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散文集收录了近些年来著名作家徐兆寿在西部行走和悟道的文化随笔,大部分已在《人民文学》《天涯》《大家》《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其中一些篇章曾引起很大反响。 徐兆寿的文化随笔与过去的散文家不同在于,一是为西部文化强烈抗辩,从文化形态、地理生态等方面入手,风格雄健,别具风采;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疾呼,大声抗辩,情感真挚,上下贯通;三是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寻找中国文化未来之路,纵横捭阖,视野开阔。正如评论家陈晓明和孟繁华所言,徐兆寿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属于新人文主义写作,是学者型文化散文,不仅承继了“五四”时期作家学者化的风气,还上追先秦散文家和唐宋八大家文以载道的风格。 从时代背景来看,徐兆寿的这部散文集可视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在文学方面的一个收获。从徐兆寿这些年来的文化研究与文学写作来看,他的“问道三部曲”《荒原问道》《鸠摩罗什》《问道之源》以及《丝绸之路上的诗人》《丝绸之路上的使者》等近10部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系列使他已经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者简介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共计500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非常日记》《荒原问道》等7部,诗集《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3部,学术著作《精神的高原》《人学的困境与超越》等13部。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近百篇。 目录 第一辑 问道荒原 为古中国辩护 寻找天马 荒芜之心 高人 点燃中华文明的香火 第二辑 草原往事 草原往事 匈奴远去 一支歌舞乱天下 何谓“究天人之际” 为大地湾一辩 第三辑 佛道相望 佛道相望 鸿蒙开启 与佛结缘 心的礼拜 何为人之尺规 第四辑 敦煌之光 海子的诗歌发现 一缕丝绸燃起的命运 三危山上的佛光 恩怨是非 在青春中国的门口 第五辑 寻找昆仑 寻找昆仑 凉州之问 序言 总归西北会风云(自序 ) 徐兆寿 2010年至今,是我生命 中的重大转折期。准确说, 是2012年。那两年,我在 复旦读书。 2012年之前,我是一个 典型的西方文化信徒。尽管 我上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可满脑子都是西方文学。 2010年冬天,我重点在看 几个人的作品:荷马、乔伊 斯、纳博科夫,偶尔会看一 下君特·格拉斯、奥尔罕·帕 穆克、本哈德·施林克,但 看着看着就都觉得太轻了。 我要写的是中国的大西北, 那里盛满了中国古代盛世的 历史,但现在一片荒芜。他 们都太轻,太现代,唯有荷 马的史诗能与其匹配,但即 使如此,我依然还是融合他 们写下了《荒原问道》。当 然,在书名中用“问道”二字 还是试图要回到中国语境中 。 在那部作品中,我以西 方的方式理解了中国的传统 与现代,写了两代知识分子 的心灵史。2012年暑假, 它基本完成了。但是,也正 是完成它的时候,我就转向 另一部小说的写作——《鸠 摩罗什》,它使我彻底转向 中国的传统。故而我总是说 ,2012年是我转向中国传 统文化的时候。 现在已经十年了。 1992年毕业至2002年的 十年,是我人生的一个时期 ,那时候主要写诗。2002 年至2012年是写小说。 2012年以后到现在的十年 是做学术,当然也写小说与 散文,散文居多。我曾向作 家孙惠芬老师说过,每隔十 年,我总是有一个大的转变 。她问我为什么是十年。我 不知道。那时我无法回答她 。现在我基本能回答了。它 与天道有关。一个天干轮回 一周是十年,很多历史都是 以十年为一个转折期,人生 也一样。 这十年,我是从上海、 北京往西走,先是回到兰州 ,然后从兰州再往西走,向 河西走廊,向古代的西域如 今的新疆和中亚走。丝绸之 路是我的写作和研究路径。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是另一 条副线。后来,它们走到了 一起。