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静的女孩,一个非常喜欢小狗的女孩,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女孩……一封突然而致的鸡毛信,带领我们慢慢走进了她的校园生活:“养蚕”、“养狗”、“打架”、“帮助同学转学”、“教训欺负同学的坏孩子”、“告状”……带领我们认识了她的一大帮个性鲜明的小学同学……
一个文静的女孩,一个非常喜欢小狗的女孩,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女孩……一封突然而至的鸡毛信,带领我们慢慢走进了她的校园生活:“养蚕”、“养狗”、“打架”、“帮助同学转学”、“教训欺负同学的坏孩子”、“告状”……带领我们认识了她的一大帮个性鲜明的小学同学;矮子兵头领张增、尼姑吴添、酒壶张久官、导弹郑丽敏、大提琴孙佳欢、长颈鹿钟鸣……作者用幽默丰趣的语调,给我们讲述了当下小学生的真实生活:既有快乐的时光,也有考试压力下的无奈和不平。
岑盎带着一个秘密,噔噔噔冲下楼去。
出了楼道门,还没走上几步,秘密差一点就泄露了。一个勇孩站在老远的地方,冲着她喊道:
“岑盎,你带蚕盒了吗?”
岑盎向那男孩跑去,一边跑一边摇着手,叫他不要喊。跑出有十几米远,她停了下来,回头看看六楼的窗户,那里没出现老爸的脑袋,便放下心来。
男孩向她跑了过来。
“你怎么了?”
“小心我爸爸听到。”
“你没告诉你爸?”男孩抬着头问岑盎。男孩叫张增,个子矮得出奇,上五年级了,看上去像二年级小朋友。
岑盎诡谲地笑笑。
“我知道了,”张增说,“你想……先斩后奏。”
“我下午再告诉他。”岑盎说。
岑盎是一个圆脸蛋,四肢修长的女孩,长着一双秀气的眼睛。没有梳辫子,两束头发垂在脑后,像两条粗大的狗尾巴草。
“我妈不准我养蚕。”张增走在岑盎身边,比她整整矮一个脑袋,“她说我要是敢拿一条蚕回家,她就把我和蚕一起扔出门去。”
“哧,哧……”岑盎笑了。
张增问道:“我说,蚕爱不爱吃青菜呀?”
“不爱吃。”
“这么挑食的。”
“这不应该叫挑食,”岑盎纠正他说,“你给狮子吃青菜,它爱吃吗?”
“我记得有一种蚕,就不吃桑叶……”
“是不是柞蚕?”
“这我忘记了,样子像毛毛虫。”
“那就是柞蚕嘛。”今天早上,岑盎因为高兴话也比平时多了,“柞蚕看上去挺怕人的,身上长着褐色的刺毛。”
“赵婷婷的蚕会不会长出毛来?”
“不会。”岑盎笑了。
“万一长出来了呢?”
“不可能的。”岑盎又笑了。
她们班的赵婷婷有一张蚕种,这件事大家早就知道了。上学期,赵婷婷把蚕种带到学校来,让全班同学见识了一下。她对大家说,她爸爸的奶奶从前是养蚕的,养了满满一屋子蚕。到了晚上,走进那屋子,里面吵翻了天。成千上万条蚕一起吃桑叶,那发出来的声音,就像千军万马向你杀过来。大家都听得出了神,谁也没有想到:软乎乎的蚕宝宝,原来还有这么一手!一个男孩听了后,叹了一口气,惋惜地说,要是把这声音录下来放在城门上放,诸葛亮就不用唱“空城计”了。大家开心地大笑,一时间,都觉得自己生错了时间,要是早出生五十年,就能到赵婷婷爸爸的奶奶家去,听一听那神秘的“杀声”,顺便还可以要几条蚕来养养。赵婷婷是语文课代表,口齿伶俐得很,她见把大家的胃口吊起来了,就去打开她那只粉红色的小猪钱包,郑重其事地取出一片纸片,让大家看上一眼。大家看到一片灰色的小粒子,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纸上。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