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读章节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涉及范围极广的一门学问 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正如其字面意思,是研究人的内心的学问。心理学有很多领域,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科学地解释人的行为、情感、记忆等各种内心活动机制的学问。例如研究人为什么哭泣,为什么会受骗,遗忘是怎么回事,诸如此类的内心的疑问或谜团。 大学的心理学课程中,首先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学习中,实验、调查、统计、数据等词汇不绝于耳,会让人有一种在听理科课程的感觉。有些人认为心理学类似占卜或超能力,他们大概会惊讶于心理学作为科学是如此重视客观性,又是如此严谨的学问。也有很多人误以为“心理学等于临床心理学”,其实,基础心理学作为科学,是支撑临床心理学的基础之一。 解决内心问题的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是运用基础心理学知识、法则等来研究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的学科。近来常被提及的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临床心理学探究的是心理问题的原因、援助方法、预防方法等。 虐待儿童、厌学、自我封闭等,现代社会有很多心理问题。临床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问题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而且针对“有心理问题的人”,想办法解决或减轻其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然而,仅仅学了一点临床心理学就想像电视节目中那样一下子把问题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内心并非那么简单。不过,临床心理学的确承担着与每一个个体真诚相对,从而对现实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职责。 图形与背景的认知 注意力指向的地方会突显出现——认识的不可思议性 为什么文字是“可读”的?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您有没有想过为什自己能读到文字?虽然我们是极其自然地识读着文字,但是,我们把文字当作文字去看,其中是存在必要条件的。假设,这篇文章的书写颜色和纸张完全一样,大家还能读到吗?因为它用和纸张不同的颜色书写,能够和纸张区别开来,我们才知道哪些是“文字”,才可以阅读。换言之,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其实是冈为认识的对象和背景被区别开了。心理学上,将认识对象称作“图形”,与之相区别的称作“背景”。 请看下一页的图。鲁宾的杯子是多义图形的代表。它隐含着杯子的形状和面对面的人的侧脸。两个图形都可以被看到。因为,杯子和人的侧脸,可以互成为图形或背景。制作出这幅图的是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鲁宾对图形和背景的特征做了以下概括。 1图形具有形状,背景不具有形状。 2.区别图形和背景的线,是图形的“轮廓线”。 3.图形比背景让观看的人感觉更近。 4.图形比背景具有更浓重的颜色。 5图形容易引起注意,而背景不容易引起注意。 “图形和背景”不仅限于视觉现象 图形和背景的概念不只适用于视觉现象。例如.当你在播放背景音乐的商店内专注地选购衣服,图形就是“购物”,背景就是“音乐”。 格式塔法则 整体性把握事物 格式塔心理学登场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被称作心理学之父。冯特为了将心理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尝试对人的意识、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在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又过了30多年,同样是在德国,出现了与冯特持不同理论的研究者。他们是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沃尔夫冈·柯勒、考夫卡等人。冯特认为,人的内心存在心理元素这一最小单位,需要将这些最小单位结合在一起来把握(统觉)。而韦特海默则主张“人的内心原本就是一个整体”。 虽说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的连续放映构成一个完整的影片,但是,在我们的认识里,所谓电影不单是“胶片的连续”,而必定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超越单个画面的更广泛意义上的事物。韦特海默等人认为.“人们习惯于从整体上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所谓的整体并不等同于单个要素的集合。他将此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主张。不过,德语中的Gestalt这个词并没有相对应的日语。这个词不仅表示“把各种事物集合在一起的结果”,而且含有“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事物的过程”的意思。 P10-14 作者简介 作者: 堀井俊章,1969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山形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曾就读上智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心理学专业博士后期课程。在2000年担任山形大学卫生管理中心临床心理学的副教授。且在日本心理临床学会、日本学生咨询学会、日本咨询学会等组织就任。在2004年卫生国立大学管理研究会议上荣获荣誉奖项。同时还在当地开设儿童咨询中心、教育学院等学生辅导办公室,曾为6000余学生及儿童辅导。目前还积极为山形大学的辅导员地区的儿童进行咨询。 协助者 伊泽冬子,1980年生于神奈川县。上智大学大学院综合人间科学研究科心理学专业,博士后期在读中。日本社会心理协会、日本个人心理协会、日本临床协会成员。 寒河江亚衣子,1980年生于山形县。山形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学校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在读中。日本临床心理协会成员。 武田佳那子,1981年生于山形县。山形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学校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就读中。日本临床心理协会成员。 西村安艺子,1974年生于京都。甲南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于山形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任心理咨询师。 日本临床心理协会、日本箱庭疗法协会成员。 横尾沙知,1982年生于山形县。山形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学校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在读中。日本临床心理协会成员。 横山史子,1981年出生于山形县。