某种意义上说,我的 文化研究是走出来的,不是 仅仅从书本上得到的。在这 一方面,我敬仰司马迁。 这本散文集,是我关于 研究西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些文章的精选,取名为《 西行悟道》。从哪里向西行 ?我原来以为是从兰州往西 走,后来就发现不是,是上 海和北京,更多的是上海。 在复旦的时间仅有三年 ,其实是两年,第三年是写 论文,大多数时候 在兰州。在那两年里, 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和回答 何谓西部、何谓传统的问题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我 谈西部,或者我会将西部与 上海对比看。 大多数时候是出租车司 机。他们会问我,从哪里来 ?在干什么?我如实回答。 他们会说,复旦大学啊,好 啊,中国最好的大学。然后 ,有的人说,兰州啊,我八 十年代去过,一个小城市, 有一条河,河两边有一些楼 和其他建筑。他们就是不说 黄河。也有司机说,没去过 ,我最远到过西安,再往西 就没去了。他的口气里,再 往西便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也有没来过西部的博士 同学,他的印象里我们这里 全是沙漠和骆驼。那时,我 还在旅游学院,我们学院的 同事们都曾遇到过相同的故 事。总是有人问我们,你们 那里有电吗?一开始我们都 还有些不高兴,甚至气愤, 后来都不生气了,而是微微 一笑说,没有。他们便高兴 了,问道,那你们是怎么上 班的?我们就说,我们西部 人,一般没什么干的,所以 睡到自然醒,然后骑着骆驼 骑着马去上班或上学,去单 位后也没什么要紧事做,继 续唱歌、跳舞、读诗。他们 说,好啊好啊,那你们晚上 怎么吃饭?我们说,因为没 电,我们一般都是点着蜡烛 吃饭。他们便大喊,哇,烛 光晚餐啊?好浪漫啊!我们 总是自嘲地说,唉,没什么 ,我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 我知道,很多人完全是 靠想象在理解西部,我当然 也知道,这是我们宣传的“ 效果”。我曾在南方不止一 次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一如 我们一遇到云南和广西的人 ,就觉得他们都曾站在山顶 上唱歌,其实他们跟我们一 样都住在都市里,没有山顶 可爬,有些人根本不会唱歌 。当然也像上世纪七八十年 代欧美人对东方世界的想象 ,萨义德实在看不下去这种 妖魔化东方世界的情形,便 写下几本书。任何时代任何 地区,人们都会因为信息的 接收而产生遮蔽,也会不自 觉地产生中心与边缘的感受 。 另一种情形是我自己的 对比。比如,上海人的国际 视野、高效、文明、讲实际 、讲信义等都是西部人学习 的,他们吃你一顿饭,就肯 定会为你办一件事,要么就 不吃。不像我们这里,饭吃 完了,酒喝大了,事情却没 说,说也要等着下一次吃饭 时再说一遍后去办。酒喝不 好是不能说事的。很多南方 的商人到这里来多有不适应 。我也仔细研究过,从《史 记》中所记述的西羌、月氏 、匈奴人到现在的西北人, 似乎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并没 有变,比如义气,这是西北 人所独有的,因为长居西北 方,而西北在五行上属金, 在八卦方位上又是乾位,天 生是英雄生长的地方,看不 起小钱,但往往也挣不了大 钱。遇到战争时代,西北人 就遇到了好时光,可是太平 年代时,西北人就像英 导语 莫言、贾平凹、张炜、余华、李敬泽、格非、欧阳江河、刘醒龙、李洱、孙惠芬、邱华栋、徐则臣联袂推荐; 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力作; 打破两种固有思维,走向开放; 走向新的世界图景; 为中国西部文化抗辩; 为中国传统文化奔走疾呼; 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融和中寻找中国乃至人类文化未来之路。 精彩页 第一辑 问道荒原 为古中国辩护 1 小时候,冬天的早晨,我和二弟从被窝里爬起,便哈着热气跑到院门前看日出。仿佛太阳在召唤我们,我们都应命而起,而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小时候的习惯真可谓天人合一,但后来我们被城市殖民,远离大地,远离自然,甚至远离太阳。不分昼夜地作息,每天在头痛中醒来,眩晕,恶心,伴随着隐隐的愤怒。我父亲至今还保持着我们小时候那样的习惯,很少有过头痛。他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地上漫游,去看看他的庄稼,去看看四野的变化,然后回来吃早饭,开始新的一天。