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采用的符号和单位
第1章 基础、定义和概念
1.1 离子、电解质和电荷的量子化
1.2 电化学池中从电子导电到离子导电的转换
1.3 电解池与原电池:分解电势与电动势(emf)
1.4 法拉第定律
1.5 量度单位制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导率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2.1 电解质基础
2.1.1 电解质导电的基本概念
2.1.2 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量
2.1.3 电导率
2.1.4 电导率值
2.2 电解质电导率的经验定律
2.2.1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2.2.2 摩尔电导率和当量电导率
2.2.3 科尔劳施定律和强电解质极限电导率的测定
2.2.4 自由离子独立迁移定律和弱电解质摩尔电导率的测定
2.3 离子迁移率和希托夫传输
2.3.1 迁移数以及离子极限电导的测定
2.3.2 离子迁移数的实验测定
2.3.3 迁移数和离子极限电导的数值
2.3.4 离子水化作用
2.3.5 质子异常的电导率,H30+的结构和质子水合数
2.3.6 离子迁移速率和离子半径的测定:瓦尔登法则
2.4 电解质电导理论(稀电解质溶液的德拜-休克尔-昂萨格理论)
2.4.1 模型描述:离子氛、弛豫效应和电泳效应
2.4.2 计算中心离子和离子氛产生的电势:离子强度、离子半径和离子云
2.4.3 适用于稀电解质溶液电导的德拜-昂萨格方程
2.4.4 交流电场和强电场对电解质电导的影响
2.5 电化学中的活度概念
2.5.1 活度系数
2.5.2 计算浓度依赖的活度系数
2.5.3 浓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
2.6 弱电解质性质
2.6.1 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
2.6.2 电离受电场的影响
2.7 pH值的定义和缓冲溶液
2.8 非水溶液
2.8.1 非水溶剂中的离子溶化作用
2.8.2 非水溶液电解质的电导率
2.8.3 含质子非水溶液的pH-标度
2.9 电导率测量的应用
2.9.1 水的离子积的测定
2.9.2 难溶盐溶度积的测定
2.9.3 难溶盐溶解热的测定
2.9.4 弱电解质热力学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2.9.5 电导滴定原理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极电势和相边界的双电层结构
3.1 电极电势及其与浓度、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关系
3.1.1 电池的电动势和化学反应的最大可用能量
3.1.2 电极电势的本质,Galvanic电势差和电化学势
3.1.3 电极电势以及金属与含该金属离子的溶液间的平衡电势差的计算——Nernst方程
3.1.4 氧化还原电极的Nernst方程
3.1.5 气体电极的Nernst方程
3.1.6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3.1.7 原电池的示意表示
3.1.8 从热力学数据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3.1.9 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3.1.10 电池电动势与压力的关系——水溶液电解时的残余电流
3.1.11 参比电极与电化学序列
3.1.12 第二类参比电极
3.1.13 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序列
3.1.14 非水溶剂的参比电极以及工作的电势范围
3.2 液接电势
3.2.1 液接电势的起源
……
第4章 电势与电流
第5章 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研究方法
第6章 电催化与反应机理
第7章 固体及熔融盐离子导体电解质
第8章 工业电化学过程
第9章 电池
第10章 电分析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