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技术收敛问题》一书基础上的深化,是在分析我国区域间技术协调发展现状以及技术收敛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技术收敛实现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本书也是我国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背景下对区域技术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区域创新基础的均等化、区域间技术互助与服务、区域间技术合作以及区域间技术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实现机制。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促进区域间技术协调发展的实践,本书对欧洲的知识创新社区、英国的升级计划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 张保胜,男,1970年生,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技术经济和区域技术创新。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科技论坛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区域间技术收敛实现机制研究框架与理论简述 第一节 包容性、均等化与技术帮扶 第二节 创新网络与区域技术合作 第三节 技术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第二章 区域创新基础的均等化 第一节 从要素禀赋到区域创新基础:文献分析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流动性创新要素与新型基础设施 第三节 技术创新在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 第三章 政府支持下的技术互助与服务 第一节 城乡融合与创新要素流动 第二节 科创飞地反哺与欠发达地区创新要素回流 第三节 科技服务及其区域分布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的技术合作与对接机制 第一节 城市发展:从创新型中心城市到城市间技术合作 第二节 区域发展:五大战略与四大板块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统筹与区域技术收敛 第五章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技术市场一体化 第一节 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和现状 第二节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技术联盟的创新效应与空间分布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技术市场的金融支持:区域金融水平与创新能力 第五节 数字经济下的虚拟组织与技术收敛:基本思路 第六章 区域间技术收敛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技术联盟的多重螺旋作用机制:基于欧盟KIC的实践 第二节 基于政策评估框架的英国升级计划 第七章 中国区域间技术收敛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基于区域间技术收敛的科技政策思路 第二节 基于区域技术协调发展的技术市场政策分析 第三节 我国区域间技术收敛的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序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 是世界范围内以及国家内部 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由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 的动力作用,不管是发达地 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会 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 从技术市场角度来看,由于 区域异质性的存在,创新要 素向发达地区的流动偏好以 及区域创新悖论为区域间技 术协调发展提出了挑战。近 年来,不管是理论界还是政 府部门,都试图通过不同的 理论视角和政策工具寻找解 决方案。在理论研究方面, 学者们从区域技术外溢与吸 收能力、技术转移、创新要 素流动、区域创新系统、创 新联盟等角度研究了区域创 新能力提升问题。在政策实 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 出台了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 的产业技术政策。201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 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强调了“引导科技资源按照 市场需求优化空间配置,促 进创新要素充分流动”; 2022年,出台了《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 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 了“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 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 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2022年3月,科技部等九部 门印发了《“十四五”东西部 科技合作实施方案》,进一 步明确了区域间科技合作对 于“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 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题具有重要意义”。可见, 区域间技术收敛实现机制与 政策研究对促进区域间经济 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笔者一直致力于产业与 区域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工 作。2001~2010年,主要 侧重于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网 络效应与技术竞争、产业自 主创新能力提升等问题的研 究;2011年至今,主要侧 重于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与区域间技术协调发展问题 。本书是在《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中的技术收敛问题》一 书基础上的深化,是在分析 我国区域间技术协调发展现 状以及技术收敛理论和实证 研究基础上对技术收敛实现 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本书也 是我国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等相关政策背景下对区域技 术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成果 。 本书的研究内容涉及了 区域创新基础的均等化、区 域间技术互助与服务、区域 间技术合作以及区域间技术 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实现机 制。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 发达国家促进区域间技术协 调发展的实践,本书对欧洲 的知识创新社区、英国的升 级计划进行了比较分析。另 外,本书结合区域技术收敛 的实现机制,提出了相应的 科技政策思路与建议。整个 研究成果是在课题组近五年 的合作下共同完成的。具体 分工如下:张保胜承担了导 言部分、第五章的第三节和 第五节、第六章的第一节、 第七章的政策研究以及全书 的统稿校对工作;张杨承担 了第三章第一节的城乡融合 与创新要素流动部分;祁让 坤承担了第五章的第四节技 术市场的金融支持部分;张 年承担了第一章的第一节、 第二章的第三节、第六章的 第二节;李娜承担了第一章 的第二节、第三节以及第四 章;齐翠玲承担了第二章的 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章的 第二节和第三节、第五章的 第一节和第二节。 当然,本书还存在着一 些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 空间。随着技术创新研究领 域的进一步拓展,学界和政 府部门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 社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日益 关注,包容性创新、负责任 创新、可持续创新等领域的 研究必将对区域技术协调发 展问题研究产生新的影响。 这也为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 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保胜 2023年3月29日 |