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茅盾文学奖自一九八一年设立迄今,已近四十年。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题材领域的创作也是成就斐然。为更完整地呈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综合创作实力、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集子,荟萃成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丛书,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醉里挑灯看剑》一书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熊召政的“短”作品精选集,收录了《醉汉》《鬼火》《门向》《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登黄鹤楼》等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文篇目。 目录 醉汉 鬼火 门向 老屋 官岭街趣事 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 苏舜卿与沧浪亭 天台山上说寒山 运河是一段乡愁 醉里挑灯看剑 明朝大悲咒 读了明朝不明白 烟花三月下扬州 龙舟 饮一口汨罗江 登黄鹤楼 雨中登滕王阁 岳阳楼散记 华山下棋亭记 芒砀山记 八节洞记 天堂河谷记 桃花溪印象 水墨江南 阆中小记 仙叠岩记 九寨沟三记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让历史复活 导语 让中国读者走近茅盾文学奖,让短经典展现中国作家的魅力 荟萃中篇、短篇、散文:一本书读懂茅奖作家 全套21本:呈现中国作家的顶级阵容 又短又经典,又美又文艺 书评(媒体评论) 我读小说,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中国古典传统体裁的小 说,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为快,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 》就是其中之一。 ——著名作家 金庸 熊召政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文学方面,他既懂新诗, 旧体诗同样写得好,散文,报告文学,小说也都出手不凡 。 ——《商业时代》 熊召政的散文关注历史人文,行文古香古色。文风有 士大夫气息,在当代作家中也不多见,符合当下学术文化 界对白话文典雅化的期待。 ——文学评论家 樊星 这套书的编选立意非常新,编选方式非常全面立体, 设计也非常小巧精美。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更立体完整地了 解茅奖作家的创作发展轨迹和在各个不同门类的艺术特点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著名评论家 潘凯雄 相对于长篇小说更追求故事性的特点,中短篇作品更 能判断一个作家在文学艺术性上的成就。短篇小说讲一个 片断、一种情绪、一种生活的局部的体验,要把它组织成 一个完整的艺术文本去感染读者,这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力 。这套书相当于给茅盾文学奖颁发的质量鉴定书。 ——著名评论家 贺绍俊 中短篇作品更容易暴露作家的性情,更纯粹,有助于 更好地了解一位作者。对于一个作家的创作而言,一定要 经历从短篇到中篇再到长篇的过程,这是作家生活世界不 断打开的过程,这之后才能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 李洱 精彩页 醉里挑灯看剑 一 小时候,无论是听鼓书艺人的《说岳全传》,还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宋朝的历史。一些“敌人”的名字,如完颜阿骨打、吴乞买、金兀术、完颜亮等,莫不在我心中激起强烈的民族仇恨;而另一些人,如岳飞、李纲、宗泽、韩世忠等等,又成了我们深为景仰的民族英雄。这种理念一旦形成,便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历史的把握。人到中年涉世日深之后,我已从理智上认识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只是汉人的历史,它同时也是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藏族人以及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同时,我还意识到那些活在传说中或书本上的英雄与恶魔,只能是道德上的判断,而不应该成为历史中的定义。创造历史的人,不一定是道德上的圣人,更不会是优雅的绅士。道理虽然都懂了,但是在感情上,或者说在潜意识中,我依然存在着强烈的汉人优越感。这种孤芳自赏的心态,直到三年前才有了彻底的改变。 2003年8月,我应阿城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去那里参加“纪念大金国建国888周年笔会”,这是我第一次亲临白山黑水环绕下的土地。此前,我对哈尔滨近郊的阿城,并没有太多了解。这座小城市,无论是风景、饮食、建筑与民俗,几乎都没有什么特色。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既无商业的狂欢,亦无山水的盛宴,因此不可能成为首选,更不可能成为大众旅游的目的地。但对于我,阿城却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理由只有一个:这里是大金国的诞生地。前面所说的完颜阿骨打、吴乞买、金兀术、完颜亮等人,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他们在这里创建并发展了大金国。这么个蕞尔小地,八百多年前,居然一度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小瞧它。 记得两年前的秋天,在一个秋风乍起的黄昏,我在邀请方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会宁府皇城的遗址上漫步。夕阳欲坠,林雀啁啾,愈来愈朦胧的景致,对我的吊古心情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我在杂草间捡到了一块破损的瓦当,摩挲着它,诌了四句: 暂从瓦砾认辉煌, 神州此处又沧桑。 铁马金戈都过尽, 惟见昏鸦负夕阳。 是的,铁马金戈都成了云烟往事,从感伤的视野里,我只看到了败草累累的荒芜。正因为如此,我对在这片废墟上所发生过的兴衰变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公元1115年的正月初一,在大宋帝国的首都汴京——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同过往的一个半世纪一样,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千家万户门上的春联,都贴满了“天增岁月人增寿”之类的祝福或“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愿望。无论是丝管悠扬的舞榭歌坊,还是笑语喧哗的青楼酒馆,到处都陶醉着大宋的子民。所有感官的享受,所有情绪的宣泄,使汴京城成为十二世纪初全世界最为奢侈的游宴地,最为亮丽的嘉年华。而这场嘉年华的缔造者,北宋的第八位皇帝赵佶,那时刻可能宿醉未醒,躺在重帘绣幕中的龙床上,搂香偎玉,大有将春梦进行到底的意味。他纵然醒来,也只不过是把新的一天转化为诗歌、绘画、书法和音乐。这位徽宗皇帝毕生的努力,是想将他统治的大宋王朝改造成崇拜艺术的国度,让他的子民生活在虚构的繁华与花样翻新的游戏中。所以说,在这一年的大年初一,如果一个欧洲人来到中国,他一定会觉得上帝是一个中国人,因为他过于偏爱生活在汴京的豪门贵族。 可是在同一天,在离汴京三千多公里的张广才岭下的一块平原上,就是前面说到的阿城,我们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肃杀、辽阔,到处是深深的积雪以及厚厚的冰凌。一大早,数以千计的女真人骑着骏马驰出被暴雪封锁的山谷或被严冰冻得严严实实的阿什河,这些不同部落的首领们,代表着数十万的女真人前往阿什河畔一处土寨子——那里有几幢稍微像样一点的土坯房,里头住着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完颜阿骨打。 提到这个完颜阿骨打,我不得不多说几句。这是第一位以国家而不是以部落与族群的名义书写女真人历史的英雄。女真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逶迤千里的长白山中。在公元前二千多年的虞舜时代,女真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以狩猎的箭矢与石斧砍斫出生存的天地,并与中原地区建立联系。朝代不同,女真人的称谓也不同,商周时期,称其为肃慎;三国时期称其为挹娄;魏晋南北朝时,称其为勿吉;隋唐时称其为靺鞨。 兹后,靺鞨共有七个部落,在公元七世纪至十世纪之间三百多年,这些部落一直处在豪强的吞并与政权的更迭之中。靺鞨的粟末部落曾创建了渤海国,其后,又并入了更为强大的辽国的版图。契丹人与女真人同为游牧民族,都善于马背上用戈矛写出荡气回肠的史诗。契丹人建立辽国政权后,就一直对女真人存有高度的戒心。只有玫瑰才能理解另一朵玫瑰,在马背上夺取华北燕云十六州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当然知道女真人完全有能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他们强迫女真人做了两次大规模自东北向西南的迁徙。让女真人离开山林离开马背,在辽河平原上用犁铧而不是用刀枪来给生活重新定义。应该说,这种迁徙的确取到了分化作用。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