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百年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故事讲述了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仆人孔塞伊参加捕捉“海怪”的行动时两人不幸落水,和捕鲸手尼德·兰德成了“海怪”的俘虏——传说中的海怪竟然是鹦鹉螺号潜水艇。三人随着尼摩艇长,十个月里游遍七大洲四大洋,饱览了变幻无穷的海底奇景和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他们漫步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探秘失落古城亚特兰蒂斯,欣赏无价大珍珠,勇斗大鲨鱼,发现南极,期间遭遇了触礁、土著围攻、冰原拦路、被困海底、章鱼袭击等九九八十一难,终于逃离潜水艇。但是,尼摩艇长与鹦鹉螺号却下落不明。 凡尔纳把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介绍众多海洋知识、海洋动植物,表现了人们认识和驾驭海洋的渴望,以及勇敢、坚韧等优秀的意志品质,并提醒人们爱护环境、爱护海洋、爱护海洋生物。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目录 第一部分 第1章 飞逝的巨礁 第2章 赞成与反对 第3章 悉听尊便,先生 第4章 内德·兰德 第5章 冒险向前 第6章 全速前进 第7章 种类不明的鲸 第8章 动中之动 第9章 内德·兰德的怒 第10章 海洋人 第11章 鹦鹉螺号 第12章 一切都用电 第13章 几组数字 第14章 黑潮 第15章 一封邀请信 第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17章 海底森林 第18章 太平洋下4000里 第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20章 托雷斯海峡 第21章 陆上几日 第22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第23章 强制睡眠 第24章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第1章 印度洋 第2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第3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4章 红海 第5章 阿拉伯隧道 第6章 希腊群岛 第7章 地中海上的48小时 第8章 维哥湾 第9章 消失的大陆 第10章 海底煤矿 第11章 马尾藻海 第12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13章 大冰盖 第14章 南极 第15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16章 缺氧 第17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第18章 章鱼 第19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20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21章 大屠杀 第22章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第23章 尾声 序言 儒勒·凡尔纳(1828— 1905)是法国19世纪的 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 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 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 而享誉全世界。 《海底两万里》是儒 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 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 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 后,准备返回法国时,应 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 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 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 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 被“怪物”俘获。其实,所 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 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 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 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 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 们离开潜水艇。因此,博 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水艇 游历各大海洋。后来,他 们几经艰险,终于逃脱, 将这一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 19世纪的最后25年, 人们对科学幻想的爱好蔚 然成风。这与这一时期物 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 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 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 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 ,凡尔纳写了大量科幻题 材的传世之作。他在自己 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志趣 高尚的人。他们全身心地 献身于科学,从不计较个 人的物质利益。在这位科 学幻想小说创始人的笔下 ,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 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 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 他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 描写,体现出当时知识分 子的优秀品质,反映出脑 力劳动者与一心投机钻营 、贪赃枉法的资产阶级的 不同。 凡尔纳不同于那些脱 离生活的书斋学者,他力 图将集高深的科学知识和 丰富的实践经验于一身的 人物作为正面形象。譬如 他的长篇小说《神秘岛》 (1874)里的中心人物 工程师史密斯就是这样的 一个人,他喜爱的《海底 两万里》中的浪漫主义英 雄人物——尼摩艇长也是 这样的人。他笔下的英雄 人物富于人性,没有种族 偏见,憎恨殖民主义者, 同情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 放斗争。从他的作品中, 读者不难看出,他是这样 的一位民主主义作家:在 他所选择的冒险小说体裁 许可的情况之下,他尽可 能地去表达对压迫者的憎 恨,表达对体力劳动者和 脑力劳动者在平等原则上 团结一致的幻想。 陈筱卿 2020年 导语 “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也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他的作品构思巧妙,情节吸引人,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凡尔纳带着读者,在书中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底远游。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古代废墟,打捞沉船宝藏,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主题积极乐观,情节扣人心弦,令一代又一代读者沉浸在这个真实与幻想交织的美妙世界里。 精彩页 第1章 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确实,一段时问以来,有好多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佩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拉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除非他们见过,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在多次观察所得的数据中去掉最小值——长200法尺,再去掉最大值——宽1海里、长3海里,从所得结果的平均值来看,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的体型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果真存在的话。然而,它真的是存在的,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类一向是对神奇事物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怪物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无稽之谈,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到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突然喷出两根水柱,高达150法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除非这块巨礁上有间歇的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它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水蒸气的水柱,只是这种动物尚不为人所知罢了。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超过700古海里的不同海域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之外2000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问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在格林尼治子午线”’以西的北纬42°15’、西经60°35’鞠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也不过100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有350英尺口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最大的,也只有56米长,没有谁见过超过这一身长的。(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