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职业发展指导的教育类图书。全书分师德篇、师生篇、教学篇、成长篇等四部分,内容涉及: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做一个有修养与境界的教师、做一盏学生心中的灯塔、不放弃一个学生、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你的名字成为学生一生铭记的符号、管理课堂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语言是传播知识的灵魂、教出好成绩的秘诀、谨慎教学误区、教师的自主成长、成为一个好老师、“晋升、优级”教师的法则、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
分类 | |
作者 | 杨昌洪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职业发展指导的教育类图书。全书分师德篇、师生篇、教学篇、成长篇等四部分,内容涉及: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做一个有修养与境界的教师、做一盏学生心中的灯塔、不放弃一个学生、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你的名字成为学生一生铭记的符号、管理课堂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语言是传播知识的灵魂、教出好成绩的秘诀、谨慎教学误区、教师的自主成长、成为一个好老师、“晋升、优级”教师的法则、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内容推荐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本书将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感受和极大的益处,以平实轻松的语言叙述,以大量鲜活的案例,精炼的语言,为您打造一部优秀教师成长秘籍,带给你切实有益的感受。让您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 读了本书,能改变我们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使教育真正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目录 第一部分 师德篇 第1章 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 1.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2.身教重于言传 3.教师用爱传递文明 4.教师为讲台而生,为学生而活 5.合格的教师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人生态度与道德观 6.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第2章 做一个有修养、有境界的教师 1.修养决定一切,一切源于修养,修养乃为人之本也 2.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3.善为师者,既须美其德,又须慎其行 4.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5.从教不思富贵,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6.教师的善 第3章 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塔 1.教师的工作需要激情 2.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太阳 3.教师要为人厚道,为师儒雅,为教虔诚 4.教师要引人得道,导人向善,教人成真 5.实践承诺的程度与你在学生心中位置高低成正比 6.带着思考工作,带着乐观生活,带着勤奋学习,带着责任教书,带着爱心育人 第二部 师生篇 第4章 不放弃一个学生 1.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因为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2.正确评价学生,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 3.不要给学生贴上“后进生”的标签,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4.培养学生的自信 5.尊重学生 6.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7.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第5章 缔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1.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2.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 3.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 4.宽容而不纵容,诱导而不命令 5.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6.倾心交谈是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良药 7.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8.选择合适的角度和位置看学生 9.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 第6章 让你的名字成为学生一生铭记的符号 1.师生恋的危害 2.换位思考是沟通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桥梁 3.本领是教师受欢迎的本钱 4.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温暖学生是为人师者的三大法宝 5.为学生喝彩 6.良好的仪表会为你赢得分数 7.珍惜你的学生的感情 第三部分 教学篇 第7章 管理课堂的艺术 1.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成为学习的主人 2.当你厌烦学生时,学生也会厌烦你 3.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4.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5.斗气不如斗智 6.用你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7.沟通是课堂的生命线 8.控制好课堂教学情绪 9.教学生“站起来会说,坐下去会写,走出去会做,静下来会思” 第8章 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 1.导入技能 2.提问技能 3.讲授技能 4.演示比说教更生动形象 5.死板的板书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和厌恶心理 6.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7.强化技能 8.注重细节 9.完美结束一堂课 第9章 语言是传播知识的灵魂 1.