而少有表面化和枝节化的阐述,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精彩页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jid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道的名称被界定之前,是万物的起源;道的名称被界定之后,是万物的母体。
只有在虚空的状态下,才能看出道的奥妙;只有在存有的状态下,才能看出道的广大无边。
“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这两者的来源是一样的,但名称不一样,都可以称为神奇。
神奇之中还有神奇,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读】
本章提纲挈领,讲“道”。
老子先告诉我们道是什么。道是《道德经》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老子的道是超越界的道,是形而上的道,是“究竟真实”,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根本力量”,是“宇宙万物诞生的根本原因”。因为老子的道是超越界的道,所以这个道无法用存在界的人类的语言来描述,也无法用人类的语言给祂命名。
紧接着,老子告诉我们道和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即“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人类给道确定名字之前,道是虚无,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一旦人类给道界定了“道”这个名字,道就从超越界进入了存在界,成了具体的宇宙万物的母体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逻辑关系。
再进一步,老子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体悟道的奥妙和广大无边,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是修道的总法门。如何在“常无欲”和“常有欲”之间灵活切换,如何处理“常无欲”和“常有欲”的关系,是修道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只有进入极致“空虚”和“安静”的状态才能体悟道的奥妙,即“致虚极,守静笃”。如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的悟道都是在极致虚静的入定状态下完成的(当然,佛家的道和老子的道有所不同,但极致虚静的悟道方式是一样的)。
“常有欲,以观其徽”。只有有了欲求之后,才能由虚入实,从无到有,对道的广大无边有更清晰的认识。
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了。道正是那个观照宇宙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本章层层递进,让我们对道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
老子的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创造宇宙万物和推动宇宙万物运行的力量感到神秘,于是产生了很多幻想,如神仙崇拜等。老子的“道”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目的是化解虚无主义,为宇宙万物的由来和去处做一个合理地安顿,进而对人的生命做一个合理的安顿。
“常道”的意思是“永恒的道”,“常”是“长久,经久不变”的意思。
“微”的意思是“边界”。
“玄”的意思是“神奇,深奥,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捉摸”。
本章中容易误解的地方有四个:
1.“道”属于超越界,是创生存在界之万物的根本力量。容易将“道”误解为“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也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也是由道创生的。
2.“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意思是“道的名称被界定之前,是万物的起源;道的名称被界定之后,是万物的母体”,“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都是道。
P26-2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