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萍踪纪游(从上海出发)(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庆捷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稿是一部个人游记的辑集,收录36篇游记文章。作者曾为旅行社导游,热爱中华文化,从上海出发,对许多城市、景区如荆州、桐城、青州、洛阳、合肥、八公山、太行山、沂蒙山等等有着深厚的兴趣,从人文和历史的视角讲述所见所闻所感,从人文和自然的角度探索自然风光之美。作者以质朴的写作手法,对所到之城市、景区进行记录和描述,并发出自己的观感和情感,表达出强烈的对中华文化的敬重和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孟庆捷,1959年出生,山东沂蒙山人。从事导游工作30多年,走遍大江南北,游历名山大川,而且很有心观察、记录。工作之余创作众多的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出版《畅游越南》一书。《萍踪纪游》收录了他的36篇游记文章。
目录

桂林公园览胜记
骑车游松江
春日浙东行
慈城纪游
走近南浔嘉业堂藏书楼
登文游台
游项羽戏马台记
游记八公山
琅琊山探胜记
游记合肥
桐城景物观赏记
韶山情深
从岳阳楼到君山岛
游荆州古城墙记
洛阳行记一:白马寺
洛阳行记二:关林
洛阳行记三:小浪底
洛阳行记四:龙门石窟
大同览胜记一:悬空寺与恒山
大同览胜记二:应县木塔
大同览胜记三:云冈石窟
大同览胜记四:大同古城
晋祠纪游
从十笏园到杨家埠
聊城纪游
谒曹植墓
游沂蒙山记
从景阳岗到狮子楼
青州古城纪游
游记趵突泉
从孟庙到孟府
游记威海
行旅照片忆蓬莱
大连一日游
悠悠拜谒情
天安门广场纪行
序言
《萍踪纪游》序
张军延
早春二月的一天,好友
孟庆捷送来一叠书稿,名
《萍踪纪游》,共三十篇
游记,嘱我作序。
游记并不好写。徐霞客
写游记,跋山涉水,餐风
饮露,历尽千难万哭。他
的游不是游山玩水的那种
潇洒之游,而是探险考察
那种艰辛之游。他的游记
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而又
经典的文化遗产。郁达夫
写游记,行前必先查阅史
籍志书,游后运用生花妙
笔,把游记写得醇厚如酒
,而又包含浓郁的诗意。
余秋雨写游记,喜爱掺和
人文史事,恰逢改革开放
、文艺复兴初期,给人有
种新鲜感和厚重感,因而
声名大振。若对其游记连
篇累牍,还真有点程式化
之嫌。游记似乎也并不难
写。当下,互联网时代,
世上万物,网上应有尽有
。各地的旅游景点,网上
都有详细介绍。若将其改
头换面,七拼八凑,真能
打理出一篇象样的游记。
庆捷兄的游记,可不是
从网上截下来的,而是“我
手写我口”,信笔而写,娓
娓而道,称心而出,直抒
胸臆。那流露在字里行间
的,是一股浓的化不开的
情感。那一股情,或深情
似海,或豪情如山,或激
情奔放,或热情洋溢,都
是真情在汩汩流淌。或对
祖国的挚爱,或对领袖的
崇敬,或对故乡的眷恋,
或对前贤的敬重,或对名
胜的赞美,或对古迹的流
连,无不都是发自内心,
出自肺腑。甚至把自己爱
书的痴迷之态和对古代藏
书楼朝圣般的向往之情,
都在他的游记中表白得真
真切切。
庆捷兄爱书。每次出游
,若能收得心爱之书,便
有一种幸福感,若在景区
无书可求,则有一种失落
感。他在《游荆州古城墙
记》中写道:“我是个颇有
些儿书痴相的爱书人。所
以,我每到一地,总要买
些有关当地人文历史和风
土人情等方面的书籍,作
为到此一游的纪念物。去
年我到山东聊城的光岳楼
游览,也想在楼里买些有
关聊城及光岳楼历史文化
方面的书籍。可是,竟无
书可买。为此,我还遗憾
了好长时间呢。”他在《天
安门广场纪行随想》中写
道:“这册书的名称是《帝
都之门》,就是讲正阳门
的前生今世历史的书籍。
我心里一阵兴奋,便立马
掏出银子,将此书收入囊
中。真的好庆幸啊。得到
这本书,实为我这次北京
之行,平添了无尽的快乐
。”
庆捷兄爱读书,爱藏书
。日收月聚,年复一年,
如今藏书已逾万册。满屋
书香,坐拥书城,读书撰
文,其乐无穷。而其旅行
,他以三十篇游记推算行
程,累计业早已超过万里
。好一个“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而这,正是爱书人
、读书人努力追求而又感
到无比欢欣的好事、美事
