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狼殇(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族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描绘草原狼生存图景、呈现狼与人生态关系的故事集,通过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故事,剖析狼的生存现状,讲述人、狼与自然的关系,透露出作者对狼生存境遇的思考并引发读者由狼到人的反思。这是关于草原狼的系统全面的生命之书,更是一部集美好与残酷、恩怨与依存的狼的传奇。 作者简介 王族,甘肃天水人,1991年入伍西藏阿里。现居乌鲁木齐,从事图书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作多关注地域和动物。出版有散文集《兽部落》《猎痛》《第一页》《两千年前的微笑》,长篇散文《图瓦之书》《狼界》《悬崖乐园》,非虚构三部曲《狼》《鹰》《骆驼》,长篇小说《狼苍穹》等四十余部作品。有部分作品在美国、巴基斯坦、中国台湾等地出版。 目录 狼之志 母狼的决绝 游牧者的模仿 荒野中的绝响 头狼的意志和方向 草原布道者 人狼之争 对生命的关爱 狼髀石和狼牙 工业冲击 在星空下逝去 狼之情 草原守护神 叛逃狼群 无声的跟随 莲花状的白云 山坡上下 狼之士 陷阱 在大雪中走散 爪印幻影 梦里梦外 迎接死亡 狼之殉 牦牛头上的狼尸 疯了的一只狼 月圆之夜 嬗变 独行 彻夜长嗥 两条腿的抗争 觅食 抢夺 后记 期望你回家的眼睛 导语 狼是草原上的象征和图腾,是守护草原人的神灵。草原狼传奇的一生,亦是游牧民族生存哲学的演绎。 继《狼图腾》之后,音频图书助阵狼烟再起! 这部由一系列狼故事构成的书,是一幅幅狼的肖像画,读来让人为之战栗,为之震撼,为之惊魂…… 后记 期望你回家的眼睛 这些年,写了一部狼题材的长篇小说《狼苍穹》,也 写了收入此书的这些关于狼的短篇小说。 因为是小说,在写作中便强调文学品质,但写着写着 ,总觉得缺一些什么,思忖再三,决定向新疆习俗和民间 靠拢,把狼还原到新疆的地域气息中,让它们与一块土地 契合,成为一方天地的精灵。目睹狼故事发生的是牧民, 给我讲狼故事的也是牧民,我理应运用他们的语感来叙述 。来自民间的故事有地气,甚至对文学会起到影响,更会 让狼有精气神。我想,向民间靠拢,更应该是对一块地域 的尊重。 有一句谚语说:“猎人啊,你走过了多少座山冈,就 有多少双眼睛在期望你回家。”我很喜欢后半句“有多少 双眼睛在期望你回家”,觉得它暗合我这些小说从搜寻到 叙述的写作过程。 一些谚语、民歌和长诗片段,亦被引用书中。这样的 结构使本书有了一些田野气息,同时也有了一种仪式感。 在牧场上,人们每每讲故事时,都要极其庄重地围坐成一 圈,然后才由其中一人开始讲述。本书的每一篇都这样开 始,是因为我心仪他们讲故事时的庄重和严肃,也是对地 域的尊重。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多年来总结出了 无数有关狼的谚语和民歌,其语言之精辟,要义之深刻, 无不让人叹服。我想,如果有人下功夫将其搜集整理,一 定会集成一部另一种文本的狼书。 在新疆生活二十余载,如今终于将这些故事撰写成小 说。小说中的狼故事,分别发生在草原、沙漠、雪山、村 庄、河流等场地中,附带有天地生灵的脉息。牧民们先于 我的写作将这些故事口头传播,使之成为新疆最好听的狼 故事,而我只是做了一个有心人,将这些狼故事写成了书 。 在新疆写狼,我视为幸运获取的奖赏。 是为后记。 作者 2019年5月29日于延安 书评(媒体评论) 亘古草原的幸运,在于它拥有狼群这一永不妥协 的守护神狼在山林原野上如同幽灵一般自由来去,成 为游牧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狼是世上最顽强、 坚韧的生命形态与精神载体。然而,憎狼恨狼妖魔化 狼,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一。所幸今人对狼的 认知已大有改观,狼作为自由图腾,已被越来越多的 人接受并赞赏。《狼殇》的精彩故事亦证实了以上的 观念演变。 ——《狼图腾》作者 姜戎 这部由一系列狼故事构成的书,是一幅幅狼的肖 像画,读来让人为之战栗,为之震撼,为之惊魂…… 在这一刻,阅读者是人,还是狼?在这些事中,狼比 人可敬:在这些事中,人比狼可畏。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熊召政 小说是虚构的,狼的性格与生存方式却是非虚构 的;文字写的是狼,读的时候想到的却常常是人。