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怡,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 环境教育项目总监。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博士。担任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执委会主席、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理事、上海市生态学会理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自然教育专家顾问、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资助顾问等职。著有《生机湿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专业环境教育课程集;编写WWF自然导赏系列丛书:《湖岛漫步》、《星愿记趣》、《寻梦清源》系列出版物;编译《原野之窗——生物多样性教育课程》;负责编写的《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是我国第一本指导自然保护地宣教工作的行业指南。主持三江源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公园环境教育和宣教系统设计和实践指导项目。多次受邀作为特聘专家为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自然资源部林草局、教育部等部门,及各省市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教育、自然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培训。
本书编写团队深入黄河源一线,在海拔4000-5000米的严苛环境下组织多次专业细致的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黄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原真保护意义和独特文化传统等具有代表意义和传播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从高原地景、湿地水文、生物多样性、人文传统和国家公园试点创新的角度,带领读者走进国家公园。
这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第一本以具体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为对象,运用国际先进的环境解说的理论方法,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的形式、方法的一项具有行业示范和探索意义的工作。也是我国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来,第一本针对自然保护地如何开展环境解说和宣传教育的专题出版物。对于推动我国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行业发展,特别是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展专业环境解说和自然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适读人群 :自然教育从业者和普通
我国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方面最早的国家公园读本,适合作为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保护及解读工作的参考用书。亦可以此为基准,对黄河源进行深入探索研究。
三江源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文化意涵, 成为所有中华民族心目中具有特殊符号意义的家园象征和精神寄托。而黄河源区在三条江源中, 又因黄河对于中华文化的源起和繁荣的重要意义, 以及与华夏文明绵长悠远的文化和精神牵系, 而具有无以复制的原真性和独特价值。本书编写团队深入黄河源一线, 在海拔4000-5000米的严苛环境下组织多次专业细致的资源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黄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原真保护意义和独特文化传统等具有代表意义和传播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 并从高原地景、湿地水文、生物多样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