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给语文教师的100个理性教学建议 |
分类 | |
作者 | 张达红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达红,女,福建省教学名师,省特级教师,省首批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泉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张达红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小中高职称。现在惠安县螺城中心小学任教。从教20多年来,开设省、市、县各种示范课几十节次,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师资培训及省、市、县各种培训活动开设讲座100多场次,曾赴京参加全国现场课比赛获一等奖。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8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拼音与识字 第一节 重构教学内容:只教学生不懂的 1 重点教在易错处 2 在识字中巩固拼读 3 常用笔画整套学 4 选典型的生字教规律 5 字词教学不能随意拓展 6 组词要符合说话习惯 7 提取文中的词组和词串 第二节 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学 8 低起点小步子学拼读 9 多种感官参与拼和写 10 破译情报,巧练拼音 11 归类比较预防错别字 12 巧妙辨析易错字 13 搭支架助力成语造句 14 配合进度作词语积累 第三节 调控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15 有序穿插听说读写 16 拼读需要不断地反复 17 课堂讲解要适时适量 18 教学应结合常规训练进行 19 多角度强化识字成果 20 课堂安排切忌前松后紧 拓展与思考 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第二章 阅读与习作 第一节 重构教学内容:做在课堂才能做的事 21 课堂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22 按正常逻辑去理解课文 23 解读课文不能随心所欲 24 针对学生的最弱项作指导 25 朗读要有目的地分散安排 26 教学要定期回顾 27 基于各种不足作预设 28 反复训练强化阅读技巧 29 习作起步要注重过程指导 30 正反比对指导写通顺 31 提供支架学会说生动 32 梯度训练体会前后连贯 第二节 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会学 33 阅读训练为方法而教 34 重视段感篇感的培养 35 抓住反复部分把握课文主旨 36 拓展想象要合情合理 37 掌握文章的构段规律 38 两难时选择面向多数 39 范文指引看图写话 40 提供框架,巧妙练笔 41 浸入式体验写话 42 找准关键句写梗概 43 抓准结合点随文练笔 44 关注细节,读中学写 45 构思要点,学写辩词 第三节 调控教学节奏:情理交融 46 学会准确预知学情 47 好习惯促良性循环 48 先学后教更有针对性 49 教与学均须动态前行 50 尽力实现因材施教 51 多方兼顾整理教学 52 根据学情调整授课 53 习作评价重在促进 54 二次指导的集优反馈 55 自评作文要细化任务 56 习作讲评要因文而异 拓展与思考 小学课外经典阅读指导的误区及对策 第三章 作业与辅差 第一节 重构教学内容:让课堂多快好省 57 开学第一天学读整本书 58 利用时间差布置弹性作业 59 重视作业过程的指导 60 作业的速度同样重要 61 反馈重在分析错因 62 不必全班都设置错题本 63 老师出差也是教育契机 64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 65 教学离不开思想教育 66 教学间隙的师生交流 67 用心灵去碰触心灵 第二节 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 68 不同作业不同的反馈方式 69 自我检查促进责任感提升 70 透视作业背后的态度与习惯 71 灵活进行分层作业 72 作业展览也是互动学习 73 不同学生不同要求 74 让差生在集体中更好地成长 75 差生的同桌很重要 76 指导家长有效配合 第三节 调控教学节奏:疏密相间 77 真教学从琐碎开始 78 期初重点抓好常规 79 没有单纯的教学 80 实习生也是教育的资源 81 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作业 82 学习规则促成好习惯 83 个别教育须小心谨慎 84 理性对待总未完成作业的学生 85 教学须时常止步反观 拓展与思考 关注课堂中的边缘生 第四章 复习与考试 第一节 重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深透 86 复习从最生疏处开始 87 归类讲评促融会贯通 88 重要的内容详细讲 89 定期循环作专项复习 90 复习应以考试为导向 第二节 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善学 91 结伴学习走更远 92 辅差就得“盯”与“追” 93 方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 94 基于易错题作变式训练 95 出卷是另一种角度的复习 第三节 调控教学节奏:错落有致 96 规则约束促成良『生循环 97 让每次考试发挥最大效用 98 根据考试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99 评价是为了促进 100 检测结果促进多方反思 拓展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全员参与的公平策略初探 第五章 理性语文教学课例 《池上》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中的第一至第四章,从拼音识字、阅读习作、作业辅差、复习考试等多个角度反思课堂,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笔者叙述了自己在每日的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反应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种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摸索、慎重选用的教学策略,既符合语文教学法则、原理、规律,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了符合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不断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整合的内容结构,清晰的文本结构,科学的方法结构)的过程。这种理想,彰显了语文课程的理性精神和语文教学的结构之美。这些思考的过程,在每一章以“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学节奏的调控”为逻辑顺序分别呈现。 本书中第一至四章的拓展与思考,紧扣该章的随笔内容,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如何理性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或是对该章节内容的补充。各章既独立成篇,又互相联系,统一于“理性教语文”这一主题。一百个随笔标题,既是对其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如何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节奏的简要标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