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 2.加入新鲜元素,让语言一鸣惊人 3.以幽默语言创造课堂好气氛 4.打造自我的语言风格 5.触及心灵的话语才会感动别人的心灵 6.体态语言的运用 7.谨慎教学语言误区 第10章 教出好学生的秘诀 1.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因材施教 3.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最佳方法 4.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5.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7.只有老师幸福快乐地教,学生才能充满快乐地学 8.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9.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 10.从有形中获得无形,无形中获得有形 第11章 警惕教学误区 1.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2.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3.不要将学生分等级 4.课堂不是一个人的精彩 5.惩罚应讲究方式方法,必须科学进行 6.为创新而创新 7.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更是学生的管理者、引导者 第四部分 成长篇 第12章 对教育的理解 1.教育是一种理想 2.教育不仅是爱的事业,更是一种责任 3.生活乃教育,教育无处不在,讲台无处不有 4.教育成就卓越人生 第13章 教师的自主成长 1.教师也需要境界 2.带着生活的味道去学习,带着生活的味道去教育 3.教师成长必备的意识 4.教师,你健康吗? 5.教师成长的支柱 6.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层面 第14章 成为一个“好老师” 1.师德决定一切 2.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勿以分数论英雄 6.会工作,也要会生活 第15章 晋升“优级”教师的法则 1.认识不能片刻停顿,学习通过一生进行 2.保持“空杯”心态 3.把反省当成每日功课 4.快乐从教 第16章 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1.专家型教师的概念和成长途径 2.教研相长,理性实践 3.学识最渊博的老师也应是最谦虚求教的学生 4.教师是—位主动的学习者 试读章节 2.当你厌烦学生时,学生也会厌烦你 “这个学生真是太烦人了,一天到晚问个不停,像只苍蝇!” “这个学生真的很讨厌,遇上他这样的,我上辈子一定倒霉了。” “现在的学生真的没办法教了,一个比一个讨厌!” 作为老师,你是否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由此可见,很多老师讨厌自己的学生。 教师厌恶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却喜欢照镜子、打扮,被教师所讨厌;第二,不遵守班规,老师无论怎么说,学生都不为所动;第三,学习差、屡犯错误,却毫无羞耻之心的学生;第四,目光充满敌意,让老师觉得这样的学生心理阴暗;第五,穿着打扮超出教师的审美能力,且对教师冷漠疏远,似乎有很深的成见;第六,做事总是高调,喜欢给老师惹麻烦;第七,与老师对着干,唱反调。 以上的情况,或单一或掺杂地表现在某个学生身上,让老师厌恶学生。 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喜欢顺从听话的人,讨厌忤逆敌视的人,教师自然也不能例外。换句话说,教师讨厌某个学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允许将这种厌恶形之于外,更不允许将它变成歧视性教育行为。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教师作为教育者,与学生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规定了教师独特的职业规范:不能歧视任何学生,这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所决定的。必须履行自己的教育管理职责,这是二者关系决定的。 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对学生表现出难以掩饰的厌恶时,就把自己为师的境界降低了。 教师厌恶一个学生,必然会让这个学生有所察觉,那么这个学生必然会心怀愤恨,处处忤逆老师的教育和要求,破坏教师珍视的班级秩序和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走上与教师对抗的道路。 教育学生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对学生的厌恶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结果会是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做的是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 案例精选 [描述] 2003年冬季,因工作需要学校对部分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调换,我也接手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时班上的数学课换给另一名教师带。由于对新教师的不适应,班上有一名叫申燕的学生就煽动几名学生和老师作对,不听老师的课,不交作业,就连考试也一个字不写,数学老师几次找到学校要求调课。作为班主任的我得知这一问题后,找到这名学生,耐心询问,深入班级了解情况,得知是因为现在的老师讲课语速快,没有原来的老师讲课听得清,他们才这样做的。 得知这一情况,我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耐心的教育:“有问题,怎么不告诉我呢?班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你这样做,对吗?老师辛苦的备课、讲课,而你却什么也没学到,你的这种做法对得起老师吗?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你知道吗?”经过长时间的交谈,这名学生深感内疚,主动找到数学老师承认错误,决心好好学习。数学老师也改变了教法,全班学生很快接受了。 [点评] 耐心让教师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解。错误毕竟能够激起教育和理解的欲望;耐心帮助教师武装起来,使他们避免把错误当做没有用处的或者没有价值的讨论而抛弃掉;错误为教师提供机会去拓展他们的课程范围,试验各种新方法,提供另外的解释。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在教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耐心和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困惑,使学生愉快地产生这种信任。如果教师把错误作为愚蠢的表现,如果他们忘记了错误会使学生感到灰心丧气甚至感到羞辱,那么他们就会在与学生之间竖起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表示藐视,或者因为不正确的理解而嘲笑他们,那么学生会努力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疑难、写一篇文章吗?