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温馨,女,1985年生于陕西汉中市。2007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11年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汉学、中德关系史等。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德文译著一部,并多次参加在中德两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2015年5月获得德国天主教学术基金会(KAAD)的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 主题词 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德国//19世纪 目录 绪论 一 话题缘起 二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的联结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第三节 16~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综述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中国社会之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与中国文明的碰撞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范式:对中国之期待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开发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尊重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的文明范式转变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范式 第二节 三种文明范式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2:本书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附录3:本书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自19世纪起,现代史渐渐拉开序幕,文明和文明 化的语言成为人类交往的主导语言。在多元现代性视 域下,中国与德国之间的文明相遇与碰撞愈发频繁。 温馨著的《文明碰撞与范式转变(19世纪来华德国人 与中国)》依托一手文本资料和档案史料,以“文明 化”和范式转变为理论方法,对19世纪的三位来华德 国人(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中国观”进 行分析和梳理。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 远万里来华的德国人与中国之间进发了怎样的文明碰 撞,由此衍生了怎样的“文明化”范式参与历史进程 ?本书从这一视角出发为读者打开一个与历史、文明 、精神相遇的空间,重现这段昨日辉煌世界里的中德 文明交流及互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