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葛兰言到白乐日,再到谢和耐,法国汉学研究一直有一条社会科学的传统,该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因此,如果要全面认识法国汉学研究,乃至西方汉学研究,就一定不能忽视法国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而白乐日先生正是其中的先驱。 本书是最早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关系之整体的西方汉学著作。 作者简介 白乐日(Etienne Balazs,1905—1963),法国汉学家、社会学家。出生于匈牙利,求学于德国柏林大学,凭借研究唐代经济史的博士论文声名鹊起。1925至1926年前往法国,并得到了法国汉学家马伯乐的指导。“二战”后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从事汉学研究,随后又在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EPHE)教授中国历史,1954年获得儒莲奖。 白乐日被公认是西方研究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汉学研究极有特点,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思想的影响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经济。 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与官僚制度 第1章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2章 中国官僚君主专制 第3章 中国官僚社会的长期稳定性 第4章 “以史为鉴”的官僚制度实践(专志、全书与会典) 第二部分 汉末危机 第5章 汉朝末年的社会危机与政治哲学 第6章 在“虚无主义的反抗”和“神秘主义的逃亡”之间:公元3世纪中国文人思潮 第三部分 经济史 第7章 中国土地问题 第8章 公元4至5世纪中国鞑靼政权与汉族政权下的土地制度转变 第9章 公元4至14世纪的中国土地制度 第10章 中国的集市 第11章 中国城市行政与司法制度史 第四部分 现代时间 第12章 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和行政实践 第13章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诞生 第14章 历史中国和新中国:延续与断裂 白乐日著作年表 译后记 鉴天朝,知天下——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 导语 白乐日教授无疑是欧洲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人。自“二战”以来,他对年轻同行们的影响颇大。欧洲的中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发挥一种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并且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乐日的个人影响。 在本书中,白乐日相信中国历史能够照亮世界历史,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历史。这是本书诸多主题的统一之处,也是白乐日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