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肖复兴文学回忆录(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肖复兴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肖复兴文学回忆录(精)》记录了饱经岁月沧桑、历尽世事浮沉的作家,在追忆逝去的文学往事时留下的又一缕人生况味。肖复兴先生以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融合对文学、对生活和自己的经验的体认和回忆。在态度中体现价值,在价值中审视态度,为读者带来岁月沉淀过的艺术的真诚、美好与感动。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近著有《肖复兴散文100篇》、《肖复兴新散文画作》两卷、《肖复兴音乐文集》三卷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第一章 文学的侧影 第二章 读书的准备 第三章 第一行脚印 第四章 风雪北大荒 第五章 孤舟野渡舟自横 第六章 戏如人生 第七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八章 永远的校园 第九章 艺术之门 第十章 补课的作业 第十一章 清算后才能反思 第十二章 老街和老院 第十三章 重回原点 附录一:肖复兴小传 附录二:肖复兴著作 序言 应承下向继东盛情相约 写这本文学回忆录后,我在 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 么要写文学回忆录?二是文 学回忆录和一般的人生回忆 录有什么区别? 从本质而言,无论什么 样的回忆录,都是人生自传 的一种写法。按照心理学家 的研究,所有的自传,无不 包含着自我辩护。也就是说 ,读者要想从自传中看到完 整而真实的作者,以及作者 所生存的真实世界,是不可 能的。尤其是拥有充分联想 力和丰富想象力的作家、艺 术家的自传,或他人为其所 撰写的传记,是最不可信的 。因此,一般,我不大看人 物传记。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写 这本文学回忆录?在写这本 文学回忆录之前,我先重读 了法国作家纪德写的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我想看看 他是怎么写自己的回忆录。 我看到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好多年间,我一直朦朦胧 胧,莫名其妙地相信,在现 实之外,在日常生活之外, 在公认的生活之外,存在着 自己也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 西。”我知道,他是在说文 学,其实也是在说他的这本 自传。所谓“说不清的另外 什么东西”,指的是文学, 也指的是自传,或曰回忆录 。这便是文学回忆录与自传 或其他人生回忆录最大的不 同之处。自己同样的一支笔 ,写作文学作品时,是在写 那些“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 西”,如果一切都说得清了 ,便不必再需要文学了;写 作自传或文学回忆录时,是 在诠释写作中那些“说不清 的另外什么东西”,或者说 力图让那些“说不清的另外 什么东西”,使之能够略微 说清一些,看清一些。 因此,相比真正完整的 人生回忆录或自传,文学回 忆录稍微好写一些,它不过 是构筑人生与文学月迷津渡 间的一座小桥,或一叶扁舟 而已,在觅无寻处中寻得一 点来路与归处。文学已经替 你的人生删削大部。它可深 可浅,可以用文学做人生的 掩体,也可以借人生做文学 的注脚。它可以以人生触摸 文学,也可以借文学解读人 生。它以文字为璎珞,在虚 实之间勾勒出内心的一部分 独白或旁白。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作 家。我写作,源于自幼的喜 爱,便如同树木的年轮自然 而然地刻进树木之中,并非 有意地雕刻成漂亮的花纹以 悦己或悦人。我曾经想过这 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稿费, 如果没有地方发表和出版, 我还会不会继续写作?或者 说,还会不会保持一样的热 情写作?我会肯定地回答自 己,还是会的。我最初写作 的时候,没有稿费,也没有 地方发表和出版,那时候, 在北大荒的猪号里,四周被 一片荒原包围,我不是依然 非常快乐、非常执着地写作 吗?用一支从北京带来的英 雄牌钢笔,用一瓶在北大荒 买到的鸵鸟牌纯蓝墨水,在 一个学生写作业的横格本上 写下最初的文字吗? 写作本身,是快乐的, 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内心 的,并不是为稿费,为出版 ,为评奖,甚至是为读者的 。这一直是我非常幼稚却执 着的想法,写作方才成为我 生活的一部分,平凡琐碎, 不可或缺,如同农人日复一 日的农事稼穑,伐薪猎山。 我不敢说写作是我生命的一 部分,我没有那样超拔的气 度和理想,羞于这样的大言 不惭。 如果从我读初三时写下 的第一篇文章《一幅画像》 (1964年收入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我和姐姐争冠军》 一书)印成铅字算起,我的 写作生涯已经56年;如果从 我在北大荒猪号里写下的散 文《照相》(刊发于1972 年《黑龙江文艺》复刊号) 算起,我的写作生涯48年; 如果从我返城回京写的小说 《玉雕记》(刊发于1978 年第四期《人民文学》)算 起,我的写作生涯42年。年 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 起码占有人生大半。在这样 长的写作生涯里,我是幸运 的,因为我获得过很多相识 与不相识的人无私而真诚的 扶携相助。独木不成林,没 有这些人,便没有我的文学 ,也构不成我的回忆。在我 的这本回忆录中,我写到了 他们。这是应该的、必须的 ,是回忆之中温馨而动人的 华彩乐章。 除此之外,我还应该再 写些什么? 