没有学生信任的教师就像没有观众的演员——有表演,但没有回应。在所有的教育要素中,耐心首先会引起和赢得了学生令人渴望的回应:更努力地学习。 案倒精选 [描述] 班上有个孩子叫王嘉涵,是上学期刚到我们班上的一名特殊的孩子。当他来到班上时,我发现他与班上其他的孩子格格不入。上课时,他只管自得其乐;写作业,他也就是在纸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我和他打招呼,他却走开了。不会和班上的同学做任何交流。医院给他的诊断书上是这样写的:智商46,弱智加自闭症。 我当时这样想:难道每天就让他这样过下去,就这样度过余下的五年小学生活?不行,我觉得既然他来到了我们班,我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他是我们班的一分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一直是我做教师最基本的原则。让他敞开心扉,一天天进步也是我最想实现的愿望。 于是,我来到了王嘉涵的家里,和他母亲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了解了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病历。以及他现在每周在医院看病(针对自闭症)的情况,并联系了给他看病的医生。最后,我和他母亲商量好,由我和他的妈妈以及医生三方共同努力帮助他,让他和正常孩子一点点缩小差距。 我先从和他对话开始,让他认识我。每天他一到学校,我就主动和他打招呼,和他说话。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别人叫你,你要答应,别人说你好,你要回应,别人帮你,你要说谢谢。我不断地给他进行反复练习。他每天在学校的表现,我都会一字一句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一个多学期,我和他妈妈的联系本写了整整两大本。 学习上,我每天给他“开小灶”,针对他到现在还只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我每天给他的作业就是这些题目的口算训练。学校里,我帮他练,回家后,他的妈妈帮他练。接着就是每天教乘法口诀。别人每天教十句。我就每天甚至几天教他同一句口诀。有时他不愿意练了,我就用给他吃饼干、发奖品等办法,鼓励他坚持下去。不仅在学校这样,我还要求他的妈妈,也能像我一样去要求他、奖励他。因为我一直坚信,要让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表扬和鼓励,特殊孩子也不例外。 “他现在能和我们一起玩了,还会关电灯。我们放学后的电灯都是他关的,老师表扬他节约。”“期末数学口算比赛,他还得了优胜呢。现在王嘉涵变得很喜欢做口算了。”在同学们眼中,王嘉涵现在很快乐。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教师贺莉莉自述 [点评] 贺莉莉老师并没有厌弃这个特殊的孩子,在贺莉莉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深刻的爱,坚持的爱,就是这份深刻和坚持,让我们的嘉涵取得了几乎奇迹般的成就。而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嘉涵之外,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付出、关爱、善良等。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也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 P113-115 序言 作为一位教师,应不断研究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途径,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用以指导具体实践,并逐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 目前,有些教师只注重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不过问怎样育人,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应具备很强的育人能力,能自觉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样干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打开《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这本书,一缕缕清香,一片片秋色,一累累硕果,一份份感动扑面而来。一串串鲜活的故事记录着心灵的对话,进溅出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此书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如果不及时吃掉,第二天它便会变馊、变坏,而不能再食用。 而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儿女之后,也蒸好一锅米饭,然后放些酒曲,深埋地下,十八年之后再取出,它便成了醇香可口的美酒。它有一个美丽而诱人的名字叫女儿红。 同样是米饭,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区别呢?原来是后者多了一点酒曲。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书育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书育人效益更高?这其中的酒曲是什么?我想大家读了《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就能找到答案。 本书共分四部分:《师德篇》、《师生篇》、《教学篇》、《成长篇》。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以德兴教”、“和谐师生”、“以教促学、以学促教”、“自主成长”、“专家型教师”所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和带来的勃勃生机。读了本书,能改变我们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使教育真正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这本书沉甸甸的,凝聚着作者的认真与执着,折射出作者的睿智与灵性,更洋溢着作者的追求与幸福。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规律源于实践,并且是有生命的。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思考,就能有所发现;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就能有所创新。 郭永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书评(媒体评论) 读了本书,能改变我们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使教育真正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郭永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