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电缆组件装联的研究与实际经验编写而成。通过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材料选型、装配连接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主要故障问题的讨论分析,介绍了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的装联工艺技术。书中内容既有系统性,又具有优选性与实用性。 作者简介 马蓉,国营第六〇八厂不错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装联工艺研究与设计工作,深入研究如何以很优化的工艺流程、很可靠的工艺技术手段,提供质量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在电连接器、电线电缆及电缆组件的可制造性技术、工艺可靠性设计、装联工艺缺陷的分析诊断与解决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龙责林,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长期从事军工电子科研、生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现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靠前军工电线电缆骨干企业国营第六〇八厂总经理。在长期的科研、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装备用电缆和电缆组件在整机/系统装备中的关键作用,具有深入的理解、认识、探讨和浓厚的兴趣,其工艺和技术措施已广泛运用于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实践验证,具有良好效果,受到了广泛好评。参加研制的某项目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1章简介 1.1用途 1.2要求 1.3分类 第2章工艺流程 第3章工具设备 第4章简介 第5章电连接器 5.1分类 5.2选型 5.3命名 5.4标准 5.5尾部附件 5.6电镀处理 第二篇材料 第6章电线电缆 6.1特性 6.2基本结构 6.3选用原则 第7章防波套 7.1概述 7.2分类 7.3指标 7.4要求 7.5发展方向 第8章防护套 8.1锦纶丝编织套 8.2耐高温防护套 8.3硫化布套管 8.4尼龙编织网套 8.5耐火防护套 8.6芳纶阻燃防护套 8.7热缩防护套 第9章标识 9.1种类 9.2要求 9.3热缩标识套管 9.4标签 9.5标识方向 第10章热缩套管 10.1用途 10.2分类 10.3选择 10.4使用 第三篇制作工艺 第11章刻字 11.1刻字要求 11.2刻字操作 11.3注意事项 第12章下料 12.1电缆、导线下料长度确定 12.2电连接器内伸入长度 12.3下料设备、工具 第13章组缆 13.1设备组缆 13.2手工组缆 13.3综合缆 第14章剥头 14.1剥头工具 14.2剥头长度 14.3剥头操作 第15章压接 15.1压接和焊接工艺技术比较 15.2压接方式 15.3接触件 15.4导线 15.5压接工具 15.6压接操作 15.7压接质量检查 第16章焊接 16.1分类 16.2焊接工具 16.3焊料及助焊剂 16.4焊前处理 16.5导线与接触件的连接 16.6导线连接 16.7合格焊接 16.8焊接处保护 16.9注意事项 16.10常见焊接故障 第17章导线与接触件的匹配 17.1压接连接 17.2焊接连接 17.3载流量 第18章屏蔽层处理 18.1单根电缆屏蔽层接地处理 18.2多根屏蔽层接地处理 18.3不接地的屏蔽层处理 第19章分支处理 19.1分支屏蔽层搭接处理 19.2分支防护套搭接处理 19.3分支点加强保护 19.4在线编织 第20章线束与连接器的连接装配 20.1接插件装卸 20.2线束在连接器中的处理 20.3屏蔽层端头处理 20.4屏蔽层与尾部附件的搭接处理 20.5防护套端头处理 20.6增强保护 20.7涂胶 第21章热缩 21.1工具及设备 21.2热缩套管长度 21.3热缩操作 第22章三防 22.1电连接器表面处理 22.2接触件表面处理 第四篇检测 第23章检测 23.1电连接器 23.2电线电缆 23.3组件检验 第五篇综述 引用文件及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