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庄子善于以恣肆、神鬼莫测的文字表达空灵深邃的哲学思考,启示那种超逸出尘、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他以独特的思想深刻性与文字消遣性,揭示了对物之沉沦的反思和对道之真理的洞见,对社会与政治的激越批判和对人性与人心的深度开掘,对得失与生死的达观态度和对艺术审美的亲切体验,触发了千载以来无数读者的无穷兴味和无尽想象;更耐人寻味的是,在现代思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我们仍能看到庄子的身影,因为他对自由、和谐以及物化——即投身于大化流行的永恒生命——的启示与指点,对沉沦于物欲的社会现象和宰制人心的意识形态之反省和批判,恰恰与我们很深切的生存结构和生命意义息息相关。本书将为我们指示一条通向庄子思想世界的哲学之路,进而提示进入庄子精神境界的真理之门,领悟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郑开,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庄子哲学讲记》等,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八十余篇。 目录 第一讲 庄子及其哲学精神 一、庄子和《庄子》 二、思想对话关系中的庄子 三、庄子的思想旨趣和精神气质 第二讲 庄子的言说:固着性与魔幻力之间 一、文的自觉 二、语言的固着性 三、语言的魔幻力 四、叙事策略 第三讲 大与小:道物关系之一 一、老子的大小之说 二、庄子的小大之辩 三、至大至小的讨论 四、多与少 第四讲 终与始:道物关系之二 一、终与始 二、因与果 三、死与生 第五讲 有与无:道物关系之三 一、有与无 二、道与物 三、物物者非物 四、“无”的深化 第六讲 真知:追寻道的真理 一、众妙之门 二、不知 三、知止 四、无知 五、真知 第七讲 洞见:开启真理之门 一、知识论语境中的洞见 二、洞见、觉照与精神经验 第八讲 玄德(一):对伦理和政治的质疑与批判 一、玄德与明德 二、道与德 三、超道德论 四、至德之世:理想社会和政治期望 第九讲 玄德(二):对人性和人心的反思与开掘 一、人性概念溯源 二、自然人性论 三、无为心性论 四、纯粹真性论 第十讲 梦与化:生命的永恒轮回 一、梦的世界 二、梦中梦 三、蝴蝶梦 四、孟孙氏之梦 五、流变的“化”与永恒的“不化” 六、物化:审美意味和永恒生命 第十一讲 游心乎德之和:逍遥自由的精神 一、精神高于物外 二、卮言提示逍遥之境 三、乘物以游心 四、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第十二讲 道行之而成:技艺和游戏精神 一、技艺和游戏隐含的问题 二、技进乎道 三、游戏精神 第十三讲 我与庄子不期而遇 对现代科学思维的启发 二、与现代哲学思想的共鸣 三、与市场经济逻辑的契合 四、与艺术实践真理相印证 后记 导语 《庄子哲学讲记》是一部通往庄子思想世界和精神境界原貌的可靠读本,一本面向现代世界,启发人的思想、心灵和生存的作品。它是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教授郑开三十余年庄子哲学研究与教学的结晶,由北京大学精品课程授课录音系统整理、修改而成,深刻哲学通俗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