、快事。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从知识面讲,二者
可以相互印证,互为补充
;从修身养性讲,读万卷
书可以增学识,明义理,
行万里路能够开眼界,扩
心胸。读万卷书不易,行
万里路亦难。好在庆捷兄
花甲之年初度,读书有的
是时间,出游有的是精力
,何况早在“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的进程中,每天都能
有进步。相信杜甫老先生
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庆捷兄一定能精
心布局,疏密有致,把一
股浓浓的真情贯穿于行文
之中,写出更多更好的游
记。
是为序。
张军延
辛丑春日写于莘庄半屏
书屋
导语
书中共收游记三十篇,题材涵盖了山水、园林、石窟、古城寺庙和革命圣地等名胜古迹。虽谈不上面面俱到,却也是有所侧重。在写作中,笔者力求做到生情并貌、情景交融,形象地再现景观风貌和笔者的游览观感,以期为读者留下诸景观的壮丽与美妙。尽量使每篇游记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后记

《萍踪纪游》终于要付
梓问世了。它的问世,则
是对我数十年来游历生涯
的一个小小的总结。
之所以取《萍踪纪游》
之名,则是源自于著名武
侠小说《萍踪侠影》。笔
者取它前面的两个字,再
加上‘纪游’二字,方成为拙
著之书名。亦所谓萍踪者
,乃飘忽不定也;纪游者
,乃萍踪之见闻也。故之
名也。
至于笔者为何撰写《萍
踪纪游》一书,还是缘自
数年前的那次与上师大马
洪林教授的兴会。在闲谈
中,他建议我写点东西,
游记也可以。于是,我采
纳了他的建议,并着手写
起了游记。因此,拙著的
写成,有他老人家的一分
功劳。
其实,我早在上世纪的
八十年代初,就阅读过许
多的游记。应该说从那是
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旅
游和游记。记得我第一次
到青岛游览时,就曾买过
一本《郁达夫游记集》。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书
还完好无损地珍藏在我的
书橱里。不过,我当时还
没有写游记的想法。但我
却收藏了许多的游记图书
。通过阅读和收藏这些游
记图书,为我后来的游记
创作,打下基础。可谓受
益非浅。而我对旅游的兴
趣,也就起源于那个时候
。从1981年8月的黄山、
南京之旅起,到2019年9
月的山东济宁的孟子故里
之行,至今已整整四十年
了。真所谓往事如烟,缥
缈散去。留下的就是那挥
之不去的美丽如画的风光
和那万古不朽的江山,还
有那刻骨铭心的感悟。我
在想,这也许就是游记真
正意义之所在吧。
书中共收游记三十篇,
题材涵盖了山水、园林、
石窟、古城寺庙和革命圣
地等名胜古迹。虽谈不上
面面俱到,却也是有所侧
重。在写作中,笔者力求
做到生情并貌、情景交融
,形象地再现景观风貌和
笔者的游览观感,以期为
读者留下诸景观的壮丽与
美妙。尽量使每篇游记具
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只是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之
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纰
漏之处,还望读者不吝赐
教。
书稿早在2019年10月完
成。本打算在2020年上半
年出版的。可是,一场百
年不遇的新冠役情袭来,
彻底打乱了我的计划。我
与它都被关了‘禁闭’,达半
年之久。一直拖到2020年
的11月下旬,方才启动出
版事宜。
在接下来的对书稿的数
次校对里,我的感觉就象
一次次地重走‘长征路’似的
。往日的游历,如同影像
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倍觉亲切。毛主席的名
句‘江山如此多娇’绝对是大
实话,令我折腰叹服不已

为使拙著能象个书样,
能够有序有跋,我冒昧地
向好友张军延老师求助,
并得到了他的支持。他在
很短的时间里,就为我的
拙作写好了序言。他那平
实流畅的文笔,热情洋溢
的语言,为拙著增色不少
。在此,我向张老师深表
谢意!而在这里需要说明
的是,张军延老师是知名
的藏书家、诗人,更是闵
行区收藏协会的老会长。
况且,他也是一个旅游发
烧友,到过海内外许多地
方。眼界见识,非一般人