山形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学校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在读中。日本临床心理协会、日本特殊教育协会成员。 后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下问题:人内心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记忆有没有规律可循呢?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容易;中动和叛逆.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或讨厌某人,我们的性格是由遗传决定的吗…… 数不清的困惑和疑问,都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心理学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原因自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缺少适合大众阅读的心理学读物。 所以,当人民邮电出版社完成版权引进并委托笔者翻译本书时,笔者欣然接受。本书旨在为想要或需要了解心理学的读者提供一本浅显易懂、逻辑严谨的入门读物。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在对每一个心理学理论、现象进行介绍分析后,都会辅以图画、图表帮助读者更形象具体地理解其核心概念和问题。作者的描述多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关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书中写道:“如果把本我比喻成一匹野马,自我就是控制这匹野马的骑手/超我就像是在马前进的道路上树立的路标。因为马(本我)不能理解路标(超我)的意思,所以自我(骑手)必须按照这些路标来驾驭马。”看了这样的解释,想必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本书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市面上不缺心理学专业图书,也不乏着重分析现象的趣味心理学图书。但涵盖心理学多个领域,以严谨专业的态度介绍心理学的图书则不多见。本书从基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到人毕生的心理发展,再到人际关系和集团心理,进而分析人的深层心理以及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由理论到现象,从基础到应用,由个体到社会,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进行剖析,并提出心理援助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或许有读者会问,作为普通人,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也是我在翻译本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通过翻译本书,我认为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了解自己何以成长为今天的自己,了解他人因何呈现出现在的样子。这种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更和谐地相处,可以帮助我们给予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有了这样的了解,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我们不至于慌张和无措:有了这样的了解,当我们一步步走向人生终点时能够少些焦虑,多些坦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一份礼物,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 希望更多的人拥有这份礼物。 目录 序言 第1章 心理学入门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涉及范围极广的一门学问 图形与背景的认知◎注意力指向的地方会突出显现——认识的不可思议性 格式塔法则◎整体性把握事物 错视现象◎虽然明白,但看上去还是不同的——不可思议的错视 鸡尾酒会效应◎为什么在嘈杂的店内也能和朋友谈话 内在动机作用◎生物是基于什么理由来采取行动的 需要层次理论◎引导人去行动的东西 冲突◎如果陷入难做判断、不知如何行动的状况 外周学说和丘脑学说◎因为哭泣所以悲伤,还是因为悲伤所以哭泣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机制—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机制—奖励与惩罚— 学习曲线◎以有效学习为目标 系列位置效应◎窥视记忆的结构 记忆◎人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忘却◎遗忘的意义 多用途监测装置◎谎言为什么会被揭穿 脑◎心理产生的场所、脑的构造和功能 脑波◎测量脑波可以知道什么 专栏 障碍(疾病)名称与歧视 第2章 人毕生的心理发展 哈维格斯特的发展课题◎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其应该完成或超越的课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人生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危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性本能决定人的行为 野孩◎如果由狼抚养,人类的孩子也能成为狼 与父母的情感联系依恋◎形成对母亲的依恋对其将来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婴幼儿期◎与成人形成信赖关系到自主性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哪一个水量多 语言的发展◎基本的机能大约在4岁前形成 儿童期1◎从以家人为中心的关系向伙伴关系发展 儿童期2◎儿童期特有的伙伴关系—团伙— 儿童的教育◎所谓教育,是该静待儿童发展,还是应该施加影响 青年期的身心发展◎青年期随着青春期的开始拉开序幕,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青年期是自我探索的时期 中年期◎40岁是“人生的正午”,40岁之后的中年期是“人生的下午” 老年期◎人生的最后阶段,也是完整生命的时期 接受死亡◎濒临死亡的人的心理发展阶段 专栏 青少年的冲动心理 第3章 人际关系和集团心理 印象的形成机制◎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某人或讨厌某人 刻板印象◎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血型决定性格 自我表露和自我呈现◎如实描述自己,还是有意识地呈现给别人某种形象 友情◎为什么友情非常珍贵 恋爱模式◎你倾向于激情之爱、友情之爱、游戏之爱?