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在直播(附光盘洪岩空中访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洪岩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洪岩是厦门音乐广播的 “开台元老”,她主持的《红红工作室》、《蔷薇之旅》等深受许多听众的喜爱。去年元月,她创办了人物访谈节目《光阴的故事》,在每周三邀请一位精英人士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节目采访了大量的艺术家、文化人、体育界、时尚界明星、企业家、社会工作者、劳模等等。洪岩深感声音稍纵即逝,于是她将部分直播录音转换成文字,撷取了众多嘉宾中的20位的访谈内容,呈现在这本《正在直播》里。书后还附送从这20期节目的录音里剪辑而成的6小时精华版CD。

内容推荐

在厦门广播人的眼里,洪岩给人的印象是个绝对的尖子生,考试型的选手,学习能力、进取心都很强。在接触广播很短的日子里,她实现了一个工科生向一个广播主持人的转型,和音乐台的历届众“一哥”们——齐麟、伟鸿、付伟,配合得默契无比,赢来收听成绩的斐然;当事业有成之际,她没有停止脚步,柔弱的身影常常在双休日往返于泉厦之间,完成了在华侨大学两年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且学以致用,在厦门的公益心理援助,在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我们看到了她忙碌的身影。

如果说《光阴的故事》是用声音传递一种温暖,那么《正在直播》就是用文字书写人生,不管哪种方式都希望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热爱生活的你,因为我们都渴求精神的补给:有音乐、有快乐,我们同在。

《正在直播》由洪岩编著。

目录

声音传递温暖 文字书写人生(代序)

我是洪岩(前言)

厦门的骄傲

——访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郑小瑛教授

做最好的自己

——访厦门名姿企业教育总监蔡艺卓

柔和坚韧

——访夏门蓝天救援队队长水草

老男孩

——访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理事长苏晓东

家乡的诗人

——访著名诗人汪国真

百灵轻唱

——访资深广播媒体人宋康

小小少年

——访少年钢琴家牛牛

走路有风

——访音乐奇人黄三元

农民的脸教师的嘴民工的腿

——访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陈清洲

丈义执言

——访厦门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吴旭律师

赤子之心

——访“纳滤之父”蓝伟光博士

戏胜自己

——访国际残奥大使侯斌

不紧不慢

——访演员涂松岩

“小金砖”传奇

——访台湾“凤梨酥大王”孙国华

菩提心

——访石室禅院住持忠明法师

爱学才会赢

——访厦门市政协委员张和辉

蓝天白鹭

——访“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飞行员周明明

执着率真

——访“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曾凤飞

温婉的力量

——访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刘静雯教授

冠军之心

——访中国男子射箭队厦门籍运动员戴小祥

附录

习惯直播

有缘千里

鼓浪屿上的舒婷

蝴蝶恋两岸情

交响南音《陈三五娘》

行吟诗人周云蓬

流淌在我们心中的歌

——一位援川心理志愿者的手记

援川博客

后记

试读章节

洪:“您被忽悠起来了?”

郑:“当年在中央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我是知难而退的,歌剧太庞大,歌剧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这一综合呢,就不光是音乐了,还包含戏剧、舞台,有舞台,就又有服装、布景、道具,有戏剧就有表演,这就需要有场地。一综合呢,还需要有很好的歌唱家,有主要演员和一支好的合唱队,还要有个好的乐队……所以,歌剧这样一个庞大的重工业艺术,音乐里的‘重中之重’,不是轻易做得到的。所以我来到厦门本没有这个野心。”

洪:“您来厦门是一门心思组建厦门爱乐乐团的。”

郑:“对,能够把乐团搞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那天我那个学生一忽悠我,我这个人很容易被煽动,呵呵。”

洪:“会不会说明在您的内心深处还是藏着这个愿望的?”

郑:“怎么说呢,我是第一个在外国歌剧舞台上执棒的中国指挥,男女都算在内啊!1960年在莫斯科国立音乐剧院,我指挥了意大利歌剧《托斯卡》的公演,那是一次很成功的实践,使得我们中国朋友们都认为我是歌剧指挥的专家和先行者。原来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文革’后被调到中央歌剧院任首席指挥。我和歌剧院的一些老朋友们一起,在废墟上重建了中央歌剧院,那个时候我们演了中国歌剧,也演了外国经典,在短短十年以后,我们把用中文演唱的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和法国歌剧《卡门》送到了香港、送到了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艺术节,获得了世界的关注。我自己作为一个非常热爱歌剧指挥艺术的人,‘文革’后为了我们中国歌剧事业的重建,曾经跟朋友们一起满腔热忱地倾出了所有的力量,但是可惜,全国的音乐市场很快就被港台流行音乐占领、冲击,歌剧院作为重工业,首先受到冲击,因为它的成本很高,收益很少。”