我 们是该多照照大自然这面镜子了。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精彩页 母狼的决绝 狼一出生便面临死亡。 母狼分娩后的乳汁有限,加之小狼没有牙齿,无法啃食,小狼便常常忍受饥饿。在此期间,有的小狼会被饿死。这是小狼生命中的第一次磨难,一直要持续到它们长出牙齿才会有所好转。在这期间,小狼的温饱没有保障,如果母狼能捕回食物,小狼便可啃食活命,否则,母狼只能吐出腹内尚未消化的食物,让小狼慢慢吃下。 母狼捕回的食物往往有限,小狼会因为夺食而互相撕咬,一旁的母狼不会阻挡它们,也不会帮助任何一只。狼的法则是从小便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开始竞争,至于一只狼能否生存,则取决于它在生死沉浮中能坚持多久。 在狼的世界中,每只狼都能认出生养自己的母狼,但不会得到母狼的关爱。自它们出生后,饥饿、孤独、艰辛和残酷会伴随它们一生,狼由于缺失亲情,自小便养成残忍和果敢的习性,轮到它们当父母时,依然会如此对待下一代。 小狼长到两三个月时,母狼便将它们带出洞穴,以流浪的方式开始捕食。因为要照顾小狼,母狼只要捕到兔子一类的小动物就会返回。在大多时候,母狼会陪伴小狼长大,并且长期在同一个狼群中。但也有例外,一位牧民曾看见母狼带着两只小狼走出洞穴,就在小狼们刚刚打量这个世界时,母狼却突然转身离去。原来,母狼为了避免小狼们依赖它,便以放养的模式让它们学会生存。两只小狼望着母狼在山冈上消失,一只无奈地嗥叫几声,转身去寻找吃食,另一只向远处奔跑而去。 即使是在狼群中,小狼们也不会得到特殊照顾,它们必须自己捕食,学会在艰辛中生存。它们看见兔子、松鼠或野鸡后,会想起母狼给它们吃过的味道,于是体内涌起热流,喉咙里亦自然发出嗥叫,然后就扑了过去。它们的牙齿但凡沾过一次血腥,其味觉就会永远留存,这是它们命中注定的一生都不能改变的捕食方式。 有一句谚语说,听到的声音不仅属于耳朵,还属于心。哈萨克族的男孩们长到一定年龄时,会被带去拜访亲戚朋友,被拜访者会为男孩准备好马鞍子、马鞭子、马肚带和马镫带等骑具。他们坚信,再美丽的草原,如果没有马,就永远不会到达。他们为男孩配备骑具,既是上马仪式,也是祝福。 牧民长期观察狼,并从狼的举动中得到启发,他们在孩子成长到能够放牧时,便引用狼的行为鼓励他们:狼不知道食物在哪里,但它们的爪印能够到达天边。去吧,不管走多远,都不要留恋母亲的怀抱,也不要猜想,父亲的目光是否还在你身上。 游牧者的模仿 游牧民族与狼互相依存,在精神上互相影响,共同在蛮荒之地生存。他们认为狼是天的儿子,它们受苍天之命来到草原上保护万物。他们还认为,狼在疲惫时对着月亮或天空长嗥,是在让身心获得力量。 匈奴人在童年便模仿狼的方式,先是做游戏,再大一些便开始打猎,长到十多岁便加入队伍中去打仗。他们会用计谋诱惑对手进入埋伏圈,然后模仿狼的叫声把对手包围。如果战机不利,便迅速撤走,且不以此为耻。他们在平时沉默寡言,一旦上了战场,便会埋伏在沙丘、树林和石头后面,待时机成熟,一跃而出。他们的声音和行动都有狼一样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的赴死精神。 狼生命中的无畏秉性影响了匈奴人的意志和行为。匈奴的单于死后,其正室妻子和奴仆会在坟前割喉而亡,以示永久追随;其他匈奴人则用刀把脸割破,让鲜血和泪水一起流淌,认为那样做可使单于七度重生。狼吃完抓来的动物后,会把骨头堆放在一起,以示一种荣耀。匈奴人也模仿狼的方式纪念生命,一个匈奴人战死后,活着的匈奴人会在他的坟前摆放一堆石头,其数量与他生前杀死敌人的数量相同。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域,狼曾经是游牧民族最亲切的大自然伙伴。乌孙人在一次战败后,一位仆人背着大汗的儿子去投靠他的舅舅,也就是在当时任匈奴单于的冒顿,在半路因饥饿难忍,那仆人便将大汗之子藏在草丛中,自己去找吃食,等他返回时惊讶地看见,有一只母狼正在用乳汁喂大汗之子,而一只乌鸦正叼着一块肉从空中落下。 成吉思汗严禁士兵猎狼,曾下令:“若有苍狼、花鹿入围,不许杀戮。”他的部下曾遇到一个自小被狼掳走的狼孩。狼孩食狼奶长大,懂狼语,在月圆之夜会像狼一样嗥叫。士兵们将那狼孩救出,给他食物和衣服,并教他说话,将他培养成一名士兵。一天傍晚,狼孩听到一阵狼的嗥叫,趴在地上用耳朵倾听片刻后,告知大家:狼群正在传递信息,他们驻扎的山谷将在当晚发洪水。大家于是及时撤离,而追击而来的敌人因为不知道洪水将至,被突发的洪水淹死不少。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