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庭教育(升级版) |
分类 | |
作者 | 陈鹤琴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分13章,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述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为提纲讨论。后11章用具体的事实来解释各项建议之涵义。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作了很充分的讨论,对为人父母者具有切实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长期从事师范教育与儿童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幼儿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国四大教育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教育机构方面从托儿所、婴儿院,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为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第1章 儿童的心理 一 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二 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三 小孩子是好奇的 四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五 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 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七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第2章 学习之性质与原则 一 学习的性质 二 学习的原则 第3章 普通教导法 原则01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原则02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原则03 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原则04 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05 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原则06 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原则07 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 原则08 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原则09 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原则10 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 原则11 游戏式的教育法。 第4章 卫生上的习惯 原则01 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02 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原则03 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则04 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原则05 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则06 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原则07 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 原则08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原则09 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原则10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原则11 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12 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第5章 卫生上的习惯(续) 原则13 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原则14 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原则15 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原则16 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原则17 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该有适当的娱乐。 原则18 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 原则19 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 原则20 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原则21 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 原则22 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原则23 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24 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 原则25 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第6章 游戏与玩物 原则01 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 原则02 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 原则03 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原则04 小孩子玩了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 原则05 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原则06 小孩子玩的玩物要“活”的不要“死”的。 原则07 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 原则08 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 原则09 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 原则10 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 第7章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原则01 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 原则02 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 原则03 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 原则04 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 原则05 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 原则06 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 原则07 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 原则08 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 原则09 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 原则10 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 第8章 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 原则01 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 原则02 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 原则03 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 原则04 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慎防其他大的声响,以免增加他的惊慌。 原则05 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 原则06 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原则07 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 原则08 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去暗示他哭。 第9章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原则01 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原则02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原则03 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原则04 要打破一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一个新的坏习惯。 原则05 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 原则06 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原则07 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 原则08 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 第10章 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 原则01 序言 家庭教育素为我国所 重。家庭教育的书籍,在 我国也不乏善本。旧的如 《颜之推家训》,近的如 王□所译之《宁馨儿》《 儿童鉴》等书,皆陈义丰 赡,行文畅达。但搜采具 体的事实,运以浅显之文 辞,可期家喻户晓的,那 么陈君之书要算第一本了 。 看书的法,有时要探 其重要之主旨,有时要究 其详细之方法,阅本书的 ,这两方面都要顾到的。 但是假如方法上的细节, 一时限于设备或环境,有 未易实行的地方,那只需 临时变通适用便是。最重 要的还在得其精神,取法 乎上,虽不能一蹴而就, 能够步步逼近,便是进步 的征象了。现在将本书的 略历,约述一番。 大概教育界人都知道 本书作者陈君鹤琴很是喜 欢研究儿童心理和幼稚教 育的。陈君在清华的时候 ,很热心于社会公益事项 ,他也极能与各种的人— —学校里的同学,校外负 贩驴夫以至乞丐——相接 近。他到美国留学,先往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 校以研究精神著称于世, 陈君想要研究地质,因陈 君向来喜欢做观察实验功 夫,实有科学家的精神。 但后来陈君仍旧拿这种功 夫回到“人”的研究上去, 如今知道他的略历,也就 可明白他是适宜于做那种 研究的人了。 陈君回国后一年成了 婚,再一年得了子。现来 已有子女一对了!他既得 了子,就有可以时时研究 、时时实验的资料。他起 初天天自己沐浴小孩,他 一直将所发现的事分类记 载下来。有时把足以见到 身心现状的材料摄了影。 久久渐已积卷盈帙,分类 的记载本,已十余本了! 我和我内人去访问的时候 ,他时常拿给我们看。我 虽也习教育,若就幼稚教 育一项之实施而言,真是 惭愧得很!不过向来对此 也有兴味,既有良友之家 可以观摩,无形中当然已 得益不浅。 他一方既在东南大学 教授儿童心理一科,一方 又实地研究。他的兴味, 自然益发浓厚。现在陈君 把他数年的研究和经验实 地的所得,作有系统的叙 述。陈君且将稿件交我, 使我有先睹为快的机会。 我阅过之后,但觉珠玑满 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 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 域。私幸有此一卷,置诸 案头,可以奉为龟鉴。陈 君以斯科专家而问序于我 ,忭惶之余,用赘数语于 筒端以志一人对于是书之 感想,且以告家庭之有子 弟者,是为序。 甲子冬月郑宗海识于 南京 导语 陈鹤琴先生此书所述各种教育方法,或宽或严,都以事体的性质为根据,不以施教育的人为转移。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著者既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愿读此书者亦务须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去领会此书之意义。 精彩页 第1章 儿童的心理 普通的小孩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 然何以到后来有的会怕狗怕猫,有的敢骑牛骑马;有的身体强健,有的身体孱弱;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知识丰富,有的知识缺乏;有的专顾自己,有的体恤别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公民,有的变为社会败类?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 若从小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生来怕狗猫,到大来也敢骑牛马的;虽生来不甚强壮,到大来也会健康的。若家庭教育不好,小孩子本来不怕动物,大来会怕的;本来身体强健的,大来会瘦弱的。 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所以我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施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一 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地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像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从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拿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 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 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总而言之,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三 小孩子是好奇的 小孩生来是好动的,生来是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 又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它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响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是很对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就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怕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晓得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四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比如一个两岁光景的小孩子在沙箱里玩沙。他尽管把沙一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把沙倒出来;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去,捞满了又倒出来;这种动作从表面一看没有什么成就,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地捞进罐里去固然是一种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小孩子虽喜欢捞沙的动作,也喜欢捞沙成功呢。 一鸣有一天将大小木块搬到天井里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