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丛书”之一。本书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需求,基于网络化拓建面临的风险和岩土工程问题,依托相关工程实践与科研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当前行业发展特点的网络化拓建关键技术体系,涵盖了近接增建、连通接驳、竖向增层、以小扩大、多维拓展等五种拓建模式,重点介绍了网络化拓建的力学机理、安全风险、关键技术及装备,并结合10个典型工程案例对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地下空间更新规划、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雷升祥,1965年3月生,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原铁道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施工和建设管理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和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牵头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大空间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矿长距离斜井盾构始发及连续下坡掘进技术”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取得科研成果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4件,主编工法10余项,出版专著9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 1.3 城市地下大空间的定义与特点 1.4 城市地下空间更新改造概述 第2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方式和近接方式 2.1 概述 2.2 网络化拓建方式 2.3 网络化近接方式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力学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网络化拓建的力学理论基础 3.3 网络化拓建力学分析方法 3.4 网络化拓建力学机理应用 第4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施工风险分析 4.1 网络化拓建施工力学风险特征 4.2 网络化拓建地质风险分析 4.3 网络化拓建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 第5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关键技术与装备 5.1 精细化探测技术 5.2 加固与保护技术 5.3 施工降水技术 5.4 开挖与支护技术 5.5 连通接驳施工技术 5.6 以小扩大施工技术 5.7 近接穿越施工技术 5.8 智能监测技术 5.9 拓建施工关键装备 第6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典型工程案例 6.1 天津地铁5号线思源道站接建地下空间工程 6.2 北京地铁宣武门站新增换乘通道工程 6.3 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北站工程 6.4 北京地铁苹果园站工程 6.5 北京地铁16号线二里沟站工程 6.6 北京地铁17号线东大桥站工程 6.7 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 6.8 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盾构侧穿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工程 6.9 深圳地铁20号线机场北站一重庆路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 6.10 广州地铁9号线下穿武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工程 第7章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 7.1 城市地下空间更新改造需求 7.2 网络化拓建改造升级提升目标 7.3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方向 7.4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造 7.5 城市地下空间智能化运维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