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修订本)(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朱汉民//肖永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修订本)(精)》系统地研究、论述了《四书》学的渊源及在两宋时期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思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濂学、关学、洛学、荆公新学、蜀学、湖湘学、象山学在《四书》学的诠释与理学建构方面的学术特色与思想创新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尤其是对朱熹理学思想与《四书》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颇为深入的探讨。作者着重从经典诠释学的角度阐发了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学术成就与思想贡献,并从儒家的人文信仰、实践工夫的角度探讨了朱熹《四书》学的学术成就与思想特色,试图通过上述分析,揭示儒家思想及其知识形态的历史特质与文化特色。
作者简介
朱汉民,1954年生,湖南邵阳市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二级教授,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包括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书院学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实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康州中央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法国高等人文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等。
担任岳麓书院院长二十多年,全面主持岳麓书院的文物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国学传播。完整恢复了传统岳麓书院的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以及最盛时期的建设规模,领衔申报并获得历史学、哲学两个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和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建“中国书院博物馆”,组建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推动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清史》学术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十多项。著作有《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化》、《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上、下)等二十多种,主编《国家清史·文献丛刊·湘军》(十卷本)、《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全国规划教材)、《岳麓书院藏秦简》(多卷本)、《儒藏·经学·春秋类》(精华编)、《岳麓书院国学文库》、《湖湘文化通史》、《中国书院通史》(四卷)及丛刊《中国书院》、《原道》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百多篇。
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获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多项。
目录
上篇 导论
第一章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四书》、《四书》学及汉唐四门之学流变
第一节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概况
第二节 《四书》之名的确立及《四书》学
第三节 汉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门之学的渊源流变
中篇 宋代《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宋代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第一节 宋初社会特点及儒学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宋代儒学的内外危机
第三节 宋初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第四章 北宋《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对《四书》的阐释、利用、发挥是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从《四书》学看北宋中后期儒学诸派的分歧
第五章 湖湘学、象山学与《四书》学
第一节 湖湘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第二节 象山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下篇 宋代《四书》学的定型与理学体系的完成
第六章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与治学特点
第一节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
第七章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
第一节 《四书》诠释的两重进路
第二节 “文献—语言”的《四书》诠释方法
第三节 “实践—体验”的《四书》诠释方法
第八章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人文信仰
第一节 《五经》时代及其信仰
第二节 《四书》:儒家人文信仰的奠基
第三节 朱熹的《四书》诠释:儒家人文信仰的完成
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人文信仰的特征
第九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第一节 作为儒家工夫论的《四书》学
第二节 《四书》学工夫论的体系构架
第三节 圣门第一义:“行”的工夫
第四节 圣门第二义:“知”的工夫
第十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理学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 以《四书》为核心的新经典体系的理学旨趣
第二节 《四书集注》中的理学道统论
第三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天理论建构
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心性论建构
第五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附论 宋代理学《四书》学的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
第一节 理学《四书》学思想向最高统治集团的传播与渗透
第二节 理学《四书》学向士人的传播与渗透
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
初版后记
修订本后记
导语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理学家是如何对《四书》进行阐释、发挥、利用的?
不同的阐释、发挥、利用倾向对理学家思想体系的建构有何特点、意义与作用?
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发展对《四书》学的发展、兴盛又有何影响?
本书从思想史、学术史与社会史相互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力图向读者展现《四书》学与理学相伴相生的发展进程以及两宋儒学的变迁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