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包含帕斯卡·基尼亚尔的两部以17世纪的欧洲为背景,讲述艺术家故事的小说。 《罗马阳台》:镌版匠莫姆与一个已订婚的女子相爱,被情敌毁容后远走他乡。辗转各地期间,他遇到了同他若即若离的女子玛丽·艾黛尔,与他有生死之交的老人亚伯拉罕。他在罗马带挡雨披檐的阳台上工作,将心中不灭的激情投入镌版艺术,他有八次“心醉神迷”。有一天,一个前来寻找生父的小伙子误伤了莫姆,他酷似当年与莫姆相爱的女子……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与两个女儿的家庭音乐会闻名遐迩,他的精妙乐曲和对亡妻的思念,竟好像能唤回她的一缕精魂。但他拒绝为王公贵族演奏,并赶走了为国王演奏的学生马雷。大女儿玛德莱娜因为对马雷的爱,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琴技倾囊相授,后遭到马雷抛弃。多年后,玛德莱娜抱恨自尽,已经成为“国王的乐师”的马雷想到圣科隆布创作的乐曲即将失传,再次来到了老师的棚屋外…… 目录 《罗马阳台》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导语 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年生于法国阿佛尔河上维尔讷伊镇。他的代表作有《符腾堡的沙龙》、《性与恐惧》、《思辨性修辞》、《仇恨音乐》、《秘密生活》、《罗马平台》等。他被誉为当代法国作家中最具实力和创新性的一位,作品深度和广度兼备,小说和随笔深受读者喜爱。少年时期曾患自闭症,这对他日后的创作生涯影响重大。 本书收录了他的两篇小说《罗马阳台》和《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精彩页 第一章 莫姆对他们说:“我1617年生于巴黎。我曾当学徒,在巴黎的福兰家。在图卢兹城里人称宗教改革派分子的吕伊家。在布鲁日的海姆克斯家。在布鲁日之后,我便独自一人生活。在布鲁日,我爱上了一个女子,我的脸被彻底烧坏了。两年期间,我把一张丑八怪的脸藏在意大利拉韦洛城之上的悬崖中。绝望的人们生活在角落。所有爱恋中的人生活在角落。所有阅读书本的人生活在角落。绝望的人们挂在空间中生活,就像那画在墙上的图像,不喘气,不讲话,也不聆听任何人说话。高踞于萨莱诺海湾之上的悬崖,是一道面临大海的墙。除了她,我再也没有在任何女人身上找到过快乐。我缺少的并不是这一快乐。而是她。因此我毕生都在画着同一个身体,画我一直梦见的她那作拥吻状的动作。我在图卢兹工作时受其保护的纸牌制造商们,把那些游戏用的纸牌叫作小说纸牌,其中的大牌上都是小说人物的画像。画着圣经故事中先知或者罗马历史中将军图像的纸牌,叫作古代纸牌。显示我们人是如何被做出来的场面的纸牌.叫作色情纸牌。现在我生活在罗马.我镌刻那些宗教画面,还有那些令人震惊的纸牌。它们在朱丽亚街上挂着黑色十字架店招的版画店中有售。” 第二章 1639年,雅各布·维特·雅各伯兹,布鲁日城的金银匠,被任命为当年的民选法官。他有一个女儿,生来乖巧又美丽。她一头金发,皮肤洁白,身材高挑,肩背微弓,腰肢纤细,双手小巧,胸脯饱满,沉默寡言。年轻的镌版匠莫姆在金银匠们节庆日的游行队伍中见过她。他二十一岁。他已经结束了在图卢兹城中人称宗教改革派分子的吕伊家的学徒生涯。莫姆由埃拉尔·勒·讷弗陪同从吕内维尔而来,后者随后离开了他,去了马延斯。 她的美让他颇感心中空落。 她苗条高挑的外表吸引了他。 因此他情不自禁稀里糊涂地追起她来。 而她,她对此心如明镜,毫不糊涂。莫姆撞上了她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的这一道目光,整整一辈子,都鲜灵灵地活在他的心中。他马上去问他干活那家的师傅,是不是可以把他介绍到她那里去。他的师傅,当时已经很有名了(他就是让·海姆克斯),连一句问话都没有问,就同意帮他这个忙。他们前去拜会她。她抬起了眼皮。她微微鞠了一躬,回答了他们的问候。但是他们之间没说一句话。只有他们的姓名彼此得到了交换。从这一刻起,他便在这个自由市’中到处窥伺她。无论她去哪里望弥撒,每一次他必定在场。他寻找种种借口参加城市的种种典礼。他前往所有的集市。他出席布鲁日法院组织的所有集体舞会,以及所有的庆祝活动。 而她,她也在寻觅他的踪影。她看到他躲藏在运河上桥梁的护栏后。在广场上喷泉水池的石头井栏后。她看到他把自己的影子混淆在门廊那黑色的影子中,在教堂廊柱投射下的更为狭窄、更为昏黄的影子中。他那总能瞥见的在场,每一次都让她的内心充满幸福。一碰上他的目光,她就立即垂下眼皮。有时候,她表现得甚为奇特,她弯腰弓背,脸色苍白,难以被人觉察地躲在隐蔽的角落,甚至在大白天也是如此。 ……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