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劳秦汉先生对历代诗歌声韵进行多年研究的心得,同时也是作者多年古典诗词创作的经验之谈。全书结合音韵学知识,对以《诗经》为代表的的上古诗歌韵律;以《切韵》系韵书为代表的的中古诗歌韵律;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近古诗歌韵律,以《诗韵新编》等为代表的现当代诗歌新声韵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书稿文笔流畅,材料丰富,分析透彻,举例精当,剖析精微。 作者简介 劳秦汉,汉族,1947年10月生,浙江省龙游县人,高级会计师。1967年浙江冶金工业经济学校工业会计专业毕业,分配至三线企业冶金工业部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一直从事财会工作,1966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会计工作者。1997年调乐山市财政局,2007年退休,共发表财会论文126篇,出版专著《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概论》《会计伦理学概论》《会计文化学概论》三部,其中第二部获2007年度杨纪琬会计学术专著奖。自小受祖父文史启蒙与训诲,对诗、词、曲情有独钟。现已在《中华诗词》《诗词月刊》《诗词之友》等刊物上发表诗词二百余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远古阶段:从原始社会至夏商时期中国诗歌声韵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诗歌的文化起源 一、中国诗歌的初级形态——歌、乐、舞的混合文化艺术形式 二、中国诗歌的起源——文化历史过程说 第二节 中国诗歌声韵的产生 一、远古诗歌(韵文) 二、利用出土文献对殷商音系的探究 三、远古诗歌声韵的初始形成 第二章 上古阶段:以《诗经》音为代表的两周至两汉的诗歌声韵 第一节 上古诗歌与雅言 一、上古诗歌 二、雅言 第二节 上古诗歌声韵的研究与厘定 一、研究材料与考订方法 二、上古诗歌的音韵 三、上古诗歌的声调 第三节 上古诗歌声韵从两周至两汉的主要演变 一、两周到两汉的重要文化背景 二、诗歌声韵从两周到两汉的主要演变 第三章 中古阶段:以《切韵》系韵书为代表的魏晋至唐宋的诗歌声韵 第一节 中古诗歌 一、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与辞赋 二、唐诗 三、宋词与宋诗 四、唐宋辞赋 第二节 《切韵》与诗歌格律 一、《切韵》 二、诗歌格律 第三节 中古诗歌声韵从魏晋至唐宋的逐步演变 一、诗歌音韵从汉代到魏晋的主要演变 二、诗歌音韵从魏晋到南北朝的主要演变 三、诗歌音韵从南北朝到唐代的主要演变 四、诗歌音韵从唐代到宋代的主要演变 五、诗歌声调从魏晋到唐宋的主要演变 第四章 近古阶段: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元至清的诗歌声韵 第一节 近古诗歌 一、元明清的诗 二、元明清的词 三、元明清的曲 四、元明清的赋 第二节 曲的体制格律与《中原音韵》 一、曲的体制格律 二、《中原音韵》 第三节 近古诗歌声韵的主要演变 一、诗歌音韵从宋到元的主要演变 二、诗歌声调从宋到元的主要演变 第五章 现当代阶段:以《中华新韵》《诗韵新编》为代表的民国至当代的诗歌声韵 第一节 新旧诗歌的嬗变式发展:新诗的崛起、旧体诗的衰落与复苏 一、新旧诗歌嬗变式发展的文化背景 二、现代阶段新旧诗歌的嬗变式发展 三、当代阶段新旧诗歌的嬗变式发展 第二节 新诗的体制与《中华新韵》《诗韵新编》 一、新诗的体制 二、《中华新韵》和《诗韵新编》 第三节 现当代诗歌声韵的主要演变 一、国语注音符号与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的创建以及以北京语为标准的现当代普通话语音的确立 二、诗歌声韵从近古到现当代的主要演变 第四节 中国诗歌及其声韵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中国新诗及其声韵的未来发展趋向 二、中国旧体诗及其声韵的未来发展趋向 附录: 作者新声韵诗词曲六十首与新诗一首一组 一、五绝十首 二、七绝十首 三、五律十首 四、七律十首 五、词十首 六、曲十首(套) 七、新诗一首 八、新诗一组 参考文献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