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康震古诗词81课 |
分类 | |
作者 | 康震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康震古诗词81课》是由著名古典诗词专家、《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点评嘉宾康震教授精讲的从东汉三国至宋元明清81首国民必读古诗词,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共情式解读,多维度切入,引领读者穿越时光,去会晤千百年前诗人内心那些深情唯美、绚烂多姿的诗句,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作者简介 康震,陕西绥德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 目录 第1课 曹操《观沧海》 第2课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3课 贺知章《咏柳》 第4课 王之涣《登鹳雀楼》 第5课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第6课 孟浩然《春晓》 第7课 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8课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第9课 王昌龄《闺怨》 第10课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第11课 高适《别董大》(其一) 第12课 王维《使至塞上》 第13课 王维《终南别业》 第14课 王维《鹿柴》 第15课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 第16课 李白《望天门山》 第17课 李白《行路难》(其一) 第18课 李白《将进酒》 第19课 李白《送友人》 第20课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1课 李白《赠汪伦》 第22课 李白《早发白帝城》 第23课 杜甫《望岳》 第24课 杜甫《月夜》 第25课 杜甫《春望》 第26课 杜甫《赠花卿》 第27课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28课 杜甫《绝句》(其三) 第29课 杜甫《登高》 第30课 张继《枫桥夜泊》 第31课 孟郊《游子吟》 第32课 韩愈《晚春》 第33课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第34课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第35课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第36课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37课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第38课 刘禹锡《秋词》(其一) 第39课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40课 柳宗元《江雪》 第41课 元稹《离思》(其四) 第42课 贾岛《题李凝幽居》 第43课 李贺《雁门太守行》 第44课 杜牧《清明》 第45课 杜牧《山行》 第46课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第47课 李商隐《夜雨寄北》 第48课 李商隐《无题》 第49课 李商隐《锦瑟》 第50课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第51课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第52课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第53课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第54课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第55课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第56课 王安石《登飞来峰》 第57课 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58课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第59课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第60课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第61课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62课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63课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64课 苏轼《题西林壁》 第65课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第66课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第67课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第68课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第69课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第70课 李清照《夏日绝句》 第71课 陆游《游山西村》 第72课 杨万里《小池》 第73课 朱熹《春日》 第74课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第75课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第76课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77课 叶绍翁《游园不值》 第78课 钱福《明日歌》 第79课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第80课 袁枚《苔》(其一) 第81课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序言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古典诗词是明亮的星辰、飞舞的精灵。 春天来了,漫步田野, 明月升起,遥望夜空, 诗,首先是一种精神, 诗人,是以诗为马的骑 苏轼被贬海南 这就是诗,它是文学的星辰与精灵。如果散文是原野,那么诗就是原野上 奔驰的骏马;如果戏剧是森林,那么诗就是林间欢歌的黄鹂;如果辞赋是天空,那么诗就是云间翱翔的雄鹰;如果文学是宇宙 我们为什么需要诗?因为只有在诗里,我们才能再次起飞,重新燃烧,尽情呐喊,才能持续刷新我们对世界的最美印象。 热爱诗吧,就是在热爱你自己,热爱这个世界; 高唱诗吧,就是在高唱你的生命,高唱你我的未来! 辛丑年正月初一 导语 我们为什么需要诗?因为只有在诗里,我们才能再次起飞,重新燃烧,尽情呐喊,才能持续刷新我们对世界的最美印象。 热爱诗吧,就是在热爱你自己,热爱这个世界; 高唱诗吧,就是在高唱你的生命,高唱你我的未来! 本书就是著名古典诗词专家,《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点评嘉宾康震教授精讲的从东汉三国至宋元明清81首国民必读古诗词的集结。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共情式解读,多维度切入,引领读者穿越时光,去会晤千百年前诗人内心那些深情唯美、绚烂多姿的诗句,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后记 书稿完成之际,发现所选诗词篇目,正好八十一 “八十一”是个高深而玄 我们选讲的八十一首诗词,也是一个人间世事的小宇宙——有“不识庐山真 古典诗词的普及、推广 这本小书,写了两年多 特别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团队精益求精的优质编校工作,没有大家的包容与坚持,就不会有这本书的面世。 写作中,我的研究生田萌萌、王笑非、余丹、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精彩页 这首诗写于白帝城。在李白之前,白帝城著名的事件是“白帝城托孤”。《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贸然讨伐东吴,大败后一病不起,在白帝城交代后事。他跟诸葛亮明确表态,如果太子刘禅够格,诸葛亮便辅佐他,否则就取而代之。诸葛亮哪敢取而代之?他也明确表态:一定竭力效忠刘禅,死而后已。刘备则几乎要求刘禅对诸葛亮执父子之礼。(《三国志》卷三五)总之,这是一个君臣同心同德的感人故事。李白此番被朝廷流放,病根子就在于君臣猜忌、同室操戈。此时此刻,在白帝城想到“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李白的内心一定感慨万千! 李白为什么会来到白帝城?说来话长。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避难成都,随即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负责应对北方战事,并收复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洛阳;任命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坐镇江陵,呼应北方战事。其他皇子也各有分工。但玄宗做梦也没想到,时隔不久,太子李亨就在灵武(今属宁夏灵武)自行即皇帝位,尊奉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远在成都,鞭长莫及,只好默许了这一事实。李亨做了皇帝,立刻下令李璘交出兵权,李璘拒不听从,率军沿江东下,直奔扬州。途经庐山时,他派人上山邀请李白入伙。此时的李白,满脑子宰相梦,一心要成就功业,结果头脑发热,认错了形势,看错了对象。他收了聘金,欣然下山,上了李璘的船。 李白从浔阳出发,一路向西,进入三峡,来到白帝城,迎来了转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内发生严重的旱灾,朝廷发布赦免令,将死刑减为流放,流放减为免刑。接到赦免令,李白欣喜若狂,喜不自胜,挥笔写下《早发白帝城》。这一年,李白已年近花甲,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也只有两三年的时间,生活状况真是一团糟,政治前途更是黯淡无光,但在白帝城接到赦免令的一刻,阳光忽然照耀在李白的身上。从这首诗里,我们没有看到绝望与痛苦,只看到了两个字——青春。 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早上我离开白帝城的时候,彩霞满天。其实,这一天到底是晴天还是阴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白自己内心感觉彩霞满天。李白擅长描摹客观景物,但更喜欢写自己心中的景物:几十米的瀑布,在他笔下就有三千尺;十几米深的桃花潭,在他笔下就有千尺之深。这次也是一样,对李白而言,白帝城的赦免令,就是他人生的新起点,就是他的新希望,阳光人生,从此开始。 “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江陵。因为是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距离一天就到。这一次,李白讲了实情,没有夸张。不过在这一刻,别说是千里江陵,就是万里江陵,李白也会觉得一日便可抵达。显然,“一日还”表达的不是实际速度,而是主观愿望与心情,就算船没有到江陵,可是心早已经到了,这是浪漫的手法,更是暮年壮士的生命活力。 但“猿声啼不住”毕竟不是三峡的主流,世道艰难也不是人生的主流,不管山有多高,川有多深,轻舟也总有一天要走出万重山峦。这一刻,李白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成为那个刚刚离开蜀地的少年。他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极目远望,高山和大江层层叠叠、浩浩荡荡,渐渐融入广袤辽阔的原野,明月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的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诗人迈出天府之国,走出雄伟的夔门,一望天下无边无际,所有的理想和阳光都在他的面前展开。如今虽已迟暮,年近花甲,但对李白来讲,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依然可以像当年那样再次走出夔门,走向整个世界。 P111-1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