还是…… 攻击行为◎有意给他人造成心理或身体伤害的行为 援助行为◎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条件 社会支持◎我们是在周围人的支持下生存的 认知失调理论◎当内心的矛盾无法解决时,我们有时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平衡理论◎对于共同关心的事情,与他人想法不同会破坏平衡 说服◎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被说服 从众行为◎人容易受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影响 领导能力◎优秀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人 流行◎追赶流行的人和对流行漠不关心的人的区别 专栏 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第4章 性格与智力 什么是性格◎性格·人格·气质的区别 性格的认知1◎类型论:性格与体型的关系 性格的认知2◎类型论:性格与价值观的关系 性格的认知3◎特质论 先天论与经验论◎性格由遗传决定还是由后天环境决定 遗传因素1◎家族研究与双生子研究 遗传因素2◎是否有先天具有的特性 环境因素1◎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吗 环境因素2◎出生顺序不同,性格也会不同 性格测验1◎仅仅通过回答问题就能了解性格吗 性格测验2◎对模糊刺激如何反应 性格测验3◎从工作的方式探索人的性格 什么是智力◎关于智力的定义和结构 智力测验◎比奈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什么是天才◎有关天才的认知 专栏 自杀心理 第5章 深层心理 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什么是意识、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的心理是怎样的构造 力比多◎力比多是原始的内在动力 自我防御机制◎努力保持内心安定的自我的功能 俄狄浦斯情结◎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失误行为◎细微失误中显现出的潜意识 梦与象征◎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 客体关系理论◎我们是如何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的 客体丧失与哀伤的过程◎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人内心的体验 依赖◎“依赖”中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集体潜意识◎自远古时代起代代相传的人类普遍性潜意识 原型◎沉睡在集体潜意识底层的意象源泉 情结◎情结的真正含义 原型的集群与共时性◎脱离因果论的东方式看法 自卑感◎自卑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专栏 社交恐惧症的时代 第6章 心理问题和心理疗法 社会性心理问题1 虐待儿童◎监护人对儿童实施的暴力 社会性心理问题2 欺凌◎成人难以觉察的学校内严重问题 社会性心理问题3 厌学◎厌学的孩子不断增加 社会性心理问题4 自我封闭◎高达100万自我封闭的年轻人 社会性心理问题5 家庭内暴力◎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 社会性心理问题6 家暴(DV)◎施暴的丈夫、受虐的妻子 心理疾病1 发育障碍◎早期的援助非常重要 心理疾病2 焦虑症◎以焦虑、惊恐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 心理疾病3 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被归为神经症的“癔症” 心理疾病4 进食障碍◎异常的饮食行为、厌食症·暴食症 心理疾病5 心境障碍◎情绪低落的“抑郁症”和情绪高涨的“躁狂症” 心理疾病6 综合失调症◎呈现出各种特异的症状 心理疾病7 人格障碍◎障碍造成的长久的人格偏差 心理疗法1 精神分析疗法◎重视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往事 心理疗法2 当事人中心疗法◎重视人类成长中的潜能 心理疗法3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认知的改变 心理疗法4 家庭疗法◎重视家庭体系 心理疗法5 艺术疗法◎重视非语言性表达 索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序言 对于人的内心,我们能够了解多少? “现在,对方是什么样的感觉?”“自己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想必大家对于他人或自己内心的状态及心理活动也有过类似的疑问或烦恼吧。有了这些朴素的疑问和烦恼,就会想去做点什么,想了解得更明白,这就是人的心理。过去伟大的心理学家们也是以此想法为动力,勇敢地去挑战“对于人的内心我们能够了解多少”这个巨大的命题,并发展出心理学这门学问。心理学创立至今仅有100年左右,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迄今为止发现的“心的智慧”向我们展示了这门学问的广博与深奥。 为了把集合了“心的智慧”的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大家,本书分成了以下6章。 第1章:介绍人对事物的看法、感知方式、记忆及大脑的构造等,人的心理的基本作用、结构。 第2章:从人出生至死亡,沿着人生的轨迹来观察人的心理特征。 第3章:讲解人在人际关系或社会集团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第4章:分析具有某种特定人格的人的性格、智力等问题。 第5章:聚焦我们日常生活中意识不到的一些深层心理。 第6章: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进行解释并介绍相应的帮助和解决办法。 这6章内容是按照笔者在大学讲授心理学课程时的顺序编写的。不过,各章是独立构成的,您也可以从您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 如果您通过阅读本书,能发现您自己不曾了解的内心的某一面,或者对于他人的心情、感受能有更多的理解,并由此对心理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作为笔者的我将非常高兴。当然,本书若能加深我们对有心理问题或疾病的人的理解,促使我们温柔地守护他们,那更是我无上的喜悦和欣慰。 堀井俊章 内容推荐 为了把集合了“心的智慧”的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大家,堀井俊章著的《图解心理学(简单有趣的97个心理学常识)》分成了以下6章。 第1章:介绍人对事物的看法、感知方式、记忆及大脑的构造等,人的心理的基本作用、结构。 第2章:从人出生至死亡,沿着人生的轨迹来观察人的心理特征。 第3章:讲解人在人际关系或社会集团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第4章:分析具有某种特定人格的人的性格、智力等问题。 第5章:聚焦我们日常生活中意识不到的一些深层心理。 第6章: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进行解释并介绍相应的帮助和解决办法。 这6章内容是按照笔者在大学讲授心理学课程时的顺序编写的。不过,各章是独立构成的,您也可以从您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 编辑推荐 堀井俊章编著的《图解心理学(简单有趣的97个心理学常识)》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概念和术语。 本书由理论到现象,从基础到应用,由个体到社会,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进行剖析,并提出心理援助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本书适合心理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