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通过设置公众参与制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提高公众对规划的接受性,促进城乡规划的公正性。但是近年来,我国公众对于城乡规划的争议事件却日渐增多。基于相关研究,公众参与制度的程序正义价值是促进行政过程程序正义,实现实质正义的必要条件。因此,本书以程序正义为视角,在建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程序正义标准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案例,运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从宏观(公众参与制度的总体实施概况)和微观(公众参与制度运行细节)两个层面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运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程序正义考量,解析目前公众参与制度在程序正义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优化程序正义标准下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的内容,为我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公共管理等专业方向人员及师生参考,也可供城市政府、城市建设及规划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莫文竞,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管理与政策分析方向的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一项,参与多项重量自然科学基金;主持或参与多项重量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过8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为CSSCI期刊论文;参与编著教材《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 第1章绪论001 1.1研究缘起001 1.2研究意义002 1.2.1理论意义002 1.2.2实践意义003 1.3概念界定004 1.3.1程序正义004 1.3.2公众参与008 1.4研究范畴的界定011 1.5研究内容与框架012 1.5,1研究章节内容012 1.5.2研究的框架013 1.6研究方法014 第2章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经验借鉴015 2.1理论研究综述015 2.1.1行政过程中的程序正义理论015 2.1.2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理论028 2.1.3制度与制度设计理论046 2.2实践经验借鉴0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