现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睡个自然醒,但也正好是日出的时间,醒来时头脑清醒,从未痛过。所以我常常对父亲说,那院房子就一直放着吧,等我退休后再住,重返大地,重返自然。我还想应太阳的命令起床,去像小时候那样哈着气等着它的伟大面世。 记忆中,二弟总是飞速地冲进厨房,在水缸里掰上一块冰放到嘴里,一看祖母在厨房里做饭,便往外跑,祖母追出来,要他吐掉冰,怕伤了身体,他箭一样飞到了院门外。祖母好像被什么劝止住一样,并未追出来。 我们便看到火红的太阳从神秘的东方迅速跳到大地上,整个凉州大地被一片绯红的色彩掠过,然后就暖和了起来。 这时,一队骆驼从北方缓缓走来,穿过巨大的太阳轮廓,向着凉州城缓缓走去,形成记忆中的剪影,也与无数的摄影作品在漫长的记忆中复制、黏合,重新勾勒,永远变动不居。 下午的时候,那个驼队会从凉州城出发,再经过我家远处的那条路,往北荡去,消失不见了。那个时候,骆驼走过的那条道还是土路。几年后就开始铺石子,又过几年,便成了柏油马路。在铺石子的时候,驼队突然间就好像没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代替它们的是一辆辆卡车。很多青年看见卡车过来,就跑去扒车,因此丢了性命。大人们总是成群结队去围观丢了性命的人,回来描述人的身体被卡车碾过后的惨状,但就是不让我们小孩子们前去。愈是这样,我们就愈是要冒险。小时候,我们队里的小孩子都曾跳上过卡车,但还活着。 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条驼队走过的路是从凉州城出发,穿过民勤周围的沙漠,是往阿拉善右旗汇入阿拉善戈壁的那条隐秘的古丝绸之路的一条小道。我曾穿过那条古道一直到额济纳旗。一路上,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也是在民勤和阿拉善,我吃到了当地人的美食:驼掌。当我吃着吃着便想起了童年的骆驼,温暖的骆驼,古老的骆驼,丝绸之路的骆驼,带着某种神迹的骆驼。原来都是被人们吃了。我在喝着那带着酸辣味的驼掌汤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们是吃着自己的童年长大并老于世故的。我们只能如此。生态的延续并不以我们的情感为纽带,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天理。我父亲养的羊长大后,他看着羊那肥大的身材赞叹说,呵,这个羊吃起来一定很香。他的赞叹是由衷的,我甚至能听到他的胃也高兴了一下。但我的女儿,他的孙女就有些听不下去了,说,爷爷,你怎么能舍得吃自己养大的小羊呢?父亲诧异地问她,养它就是为了吃啊。那只小羊是父亲的牺牲,也是天地的牺牲,女儿不明白。但我明白。父亲代表的古老的自然的律令,而女儿动用的是人的情感法则。我无法解释,只能各自去体会。 在青土湖畔,我看见广袤的沙漠将大地淹没,一条新修的公路通向陌生的北方。我问朋友,这条路通向何方。朋友说,阿拉善右旗。我的目光消失在遥远的北方,心里喃喃自语,阿拉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呢? 也许是因为这好奇,也许是因为这念想,那年秋天,我就去了阿拉善。一个笔会给予了我这个机缘。从阿拉善左旗出发,我们一行十几人顺着一条原始古道往阿拉善右旗奔去,然后又到额济纳旗,一天之内我们跑了六百多公里。一路上,几乎没有别的车。很长时间才能碰到一辆车相向而行。额济纳旗据说是匈奴和西夏民族最早的首都。若从匈奴和西夏人的生活场域来看,这条荒道倒是他们无障碍的天然通道。当我站在中蒙边境策克口岸遥望外蒙古那茫茫荒野时,我便想起古中国那些策马扬鞭的往事。 那是一条很少有人提及的古道。原来它就并列在河西走廊绿洲的北边戈壁上。不为人知,古老而蛮荒。很多地方被雨水冲断,年久失修。跑了很久也遇不到一辆车或一个人。偶尔看见一棵树,孤零零地站在路旁,像是等候多年前失散的情人。有时远远地能看见一两间房舍,姑且称其为村庄,到跟前才发现早已人散园芜,一阵野风占领了它们。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童年时看到的那些骆驼都是从这条古道上走来的,当时我们并不知道。直到去阿拉善之前,我一直以为丝绸之路是从我家凉州城穿过的那条大道,另一条小道便是沿着黄河与草原的那条通道,人们称其草原丝绸之路,但是,它们从景泰开始仍然要回到凉州这个大通道上。我们从不知道在戈壁深处还有一条生命的通道。 但是,阿拉善人和蒙古人知道这条道,我的先祖们知道这条道。他们曾在这条荒道上谋过命。由此我明白,丝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