能比。因此,请他写序,
可谓门当户对。
最后,就用我早年在一
本影集扉页上写的四句题
记,作为结束语吧:
江山多娇,
分外妖娆。
屐痕处处,
赏景留笑。
孟庆捷
2021年3月20日于沪上
书评(媒体评论)
庆捷兄的游记,可不是
从网上截下来的,而是“我
手写我口”,信笔而写,娓
娓而道,称心而出,直抒
胸臆。或对祖国的挚爱,
或对领袖的崇敬,或对故
乡的眷恋,或对前贤的敬
重,或对名胜的赞美,或
对古迹的流连,无不都是
发自内心,出自肺腑。
——张军延
本书共收游记三十多篇
,题材涵盖山水、园林、
石窟、古城寺庙和革命圣
地等名胜古迹。虽谈不上
面面俱到,却也是有所侧
重。在写作中,我力求做
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
再现景观风貌和我的游览
观感,以期为读者留下诸
景观的壮丽与美妙。
——孟庆捷
精彩页
孟庙,即亚圣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它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部,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据史料记载:原墓在城东北部。后由邑士及乡人出资,将孟庙迁于现址。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展和维修,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达到现规模。
史料还说:孟庙占地约24000平方米。前后分为五进院落,前三进为导引式庭院。后两进分东、中、西三路布局。保存有历代碑碣石刻270余块,古树名木300余株。
来到孟庙大门前,我就被它那颇有特色的建筑形式所吸引住了。原来它是一幢四柱三楹的古牌坊式建筑。它的四根红柱建在四级之上,且建有四扇斜面砖石护柱墙,看上去十分稳固。它有三层屋檐,中间为大,两侧略小一些;且中间屋檐,亦略高于左右两侧的屋檐。我看到大门使用红蓝黄三种颜色装饰,大门中间屋檐下方的红色横匾上书写着繁体“棂星门”三个金黄色的大字。大门两侧则为红色的墙体,一眼望去,十分的壮观。
起初,我以为孟庙的大门,亦如孔庙的大门那般高大堂皇呢,谁知竟是这般的简约、小巧。说实话,这是出乎我的预料的。可是,这也许就是孟庙有别于孔庙的地方。同时,这就是孟庙的特色所在吧。
我走进孟庙,扑面而来地竟是一股柏木森森的古朴之幽香味;同时,又仿佛沐浴在千年松柏那浓荫蔽日的清静之光荫里。 走在宽敞的用青砖铺就的甬道上,我看到其两侧分别竖立着大木坊。其左坊曰:“继往圣”;其右坊曰:“开来学”。据传,这两块坊额的题字,都是当时山东巡抚丁宝祯亲笔手书。题意是盛赞孟子对儒家思想传播有继往开来之大功。
由于,此时已开学,且也不是周日。所以,来这里游览的人不多。偌大的一个院落,竟没有一个游人。在这样静谧的环境里游览,让我的心绪顿时安静了下来,我在如此安静的氛围里,静静地领略着这份美景,却也是一份难得的享受。我站在甬道上,静静地看着院里的无数棵柏树,欣赏起了这些千年古树的默伫、屹立的石碑和安详的殿宇。
在看过了大门景区的风光后,我沿着宽阔的甬道,来到了庙中的第二道坊门——“亚圣庙”石坊面前。
此石坊建于十六世纪中叶,坊名由邹县县令章时鸾题写。
“亚圣庙”石坊为四柱三楹式牌坊建筑。整座牌坊的造型简约中显典雅之古朴气息。坊额正中镌刻着楷书“亚圣庙”三个大字,其西侧分别镌刻着“云中翼龙”、“海水蛟龙”的石雕图案。
穿过了这座石坊大门,我来到了孟庙的第二进院落。来到院内,我就看到这里的古树更多。可谓古木苍苍、遮天蔽日。一看就知道这些古树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枝干挺拔,为孟庙增添了盎然的生机,显示着千年古庙历史的久远。我还看到这里的地面上除了松树柏木之外,地上还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其实,前面的院落里也是满地的青草萋萋,十分养眼。我以为,这似乎是孟庙的基本风貌吧。
走过第二进院落,很快,我就来到了“泰山气象门”前。跨过此门,就等于来到了庙内的第三进院落。
来到门下,我就看到门樑上方竖立着一块写着“泰山气象门”蓝底金字立匾,样子颇为大气。大门两侧,都为高耸的红墙。
P358-35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