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锦言录》是此前已出版之《诸子锦言录》的姊妹篇,可以说是一部“三好”之书:
1.《十三经锦言录》是一部“好看”的书:封面版式,大气舒适。本书封面延续《诸子锦言录》的整体风格,护封正面为集锦图案,典雅大气,里封主体为错落有致的经典文句,简洁厚重,整体采用绿色色调,与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封面颜色一致,象征经典永葆生命活力。内文版式舒朗,正文字大醒目,注译舒适悦目。
2.《十三经锦言录》是一部“好懂”的书:说书解题,有注有译。本书对“十三经”中的每部经典都有简要的题解,介绍经典的文献情况、主要内容及文化价值,使读者对经典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全书选录名言名句两千多条,每条都有译文,必要时还有注释,帮助读者理解经典原文。
3.《十三经锦言录》是一部“好查”的书:主题分类,查找不累。本书书末附录《主题分类索引》,根据各条选文的内容主题,将其分为治国理政、处世、齐家、修身、哲理等四十余类,读者通过《主题分类索引》,可以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应主题内容的选文。
《十三经锦言录》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名句汇编,全书选录经典原文两千余条,每部经典都有题解,每条选文都有译文,必要时还有注释,末附《主题分类索引》,是此前出版的《诸子锦言录》的姊妹篇。
本书“十三经”按照《十三经注疏》排序,原文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简称“三全”)丛书中的“十三经”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翻译根据三全本中的注译内容修订而成,精当可信。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四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页码。全书一册,厚重有内涵,内文版式舒朗,封面典雅大气,堪称是一部好看、好懂、好查的十三经名言读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汲取“十三经”的思想精华,学习运用其中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
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译文】
《周易》中蕴涵的道理是事物发展到穷极时就促使其变化,变化后就能使事物达到通顺,通顺了就能长久。
2.百姓昭明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①百姓:百官族姓。
【译文】
百官中的事务处理得妥善了,又努力使各个邦族之间都能做到团结无间,亲如一家。
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①。——《诗经·大雅·荡》
①鲜(xiǎn):少。
【译文】
其初都以善开始,很少能够有善终。
4.不用法者,国有常刑。——《周礼·天官冢宰》
【译文】
若有不依法行事的,国家自有常刑加以惩处。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译文】
大道施行的时代,人们公有天下。
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
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
7.何言乎王正月①?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隐公》
①王正月:《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译文】
为什么说是王的正月?是为强调天下政令的统一。
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
天下之人都是兄弟。
9.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译文】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1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物品之间存在区别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