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著(上)》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名著故事,全都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且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书中还收录了数百幅插图。
本书收录了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诱拐》等。
《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著(上)》收录的全都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且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书中还收录了数百幅插图。
《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著(上)》收录了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诱拐》、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卡斯顿·勒胡的《歌剧院幽灵》等。
可怜的奥利弗吓晕了,让人拖着往牢房走。突然,一名男子冲进了办公室。
“等一等!”他喊道,“别把他带走。我是小书摊的主人。是别的孩子偷的。”
“这个孩子可以走了。”警官大声说着,“退庭。”
布朗劳走了出来,发现小奥利弗·退斯特躺在人行道上,面无血色。他叫来一辆马车,他们坐着马车来到一栋很体面的房子前。这栋房子坐落在伦敦北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奥利弗在那里一睡就是好几天。后来,他身体恢复了,可以下楼了。坐在火边吃饭时,他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挂在椅子对面墙上那幅画。
“多美的一张脸!”他说道,“她是谁”
“画上的人大概你我都不认识。”女管家贝德温太太答道。
“她太美了。”奥利弗说道,“她的眼睛好像在盯着我看,她就跟活的一样,想跟我说话。”
“快不要说这样的话,孩子!”贝德温太太惊讶道,“你病后身体还弱,神经还不健全。让我把你的椅子转一个方向,你就看不见画像了。”
布朗劳走了进来。“小伙子,看你气色好多了,我很高兴。”他说道。
他盯着奥利弗看了一会儿,然后看看孩子身后那幅画像。
“天哪!”他说道,“眼睛、鼻子、嘴巴,无一不像。就连表情也是一模一样!”
不知为什么,奥利弗突然心跳加速,晕了过去。
第二天,墙上的画像不见了。“为什么要拿走”奥利弗大声说着,“我喜欢它。”
“布朗劳先生怕它会惹你心烦,对你恢复健康不利。”贝德温太太说道。
这段日子对奥利弗来说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和蔼可亲。就在奥利弗来这儿一个星期以后,布朗劳先生把他叫了过去。
“不要打发我走,先生!”奥利弗乞求着,“让我待在这里吧,做你的仆人。求你了,先生。”
“亲爱的孩子,”布朗劳先生被奥利弗的话打动了,“我不会赶你走的,我觉得我可以相信你。现在给我讲讲你的情况吧。”
奥利弗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世。就在他讲到班布尔先生把他带到济贫院时,突然,书摊派人送来了几本新书。
“快,追上他,贝德温太太。”布朗劳先生听见贝德温太太把门再次关上后喊道,“你忘了我得给钱!”
“我去吧,先生。”奥利弗说道。
奥利弗顺着街道跑着,心里想着自己多么幸福。突然,一个年轻姑娘来到他面前,搂住他的脖子。“我找到他了,比尔。”她冲着门口的一名男子喊着,“奥利弗,淘气包,回家吧。” 奥利弗挣扎着要逃走,突然看清了女孩的脸。“南茜!”他大吃一惊,“你在这儿干吗放开我l”
比尔领着他的狗“牛眼灯”来到奥利弗面前,狠狠地敲打着他的头部。奥利弗一半是让狗的狂吠吓坏了,一半是病后身体虚弱,无力再挣扎了。他任由南茜和比尔一起拖着他,穿过几条马路,拖到一栋房子里面。
“他来了,费根先生。”屋子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
奥利弗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又脏又暗的屋子,顿时从门里跑了出来,大呼救命。费根和逮不着追了出来。比尔·塞克斯准备把“牛眼灯”放开,南茜却抓住了他的胳膊。
“比尔,把狗喝住。”她大声喊道,“要不然,它会把那孩子撕成碎片的。”
“活该!”塞克斯说道,“放开我!”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那孩子让狗给撕成碎片!”南茜一边尖叫着,一边和他撕扯着。塞克斯把南茜摔到地上,就在这时,费根和逮不着把奥利弗带了回来。
“我的乖乖,你想逃走,是不是”费根一边说着,一边从壁炉旁拿出一根木棒子,“我们要给你治治这毛病,好小子。”
他狠狠地抽打奥利弗。南茜冲上前去,把木棒从费根手里夺了过来,扔到火里。由于用力过猛,竟使几块烧红了的煤从炉内飞了出来撒了一地。
“你们逼我把他找回来。要知道这样,还不如早早把我杀了!”南茜喊叫着。
说着,她瘫倒在地,哽咽着。
几天后,班布尔先生因公来到伦敦。他刚刚在住处吃完早饭,就被报纸上的一则告示吸引住了。
悬赏5几尼寻奥利弗·退斯特
不论何人,凡能提供线索助其安全返家或有助于查明其身世者,即以5几尼为酬。该男孩矮小孱弱,头戴褐色帽子。
布朗劳先生
班布尔先生直奔告示上的地址而来。布朗劳先生对他热情有加。“你知道这可怜孩子的下落吗”他问道。
班布尔先生摇了摇头。
“那么,你知道他些什么”布朗劳先生大声问道。
“他是孤儿,在济贫院长大。”班布尔先生说道,“他历来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我还以为可以相信他呢!”布朗劳先生伤心地说道。
班布尔先生走了,手里攥着赏钱。布朗劳先生把他听到的都告诉了贝德温太太。 “我永远都不相信,先生。”她说道,“他是一个可爱、和善、懂事的孩子。”
“住口!”布朗劳先生咆哮着,“再也别让我听到那孩子的名字!”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