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红波,中学不错教师、校长,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曾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义务教育教材《语文》与《语文教学参考》的修订与编写、拓展型课程教材《综合学习》的编写。在全市以及全国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自然笔记”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开发应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以特色课程建设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等论文20余篇。 目录 篇自然笔记课酲群建设的由来与途径 第01章自然笔记课程群开发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问题思考 三、创新素养教育的培育"基点" 四、"基点"分析的结果认识 第02章自然笔记课程基本认识与相应策略 一、自然笔记课程的概念界定 二、自然笔记课程的方案设计 三、自然笔记课程的教学实施 四、自然笔记课程的资源建设 第03章自然笔记课程群构建与学习模型创建 一、构建自然笔记课程群,优化学校育人方式 二、创建自然笔记课程OBLI学习模型,改变课堂"学"与"教" 第04章自然笔记课程群运作管理与具体要求 一、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教硏策略 二、自然笔记课程群的教学管理 …… 导语 当今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和城市水泥“森林”客观上造成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如对周围世界淡漠,缺乏应有的好奇、兴趣,缺乏积极探索、关注的热情,情感体验苍白等。此外还导致学习发展的动力缺失,联想与想象力贫乏。而大自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动课堂,学校如何通过课程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呢? 上海市虹桥中学将“自然”这个宏大的主题拉入了教育研究的视野,以“自然笔记”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以“自然笔记课程群”的方式,撬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注重激发生活的真情实感,形成了“以观察为起点设计学习活动,以笔记为载体促进反思和积累,以真实情景任务促动自主学习,以教学环节提供学生展示交流机会,以项目方式合作解决问题”的特色。这种探索多种感官参与、多种体验结合、多种方式协同的教和学,将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1)自然笔记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2)自然笔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3)自然笔记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的结合;(4)自然笔记课程与地方教育资源整合;(5)自然笔记课程的优质资源链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