洪:“还受到大家欣赏水平的限制。”

郑:“是的,受众少,所以收益也少。还有歌剧成本很高,一演出,像交响乐队演出得七八十人,歌剧一演出就得一二百人。乐队在乐池里,台上有一个六七十人的合唱队,还有主演、后台的舞美队……”

洪:“灯光、音响、舞美,很庞杂。”

郑:“成本很高,所以当文化自由市场一兴起,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歌剧,然后是交响乐。1989年我们中央歌剧院从芬兰演出回来以后,队伍就基本上散了,1990年才演了五六场《卡门》,那种情况下我觉得歌剧没救了。”

洪:“就把这事儿先放下了?”

郑:“对,我就离开了歌剧院,那个时候我要求离休,不是想休息,就是想再干点儿实实在在的事儿。”

洪:“能够干成的事儿。”

郑:“也才有了厦门爱乐乐团,哈哈。”

洪:“听众朋友特别关心郑老师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郑老师在博客上记录的工作安排:12日上午在厦门音乐岛·爱乐厅与来自加拿大和北京的歌唱家进行联排,晚上指挥了歌剧、音乐剧选段和StraVinsky的Petrushka。13日晨为执棒北京电视台‘三十周年庆典音乐会’飞赴北京,下午与我已非常陌生的中央歌剧院合唱队和乐队进行六首乐曲的排练,但久违了的《卡门》《大进行曲》又唤起了我的激动和感慨。晚上,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里,与薛伟合作了一段《化蝶》,还为一位骆玉笙的关门弟子伴奏了《重振河山》。14日晨,与从美国回来的小健沟通了10月赴美巡回演出的细节。下午飞厦门,晚上赶快处理临赴北京时刚收到的洛杉矶演出公司的合同和诸多事项到凌晨两点。这就是郑小瑛老师非常密集的工作行程,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吗?”

郑:“两点,没三,哈哈。”

洪:“两点,我更正,那也很晚啊!大家就想问了,这老太太怎么有这么大的干劲啊?好像不知疲惫,您有秘诀吗?”

郑:“没什么,我相信‘生命在于运动’,你要是不停地动,它就找不到时间来变老了,你要是歇下来了,再启动可能就会有些困难,所以现在一天又一天,有办不完的事儿,生命就可以继续,我想是这样的。”

洪:“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您真的有时间运动吗?标准意义上的运动——体育运动?”

郑:“现在主要是脑力了,因为从体力上来讲我指挥音乐会的运动量也够了,他们都说,现在八十以上的指挥家,连男人算在内,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也不多。”

洪:“说到八十,最近流传着一个美谈特别有意思,说郑老师您也是‘80后’呀……”

郑:“对,呵呵。”

洪:“这说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

郑:“在《郑小瑛》那本书的首发式上,蔡望怀主席调侃说祝‘80后’的郑老师健康,他这么说,我想也挺好,因为‘80后’再赋予我一点儿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活力,跟孩子们一块扑腾吧。”

洪:“虽然是时隔十年再次来到我们音乐广播的直播室,但我确实没有在郑老师身上看到太多岁月的痕迹。”

郑:“不会不会。”

洪:“2006年厦门爱乐乐团当选为厦门十大名片之一,这是厦门市民用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来的,您当时发表博客说,觉得比自己获得什么奖项都高兴,为什么呢?”

郑:“因为我们厦门爱乐乐团能够被厦门的市民认可,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一个是厦门人接受了交响乐这个品种,这是我最高兴的,因为在这之前厦门人只认钢琴,说我们是‘钢琴之岛’,搞什么交响乐啊?人才少、乐器很贵、做的音乐又听不懂……”

洪:“这是以前的事儿了,呵呵。”

郑:“是以前,现在市民们能来投票认可,我觉得是交响乐这个品种大家接受了、喜欢了,觉得足以代表厦门人的品位。另外一个就是厦门接受了我们这批新移民,我们这些孩子们从全国各地考到厦门来,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我觉得从厦门的未来来讲,他们将为厦门未来的音乐教育提供很好的老师资源,但是他们都是外地人,能够得到厦门人的认可,也说明他们接受了这个移民乐团,所以我非常高兴。”P4-6

序言

生活中偶尔会有随性的时候,工作中却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马虎,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洪岩。在音乐广播的无限空间里,用情体验,用心求索,已构成她生命中最美丽的音符,铸就她职业生涯的辉煌……

