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冯海芳著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比较研究--基于2008年经济危机》共分为七个部分,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本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靠前外研究的现状及简要评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等。 靠前章基于经济理论和历史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功能演变。本章试图为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作用路径与作用方式分析。本章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三条作用路径和社会保障政策作用于企业和居民的方式。 第三章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例。本章首先介绍分析了2008年靠前经济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其次通过借鉴和综合分析,对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很后利用OECD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OECD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四章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差异的深层次分析。研究中选取了瑞典、德国、美国、希腊以及韩国,作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国家,在对这五个国家在经济危机中的福利保障、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社会公平、财政负担进行比较分析后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 第五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研究。本章首先综合分析了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和因危机社会保障制度所做的政策调整;其次,运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截面加权估计方法(EGLS)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很后,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 第六章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提炼了本书研究的重要结论;其次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在应对经济危机能力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具体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冯海芳,女,1984年10月生,河北沧州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讲师。自2009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社会保障及保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几年来,主要承担《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保险学》《农村社会保障》《企业年金》等课程教学,先后主持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1项、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专题1项、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主研有关重量、省部级等课题10多项,在《社会保障研究》《保险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曾获“2015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很好奖”“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二等奖”“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首届博学沙龙学术征文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导论 章 基于经济理论和历史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功能演变 节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危机的一般性关系界定 第二节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危机、经济理论与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功能分析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作用路径与作用方式分析 节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作用路径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着力点分析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作用方式分析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 ——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例 节 2008年经济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三节 OECD国家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与比较 第四节 基于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聚类及发展特征比较 第四章 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差异的深层次分析 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经济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自身适应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应对经济衰退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第四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应对失业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第五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第六节 经济危机中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财政收支状况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第七节 不同社会保障模式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研究 节 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调整 第三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第四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第五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节 研究的重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