因为缺少宗教的传统, 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一 直有意或无意地规避或剪裁 ,我们更缺乏明晰的忏悔意 识。我们的回忆,便显得十 分容易,顺风顺水,轻舟万 里,畅快而惬意。我们更多 愿意书写过五关斩六将而鲜 有走麦城,甚至愿意为自己 头顶频加枯萎的桂冠,将泥 沼烂泥塘抒写成席梦思软床 。所以,肖斯塔科维奇在写 自己的回忆录时,开宗明义 道:“追忆往事,十分困难 ;只有说真话,才值得追忆 。”他讽刺那些“说谎像见证 人一样的”的人和他们的回 忆录。 这应该是回忆录的基本 准则。或许,我做不到,但 我应该努力。 在写我的这本文学回忆 录之前,我还重读了德国作 家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 剥洋葱》。他在这本回忆录 中第一句话说:“用第三人 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始终 是一种诱惑。”我以为,格 拉斯说的是自己,也是对这 种回忆录的一种警觉和戒备 。所以,他才能够在这本回 忆录里,不用置之度外的第 三人称来遮掩或回避自己, 层层叠叠剥洋葱,每剥掉一 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有 导语 实力作家肖复兴至真至善的灵魂自白,集世事与文学一体,叙写数十载其创作背后的温暖情义。 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获得者,肖复兴老师首次完整梳理个人从文学启蒙到创作数十年的文学人生。 内附作者著作年表,可使读者完整领略作家的创作历程。 精彩页 第一章 文学的侧影 1 童年是文学写作的母体,或者说是酵母。童年对于文学写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来自两点:一是童年的经历;二是童年的阅读。这是一个作家写作的两个根系,先天注定着其走的路的远与近。 先来说童年的经历。童年很短,经历很浅,但再短、再浅,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写作者而言,童年的影子绵延至纸上字里行间的深处,无所不在,成为文学不散的鬼魅魂灵。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个作者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是不幸的童年。” 我童年最早的记忆,应该从母亲去世时始。那一年,我5岁。母亲才37岁,突然离开了我们。那一天,我和弟弟站在家门的外面,看着有人将母亲抬出来,抬出院子。我和弟弟都没有哭,那时候,悲伤还没有来得及涌出心口,就先被突然撞个满怀而吓坏了,呆呆地望着院子里落了一地的槐花。我最早的记忆,就是这一地的槐花如雪。 母亲的突然离世,对父亲的打击,显然很大。那时,北京刚解放三年,日子刚安定下来不久。只是,那时我太小,难以理解一个人到中年的父亲的心情罢了。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就回了一趟老家,为我和弟弟娶回一个继母。继母比父亲大2岁,比母亲大12岁,带着一个她自己的女儿。还有,和身材高挑、长相清秀的母亲不同的是,继母缠足。 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我的亲姐姐,不到17岁,就报名参加当时京包线铁路建设,独自去了风沙弥漫的内蒙古。 突然的生活变故,让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手足无措。 1994年,孙犁先生读完我的《母亲》一文,知道我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来信说:“您的童年,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幸福的,使我伤感。”这是知音之言。 再有的记忆,便是那一晚在前门火车站送姐姐的情景。火车鸣响着汽笛,喷出白烟,缓缓地驶出站台,看不见一丁点儿影子,只剩下光秃秃的铁轨,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着寂寞的光。我和弟弟分别躲在站台的柱子后面,我在悄悄地哭,看不见弟弟,但我知道,弟弟肯定也在悄悄地落泪。母亲去世时,我们没有哭,姐姐走了,我们却伤心得止不住地哭。我才发现,自己是这样爱掉眼泪,脆弱,又不想让别人看见,只能偷偷地掉眼泪。 过早尝到了离别的滋味,它使我过早品尝人生的苍凉,从而性格有些内向,内心有些早熟。从此,火车站灯光凄迷的月台,便和我们的命运相交,无法分割。盼望着姐姐乘坐火车回家,成为我和弟弟每年最大的心愿。 前门火车站离我家很近,出家门,走不远,就能看见火车站的钟楼和站台上停靠的列车。夜晚,能看到那里迷离闪烁的灯火。我常望着那里发杲,痴痴地幻想着,哪一天姐姐突然下了火车,从那里走了出来,和我撞个满怀。我不知道,如果真的是这样,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姐姐会对我说什么,我又会对姐姐说什么。 稍微大一点儿,我常常会像小猫一样,从我家的房后爬上房顶,独自坐在鱼鳞瓦上,朝西向前门火车站那边望去,火车站的钟楼依稀可见。姐姐就是在那里坐上火车离开北京去内蒙古的,她每一次从内蒙古回来看我们,也是在那里下的火车。姐姐每一次回内蒙古,如果我和弟弟没有上课,都会到那里送她;如果由于上课送不成她,我会偷偷哭得更伤心。思念,在房顶上随风飘荡,更加忧伤。 有时候,我会特意带一张白纸来,叠成一架纸飞机,顺着风,向火车站的方向投出去。看着纸飞机飘飘悠悠,在夜色中起起伏伏,像是夜航,我希望它降落到姐姐住的地方。幻想着第二天早晨姐姐醒来一出门就看到纸飞机,从地上捡起来,一定会有点儿惊奇,会猜得到是我叠的纸飞机吗?是特意放飞到她的屋前吗?想到这里,我应该在纸飞机上面写几个字。写什么呢?我瞎琢磨开了,琢磨半天,也不知道写什么好。 有时候,我也会想母亲,但母亲留给我的印象远不如姐姐深。母亲过世了几年,姐姐就离开了我和弟弟几年。忽然觉得时间那么长,姐姐离我是那么远。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