在厦门广播人的眼里,洪岩给人的印象是个绝对的尖子生,考试型的选手,学习能力、进取心都很强。在接触广播很短的日子里,她实现了一个工科生向一个广播主持人的转型,和音乐台的历届众“一哥”们——齐麟、伟鸿、付伟,配合得默契无比,赢来收听成绩的斐然;当事业有成之际,她没有停止脚步,柔弱的身影常常在双休日往返于泉厦之间,完成了在华侨大学两年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且学以致用,在厦门的公益心理援助,在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我们看到了她忙碌的身影。

洪岩主持的栏目《蔷薇之旅生活家》,集情感、心理、生活为一体,每周三开设人物访谈单元《光阴的故事》。该单元每次邀请一位精英人士来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厦门音乐广播从1993年开播之初就启用全主持人制,一个主持人必须承担采、编、播、控的全部工作,每人每天至少都有一至两个小时的直播,对主持人复合能力的要求颇高。因此,要做好哪怕是一周一期的人物访谈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洪岩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才让听友通过电波感知到那么多让人如数家珍的人物“故事”:拥有国际声望、希望“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女指挥大师郑小瑛;曾掀起一股狂潮的闽南当代诗人汪国真;在专业领域的脚步从未停歇、仗义执言的厦门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吴旭;国际知名膜技术专家、“纳滤之父”蓝伟光博士;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国际残奥大使侯斌;台湾“凤梨酥大王”、台湾维格饼家董事长孙国华;厦门佛教协会副会长、石室禅院住持忠明法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厦航机长、飞行教员周明明;曾四次获得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称号的顶尖服装设计师曾凤飞……他们都曾是《光阴的故事》里的座上嘉宾!

有故事的人生才是丰富的,洪岩和她的嘉宾用声音交流,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场”,这个场深深地吸引着喜欢听故事的受众。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介,也可说是一种想象的媒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听+想+像”的艺术。在这个一切都被“程序化”的时代,想象力已经是一种稀有资源,广播媒介的价值自然也在“稀有”中增值。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说:“理智是通过耳朵而来的。”足见声音的力量,它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但声音的稍纵即逝,广播的现场直播交流方式也总会让宾主双方留下些许的遗憾,文字则成为最好的补充方式。现在洪岩将部分的直播采访内容转换成了文字,且是非常用心地撷取了众多嘉宾中的二十位,以呈现给今年即将迎来十九周岁生日的厦门音乐广播,也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她十九年无悔的广播生涯,真可谓锦上添花。

如果说《光阴的故事》是用声音传递一种温暖,那么《正在直播》就是用文字书写人生,不管哪种方式都希望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热爱生活的你,因为我们都渴求精神的补给:有音乐、有快乐,我们同在。

后记

对于习惯“速战速决”的我来说,出书绝对是一件既锻炼耐心又考验毅力的工程浩大的活儿,所以真心敬佩那些能把马拉松一跑到底的人们。不过,咱家乡的诗人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历时五年潜心编著出包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家》的台湾女作家任祥也说:“要做成一件事,你必须是那个最忙碌的人。”于是,启程,向前……在漫长的过程中,发现最大的驱动力是铭记于心的感动和感恩。

感谢蔡育强老师不仅时时关心着本书的出版进程,提出中肯建议,更早早帮我拟订:“洪岩空中访谈”的书名;感谢节目中心陈桂林主任、宋康副主任亲自拨冗撰写序言;感谢张瑶、习薇、周竑诸位童鞋帮忙酝酿“名不惊人死不休’’的书名,通常总是在夜半时分,私信、短信、微信纷纷来访,从“空谈计”、“洪岩知己’’到“岩习生活”,个个独具匠心、出手不凡;雨桐最心细认真,帮我再三校正书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据说每每为“抓”到一个错别字而雀跃不已;最令人头疼的工作当属把音频转录成文字,这个部分非常感谢“快手”黄敏;最要感谢的是阿毅——每当我在漫长过程中稍有困顿和懈怠时,她总如大侠般及时现身,以关心、询问进程的名义旁敲侧击敦促我坚持、坚持、再坚持。

不知是否因为有这本《正在直播》“撑腰”,胆子竟越发大了起来,“斗胆”开口请厦门广电集团原总裁周曼老师和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元老师惠赐墨宝,两位是书法界大家,人极和善,慨然应允,令我感激万分l

与厦大出版社的缘分始于2003年音乐广播成立10周年时我们出版的纪念文集《美丽十年》,喜欢社里浓浓的书卷气,曾问社长“还需要编辑不”?感谢蒋东明社长、施高翔副社长以及未曾“直线”联系但提供许多帮助的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是你们让我得偿所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